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壳村典型材料.docx
18页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空壳村典型材料 优产业活资源强服务重管理 —大莫古镇麻舍所村壮大集体经济见成效 【慨况】 陆良县大莫古镇麻舍所村委会辖麻舍所、河纳现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现有1016户,4091人,党员94人,有耕地面积4200亩90年代以前一直以粮食和烤烟为主要产业,农民经济收入单一,加之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并且常为山林、水源、矿产、放牧、坟地等引发重、特、大社会治安事件,曾经被列为全镇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村之一多年来,该村以加强党的建设入手,大力实施云岭先锋、党员形象示范、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系列党建活动,积极探索出“支部+协会”的党建工作新载体,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形成了思发展、谋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强化科技服务、加强三资管理等有效途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形成了“村有亮点、组有重点、户有实业”的村级集体经济新格局,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巩固党在的农村执政基础提供了物质保障。
XX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36元 【主要做法】 一、优化产业夯实集体经济基础 依托麻舍所村区位、资源和传统的林果生产优势,确立了“强烟、壮畜、优果”的发展思路,通过“统一规划、统一 发展、统一培训、统一指导”四个有效统一相结合,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一条别具特色、星罗棋布全面发展之路,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和全县高床舍饲养羊示范村全村现有水果面积4200亩,户均水果面积亩,产量1730吨,年产值达520万元99%以上的农户都有了自家的果园,其中年产值达30000元的10余户,年产值达XX0元的15户,年产值达10000的20余户,果农实现年增收XX元;全村奶山羊存栏4000余只,人均养羊1只,饲羊年产值达30000元的3户,年产值XX0元的5户,年产值10000元的20户;烤烟随着商品苗基地、基本烟田建设、新型智能化烤房建盖和烟叶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由大到强的转变,涌现出李学忠等烤烟种植专业大户,全村烤烟产值达600万元除水果、畜牧、烤烟三大骨干产业外,还逐步培育了年产值达200万元的白萝卜、石材等后续产业 二、盘活存量资源实现集体经济保值增值 一是针对村集体原有1500亩果园多年效益不佳的状况,村“两委”加大实用科技推广力度,实施了中低产果园改造,同时开发集体荒山和疏林地新发展果园1000亩,栽种了18个品种的名、特、优密香梨和桃树。
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综合服务,引导村里的254户农户承包集体果园,使最高亩产达到了15吨,每年为集体增加承包费收入40多万元;二是结合对毁林开荒、私采盗伐的清理整治,将XX多亩集体荒山、荒地、次生林、灌木林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发展集体经济林,每年可产以桉叶为主的林产品100吨,并将部分经济林地承包 给农户经营管理,既构筑了农业生态屏障,每年又为村集体创收4万元;三是计划在324国道边投资50万元建成占地50亩的水果批发交易市场和速冻仓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带来5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四是以特有的十余座石山为依托,发挥丫巴山石料厂石质好、便于开采的优势,投资100余万元发展村集体石材开采和加工实体 三、强化科技服务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子 该村依托产业特征明显的优势,在村党总支的引导下,在全县率先组建了水果、畜牧、烤烟三个农业产业协会,并创建了“支部+协会”的产业发展模式造就和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技术员和经纪人队伍协会党支部每年组织各类培训达5000余人次,村里100多名专家型的农民技术员队伍迅速成长,其中有20余名不但活跃在本村,还经常到周边市县去传经或承包果园。
讲起水果技术头头是道,说起烤烟种植和畜牧养殖有板有眼通过专业生产协会的服务动作,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集体创收畜牧协会党支部对全村1万多头家畜做到了培训统一进行、饲料统一供应、防疫统一时间、仔畜统一品种、销售统一渠道“五统一”,创立了“麻舍所”系列畜产品品牌,每年协会收益3万元林果协会党支部每年培训果农1000余人次,组织外销优质水果100多万公斤,对385万公斤的水果统一果箱,培育了优质特色无公害水果品牌,协会每年收益5万元烤烟协会党支部对种植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农药统一供应、烘烤统一技术、交售统一时间,打造了烤烟富民的产业,协会每年可创收3万元营造了农村干部想干 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协会支部有了稳固的收入,集体经济“盘子里有了钱”,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问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待遇发放正常了,从原来的每年不足XX元还可能打“白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4000多元,确保了有人管事定期的村务、财务公开、质询听证和绩效考核,保证了有章理事 四、注重管理积累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该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脱掉“空壳村”后,及时制定符合实际的“三资”管理办法,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大力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质询听证制度,健全和完善了村务、政务公开制度。
各党支部均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增加了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同时,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集中用于改善公共服务和扩大再生产上,先后投入200万元实施了两件水利设施的增容加固项目,建成了3000亩节水高稳农田、3000亩基本烟田,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投资5万元整治农村脏、乱、差,新建公厕4个、沼气池40口;投资30余万元建盖了科技培训楼、15万元改造了村小学及村级文化广场、30万元建盖了老年协会、170万元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30万余元硬化了6500平方米的村庄主干道、8万元美化包装了主干道农户住房、2万元绿化了500多平方米的农户间空地这一系列“民心工程”,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的良性发展格局,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 