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时代把握和运用辩证法.docx
5页在新时代把握和运用辩证法——读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摘要]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1925年首次发表在《布尔什维 克》杂志的第5、6期合刊上,是列宁关于辩证法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现代化社 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此文,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将从 “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内涵”,“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新时代把握 和运用辩证法”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关键字]辩证法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握运用引言列宁写于1915年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对辩证法进行了明确集中的阐述, 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 献,在其整个辩证法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全文主要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 法的实质,同时也是认识的根本规律;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阐明了 绝对与相对、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等问题;指出人的认识是充满矛盾运动的 曲折发展过程,只有运用辩证法才能深刻揭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 源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时代条件要求唯物辩证法理论形态的与时俱进, 如何在新时代客观全面地把握和运用辩证法,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应关心的实 际问题。
本文将结合《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从“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内涵,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新时代把握和运用辩证法”三个方面入手, 浅述大学生在新时代把握和运用辩证法的必要性和方法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内涵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 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 本的特点或特征事物是矛盾着的对立统一体,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 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列宁 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同一,是怎样同一的一一在 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化为同一的”《列宁全集》第55集,第90页)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事物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如果不能对事物的 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就无法获得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客观 事物的规律,也是人的认识规律,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 提及:“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发 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同时,矛盾的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 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矛盾双方既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事物从而获得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认为有两种基本的发展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发 展观,“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一种是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 是对立面的统一”随后列宁又进一步阐释:“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 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这就有力说明了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就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区别所在同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中,离开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列宁认为:“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 一样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都是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 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 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 动事物的发展。
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 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也是认 识的根本规律认识要想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必须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列宁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运用了对矛盾辩证地进 行分析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 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获得最终胜利的客观规律尽管“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但列宁 认为“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从个别到一般 的辩证认识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在任何事物或“任何一个命题”中都包含着个别 和一般的辩证法一般和个别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正如列宁所说:“个别 一定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同时,一般和个别又具有 差异个别强调的是具体事物的个性,一般则强调的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列宁认 为:“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 般之中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具体事物、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 周围其他事物、现象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
个别和一般间存在着客观事物间的 普遍联系,任何个别亦可经过千万次转化而与另一类个别产生联系,个别和一般 间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人类的认识是从认识一个具体事物的特殊矛盾开始,逐步认识到各种事物矛盾 的共同本质,最终概括出一般的矛盾运动规律,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 日久弥新,循环往复,不断发展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两重性的实践中揭示出现代 社会的一切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具体实践 中探索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实践过程无一不符合人类认识的正常秩序和规律这 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认识联 系起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统一认识这种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是同分析与综合密 切相关的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三、在新时代把握和运用辩证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和平和发展成为了 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拥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复杂多元的国际关 系和利益纷争亦使我们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中国社会中所出现的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息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等新情况,都与当代大学 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每一个心系社会、立志成才的大学生,都不应该仅仅将对马 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局限在课堂与课本内,而是应该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在日常 实践中,用先进的认识指导实践虽然现今社会的复杂多元程度远超于列宁身处 的时代,但优秀的理论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对于当代大 学生来说,在新时代全面客观把握和运用辩证法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把握好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兼顾好事 物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将整个世界视为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只着眼于个 人私欲,一时得失,更应心怀天下,关心国家的前程和命运今年四月底在四川 雅安发生了七级地震,无数灾民痛失亲人,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惨状,我们不应 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而应密切关注震区灾情报道,积极参与到赈灾捐资捐物或 祈福的活动中去这不仅仅出于我们作为大学生对社会和百姓应有的责任感,更 出于一份中国人的使命感同时,我们要善于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在当前互联网普及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 传递真实资讯的同时,虚假不实传闻也拥有了传播的途径我们在认识新事物的 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但又要意识到,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作好走曲折的路的准备,要肯吃苦,扎实地奋斗 面对当前就业较难的前景,我们不能因此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反而应当鼓起勇 气,积极接受挑战,增强个人竞争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时刻鼓足干劲, 保持着乐观饱满的精神态度,在扎实专研好专业课的同时,又积极投入到社会实 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要重视量的积累,如在参与公益活动的时候,勿以善小而 不为再者,认识事物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 流,同时又要抓重点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立足矛盾分析法的应用虽然参加社会 实践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阅历,使我们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但作 为大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专业知识,只有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后,才 能更有效地应用知识以指导我们进行实践,所以我们应以学业为重,避免在过多 的社会活动中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认识事物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认识事物时,必须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看到矛盾的特点、个性和事物的复 杂性。
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又要正确分析矛盾体系中 各种矛盾的地位,把握各种矛盾在事物中的作用最后,要树立辩证否定观,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要树 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 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又要密切关注变化发 展着的实际情况,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 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点,开创新境界作为大学生,我们必 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努力将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向新辉煌结语《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是列宁研究辩证法问题取得的理论成果的突出表现, 通过阅读此文,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奈何知识有限,阅历浅薄,仅能从“对 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内涵”,“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新时代把握 和运用辩证法”三个方面稍微深入阐述一些自己的理解,见解或许尚不成熟,深 感遗憾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正是奋发上进的好年华,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多多 关心国家事务、政策与方针,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与觉悟。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 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 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