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解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341141
  • 上传时间:2024-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解析必 背 诗 词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诗作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不平,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2.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诗中借用了姜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3.《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首先,在结构上,本诗采用跳跃式的结构,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变化复杂其次,本诗开篇就以夸张的手法领起,极写宴会的丰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巧用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作者还巧用典故,引用姜尚、伊尹、宗悫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与苦闷,同时又执着理想的情感。

      最后,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是本诗的主旋律,这是本诗浪漫笔法的重要体现 默写考点 1.诗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2.诗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3.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

      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默写考点 1.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水 调 歌 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抒发了自己政治失意的苦闷,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2.“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3.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的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这首词开篇饮酒赏月,“明月几时有”的发问,表现出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今夕是何年" 的发问,作者想象月宫今夕的情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回答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在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何似在人间"则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在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其中暗含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点明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豪迈的胸襟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词人把对兄弟的情感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乐观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态度 默写考点 1.词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词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一定能回归祖国 4.词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课 外 诵 读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鉴赏品析 1.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2.“月是故乡明"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明明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不合情理,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其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默写考点 1.诗中似是概括叙述,实为触景生情,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句子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诗中运用对仗,抒发怀念家乡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诗中概括叙述兄弟分散,沉痛抒发手足情的句子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4.诗中概述动乱后果,抒发痛惜之情的句子是: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鉴赏品析 1.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清、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诗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贬长沙之事,表达了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默写考点 1.诗中写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句子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诗中描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的句子是: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鉴赏品析 1.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写自己被贬的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荡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体现出路途遥远 2.颈联借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简要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诗人把情感寄托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四顾,一句瞻前,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造出醇似美酒的一联,千古传唱 默写考点 1.诗中诗人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句子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2.诗中表达了诗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诗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鉴赏品析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做简析 晨起早行,故乡渐远,其中的艰难与愁苦可想而知但诗人的感情是含蓄的,他暂且不去想旅途之苦,转而关注眼前的景物,用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 2.从全诗看,尾联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上,表达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诗人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其中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相照应 默写考点 1.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2.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句子是: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鉴赏品析 1.“一上高城万里愁"中的“愁”字有什么作用? 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代“愁"的缘由,引起下文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写城楼下近景,虚实结合强调过去的深宫禁苑,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默写考点 1.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2.现在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2.1 一次方程(组).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5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大模块知识梳理+9个考点+5个重难点+1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2-北京版 (共13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1.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街心广场|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