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管理制度五定(15篇).docx
17页润滑管理制度五定(15篇) 目录 1.润滑管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2.润滑管理制度重要性 3.润滑管理制度方案 4.润滑管理制度五定(15篇) 润滑管理制度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五定”,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定点这一制度旨在确保设备润滑工作的有序进行,预防因润滑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包括哪些方面 1. 定人:明确每个润滑点的责任人,保证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负责设备的日常润滑工作 2. 定时:制定合理的润滑周期,确保设备在需要时得到及时的润滑,防止过度或不足润滑 3. 定质:选用适合设备的高质量润滑油,确保润滑效果,防止劣质油品对设备造成损害 4. 定量:精确控制润滑剂的用量,避免浪费和过量润滑,同时防止因润滑不足引发的问题 5. 定点:确定设备的润滑部位,确保润滑剂准确地施加到需要的地方 重要性 润滑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
良好的润滑管理可以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同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通过规范化的润滑作业,还能减少意外停机,降低能耗,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目标 方案 1. 建立润滑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润滑信息,包括润滑部位、润滑油型号、润滑周期等,作为执行“五定”的依据 2.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润滑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润滑管理意识和技能 3. 制定检查机制:设置定期的润滑点检查,确保“五定”制度的执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4. 油品管理:设立专门的润滑油库房,严格控制润滑油的采购、存储和使用,保证油品质量 5. 引入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如油液分析,监控设备润滑状态,及时调整润滑策略 6.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润滑管理制度的效果,针对问题进行改进,逐步完善润滑管理体系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企业能够构建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润滑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润滑管理制度五定范文 第1篇 设备润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设备的合理润滑,确保设备正常、安全、经济运行,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设备润滑管理是指对设备的润滑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的组织和监督,按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润滑材料和润滑方式,实现设备的合理润滑 第三条设备润滑要做到定人、定质、定量、定时、定点(以下简称润滑“五定” )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车间设备润滑管理职责 (一)贯彻落实设备润滑管理的规定 (二)审核、提报本车间润滑油品、液压介质的需用计划 (三)本车间设备在用润滑油品、液压介质的化验分析 (四)组织分析本车间因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六条加强对设备润滑工作的组织管理,车间必须指定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设备润滑管理,建立《设备给油脂标准》及管理台帐、记录 第七条设备所选用的润滑油品、液压介质的品种、牌号和润滑设备(如过滤器、滤芯)的规格、型号,在投产运行后,要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进行管理,未经机动技术科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若确需改变,必须进行专题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八条设备所用的润滑油品、液压介质,未经设管部批准,不同品种、牌号的不准混合使用;同品种、牌号但不同生产厂家的不准混合使用;不准擅自加入各种添加剂。
第九条车间提报的润滑油品(液压介质)需用计划进行,汇审后,报送设管部审批供应部按设管部审批后的计划进行采购 第十条设备润滑必须做到“五定”,使用的润滑油品、液压介质要达到系统要求的质量标准和污染度等级 (一)新进润滑油品、液压介质及库存期超过一年的,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在用润滑油品、液压介质,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化验周期,定期进行化验分析,实施按质换油 第十一条供应部在供货时,要将本批润滑油品、液压介质出厂前质量指标项目的化验实测报告同时交付给使用单位 第十二条润滑设备(装置)应适时进行维护检修,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况要重视润滑(液压)站的安全环保工作,对站内的高压管道、能器等高压装置,要按压力容器进行管理,做好站内的通风、降温、防水、防火工作 第四章考核 第十三条因润滑不良和润滑油品、液压介质质量问题造成的质量事故,按设备事故的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第十五条凡不按本规定执行者,车间依据动态考核方案对责任人进行考核 第2篇 空压机润滑管理制度 润滑油对螺杆式空压机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若使用不当或错误,则会导致压缩机机体的严重损坏,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因此使用复盛空压机专用油。