【启示】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公正为民麻舍所村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运用了“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组建了团结务实的两委班子,心向一处聚,劲往一处使,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团结出生产力,和谐出战斗力在麻舍所村得到充分印证村两委实行民主管村,主动接受监督,让群众信服使麻舍所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科学发展问计于民麻舍所村围绕“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这一定位,深入到农民中去,虚心倾听农民对农村科学发展的意见或建议,切实把如何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发言权、评判权交给农民,真心问计于民,切实避免农村发展的盲目性所确定的发展思路、村规民约、产业规划既符合农村实际,又适合农民所想、所盼和所求 三是兴办实事实惠于民麻舍所村坚持把诸如修桥铺路、农田水利、改水改厕、村庄整治以及文化娱乐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当作农村党员、干部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把为农民办实事作为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的主要抓手,坚持1颗公心+1颗爱心,把每年的村级收入大部分用于村民新农合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治安支出等方面, 扶贫开发促发展拓宽渠道惠民生 XX市XX县XX乡XX村先进事迹 XX市XX县XX乡XX村位于XX市XX县南部山区,距XX市公里处,下辖个自然村,全村现有户,人,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31元,实现了全村脱贫XX村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抓手,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整合各类扶贫资源。
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养殖和枸杞、钙果种植及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为辅助,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使全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名列全乡的前袤 XX村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XX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XX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设施农业建设先进村”XX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做法如下: 紧抓机遇求发展,扶贫攻坚惠民生 扶贫攻坚,事关民生社稷,意义深远XX村由于地处贫困山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人畜饮水基本靠水窖储藏的天然有效降水,全村无一条硬化路,农村住房85%都为土坯房,只有少量砖瓦房贫困人口占全村总户数的40%左右 近年来,XX村在XX市委、政府,XX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机遇,村两委班子将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第一发展要务,结合 本村发展条件差和农民居住条件落后的现状,确立了发展村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新思路,依据全村实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即解决温饱、尽快脱贫、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紧抓扶贫机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步伐,有效改善了全村居住环境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近年来,XX村村两委班子为了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带头放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每天早出晚归,跑资金、跑项目;先后争取了一事一议项目、市场建设项目、XX村加油站建设项目、千亩枸杞种植项目、250亩欧梨种植项目、自来水入户工程等一系列普惠于民的项目、政策,为XX村脱贫致富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调整产业促发展,脱贫致富得民心 XX村地处贫困山区,环境、生态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群众不能实现脱贫致富梦村两委班子积极与XX乡党委、政府及农牧、林业等部门协调,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了以产业为主导产业,种养殖相互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解决全村干旱缺水导致收益低的问题,村两委积极与上级水利部门协调,申报项目,争取资金900万元,修建20万方蓄水池1个;通过动员鼓励全村能人,积极筹集资金630余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20公里,新打及配套机井63眼,使全村45920亩耕地得到正常进行有效补灌 XX村坚持以为扶贫开发增收产业,为了解决办法贫困户 脱贫,村两委积极为弱势群体向市扶贫办、及上级部门争取扶贫双到资金,帮助贷款,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使贫困户收入不断提高,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经过几年发展XX村农户压砂地规模快速增长,总面积达到万余亩,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31元比XX年翻10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扶贫标准,全村达到整体脱贫,部分群众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 针对XX村群众历史由来发展养羊的习惯,为了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村两委班子确定把发展养羊作为全村第二经济产业,并积极与市农牧、科技等部门联系,为群众进行养殖技术指导,逐步扩大了全村养羊规模目前,XX村羊只存栏数达到5200只,创造年经济收入万元,充分利用羊粪作为无污染有机肥料,不但起到品质品牌保护,而且还做到了优势产业互补,使全村解决了生产模式单一的局面 XX年,XX村两委班子面对现有农业产业老化的问题,积极探索后续产业发展新路子,先后引进了枸杞种植、和钙果种植试验为充分调动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村枣瓜间作2900余亩,建成了百亩枸杞种植示范园区,钙果种植250余亩目前,探索老砂地后续产业发展是村两委的主要任务 改善设施促发展,村队旧容换新颜 XX村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散居住的村庄环境,加上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条件严重滞后等影响,不但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而且还制约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更严重影响XX村农民脱 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