1、 影响换油时间的因素 ①通风不良,环境温度太高;②环境湿度太大;③环境灰尘大 2、换油步骤 1) 将空压机运转,使油温上升,以利于排放,然后按下“off”钮停止运转 2) 当油漆桶存有0.1~0.2mpa压力时,打开泄油阀由于有压力,泄油速度很快,但容易喷出,应慢慢打开,以免润滑油四溅 3) 润滑油放完后,关闭泄油阀,打开加油口盖注入新油注意必须将系统内所有的润滑油放完,如管路、冷却器、油气桶等 4) 加入新油 4、润滑油使用注意事项 1) 若初次使用螺杆式空压机,则第一次换油的时间 在油品使用500小时后更换而后在正常情况下,每2000~3000小时左右更换一次(排气温度在80c~90c)如环境状况较差,排气温度较高时则必须缩短换油周期 2) 切记让润滑油超过油品的使用寿命,油品应按时更换,否则油品的品质下降,润滑性质不佳,容易造成因高温停机及积炭现象,同时因为油品的燃点下降,也易形成油品自然而发生空压机烧毁的事故 3) 空压机在使用二年后,最好用润滑油做一次油“系统清洗”工作,其做法当更换新润滑油后,让空压机运转6~8小时,立即再更换润滑油,使原来系统中残留的各种有机成分,可以被清洗干净,再次更换的润滑油可有较佳的使用寿命。
第3篇 设备定期润滑管理制度 1.润滑油的计划上报、领用必须根据设备的润滑技术要求和厂家要求进行,严禁上报或领用不符合规定的润滑油或用其它润滑油代替 2、技术组负责设备的润滑管理包机人具体负责设备的润滑 3、设备润滑必须贯彻“科学管理、合理加油、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的原则包机人要重视跑、冒、滴、漏的治理,防止二次污染,切实管理好每台设备,杜绝因润滑不良造成的设备损坏 4、检修完毕的设备,试运行时必须采用与原设备相同品牌和牌号的润滑油脂,试运行合格后应清除油箱内的润滑油,清洗干净后方可进行使用 5、包机人对所管设备必须制作润滑卡片和做好润滑记录卡片和记录必须详细记录各部位实际使用的润滑油牌号、 用量、 更换、加油的时间、更换加油的人员 6、包机人员在加油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和“三过滤”的管理规定 7、包机人员发现在用润滑油有异常现象如变臭、变色、乳化等情况时,应立即上报队部及时组织更换 8、技术组负责编制设备油箱及各润滑系统的清洗换油和检修计划核算员负责编制年、 季、月润滑油需用计划计划均需提前一个月报送。
9、包机人每天需对重要设备重点润滑点检查一次,检查工作必须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 10、更换完毕的滑润油,必须及时回收按规定分类存放 1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了解润滑系统、润滑方法及润滑油品正确、合理使用方法,并对设备及时添加保持正常油量 12、操作人员坚持经常检查设备日常润滑点,保持设备润滑油路清洁,保证润滑元件完整、齐全,确保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油温、油压及润滑油或设备出现异常时,必须停机并及时记录和队部汇报,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好后方可开机 13.设备检修包机人熟悉设备各部位的用油牌号,按说明书或润滑图表的要求维护保养设备及添加、更换润滑油,按时加注和更换润滑油脂并做好记录,按照设备润滑管理卡片的要求如实填写各项内容 14、.设备进行井下维修或因其他原因临时拆装时,必须采用柔性材料、干净的塑料布或者帆布等对各个转动链接部件进行遮盖,防止煤尘、岩尘及污水进入造成润滑系统性能下降乃至失效 15、预计设备停用、待用时间超过20天时,必须将设备油箱内的存油全部放入干净油桶内,以备再用,并清洗油箱 16、设备的各种润滑仪表必须灵敏、可靠、齐全、洁净。
第4篇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润滑管理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备的保养 2、工作要求噩e 2.1生产科设备管理员根据各设备所需润滑材料及数量报科长安排购置 2.2一切润滑材料进厂必须有产品质保书 2.3润滑材料应经常抽样检验合格,方可人库待用 2.4新设备试车前,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后,方可加新泊 2.5检查并摸清设备漏袖原因,研究治漏方案,并进行治理 2.6设备管理员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况,及时督促操加油润滑 2.7操作工应熟练掌握设备的润滑系统和各部位的润滑方法,严格按润滑五定要求合理润滑: 五定即:定时:按规定的时间加油 定点:按规定的部位加油 定质:按规定的品种、质量加油 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加油 定人:由规定的人员(操〉加油,并检验各部位的润滑效果,. 第5篇 润滑管理员岗位安全职责 润滑管理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负责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组织落实。
2、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目标,执行本部门的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到班组成员,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目标 3、参加各类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培训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安全技能,确保本岗位达标 4、严格执行作业安全审批制度,加强对本班组成员的安全日常检查、监督,发现“三违”现象,对违纪人员及时处理 5、参与本公司机械设备设施的润滑检维修及运行管理,参与制定公司大、中修润滑计划及安全防护措施,并监督落实 6、负责区域内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并对警示标志的悬挂和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保养 7、开展本班组的隐患排查及其治理工作,落实分工、实施监控并按时上报 8、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制定控制措施、登记建档,落实控制措施 9、积极参加应急演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熟练使用各种消防设施 10、接受本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