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推荐给小学生们的必读和选读书目.doc
9页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推荐给小学生们的必读和选读书目1-2 年级必读: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2、《逃家小兔》3、《我爱我爸爸》(绘本)4、《红鞋子》5、《爷爷一定有办法》6、《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7、《格林童话选》1-2 年级选读:1、《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2、《王一梅童话系列》王—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等明天出版社4、《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 梅子涵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5、《可爱的鼠小弟》 (日)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 赵静、文纪子 南海出版社6、《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日) 宫西达也著 杨文译 蒲蒲兰绘本馆7、《丁丁历险记》 (英)迈克•法尔著 邹晓平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英)罗尔德•达尔 代维译 明天出版社9、《胡萝卜种子》10、《小精灵的秋天》11、《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13、《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 埃格钠14、《兔子坡》(美国 ) 罗伯特 •罗素15、《稻草人》 叶圣陶3-4 年级必读: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2、几米作品——《森林畅游》或《月亮不见了》3、《夏洛的网》 (美)E•B•怀特 任溶溶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4、《时代广场的蟋蟀》( 美国) 乔治•塞尔登5、《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6、《爱的教育》(意大利)阿米琪斯7、《犟龟》 (德国)米切尔•恩德3-4 年级选读1、《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足球大侠》 张之路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3、《狐狸小学的插班生》 北董 春风文艺出版社4、《小巴掌童话》 张秋生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5、《蓝鲸的眼睛》 冰波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6、《女巫》 (英)罗尔德•达尔 任溶溶译 明天出版社7、《魔法师的帽子》 (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8、《帅狗杜明尼克》 (美)威廉‘史代格著 赵永芬译 新蕾出版社9、《文身狗》 (德)保罗•马尔著 陈俊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0、《大盗贼》 (德)普鲁士勒 陈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英国 ) 罗尔德•达尔12、《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杨鹏13、《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 西顿14、《嘭嘭嘭》童喜喜15、《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16、《狐狸列那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17、《美丽的巴拿马》(德国)米切尔•恩德18《中国童话》黄蓓佳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汤姆索亚历险记5-6 年级必读1、《失落的一角》(绘本)南海出版社2、《草房子》曹文轩(新版)3、《小王子》[法] 圣德克旭贝里4、哈里•波特系列5、《秘密花园》(美国)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6、《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5-6 年级选读1、《风与树的歌》 (日)安房直子著 彭懿译2、《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德)米切尔•恩德著 何珊译4、《我能跳过水洼》 (澳)艾伦.马歇尔 黄源深 陈士龙译5、《逃逃》 秦文君6、《桥下一家人》(美)纳塔丽 王宗文译7、《小河男孩》 (英)蒂姆.鲍勒 麦倩宜8、《奥兹仙境》 (美)弗兰克•鲍姆 张磷、潘堵译9、《一只狗和他的城市》常新港10、《女生日记》杨红樱11、《乌丢丢的奇遇》金波12、《昆虫记》( 法国 ) 法布尔13、《城南旧事》 林海音14、《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15、《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德国)米切尔•恩德16、《幻城》郭敬明17、《挪威的森林》18、《窗边的小豆豆》《小时候的故事》 黑柳彻子1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20、《三重门》 韩寒21、《青铜葵花》 曹文轩22、《女儿的故事》 梅子寒23、《第三军团》 张之路24、《寄小读者》 冰心 薛老师推荐书单:适合家长和老师看的有:《朗读手册》;亲近母语系列的《日有所诵》《亲近科学》《全阅读》等书(这些书分为一至六年级几册,不同年级可以选择相应的读本)。
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有:《阁楼上的光》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有:《晚安故事》《小巴掌童话》《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火鞋和风鞋》《昆虫记》,以及《特别女孩萨哈拉》《夏洛的网》;还有米契尔·恩德的《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书还有其他的一些书,如男孩子很喜欢的《吹小号的天鹅》;孩子喜欢看,老师更应该认真读一读的《我不想生气》;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等读薛瑞萍《挤干作业的水分》现在最苦的是谁?绝大多数的答案一定就是学生高中生苦,初中生苦,就连我们现在教的小学生也苦,在学校除了许多“副课”被占用外,最痛苦的就是回家还要做那永远也做完的家庭作业,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有的学生甚至要做到 11 点钟是谁让我们的学生饱受作业之苦,家长有部分责任,但罪魁祸首还是我们教师因为我们总觉一课教完了,不布置点作业总不放心,怕训练不到位,考试丢分今天,又读了薛瑞萍的专著《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中的《挤干作业的水分》,深有感触薛老师说,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而广泛的阅读则需要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心境做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挤干作业的水分,使学生的学习劳动变得精炼高效怎样作到挤干作业的水分呢?薛老师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不搞满堂灌,给学生留出吸收消化的时间。
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2、关于字词抄写的遍数,她认为三遍四遍足矣3、可以口头完成的作业不必书面再做4、不要擅自增加背诵任务但我觉得适当背诵一些经典还是必要的)5、有些题目不能抄我是最反对语文作业抄题的,有时抄了几十个字,就为了填一个词痛苦!)6、决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让我们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发展,自主阅读吧?切不能再缘木求鱼了以下是 记者采访薛瑞萍老师如何具体操作“日有所诵”的记者:您的“日有所诵”是从一年级一入学就开始的,这个做法很大胆,刚入学的孩子连字也不识几个啊!薛瑞萍:惠特曼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在小学六年的光阴里,我对“一年级”格外看重!因为一年级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敏感期由于孩子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父母的教育素养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他们为学习所做的学力准备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一年级,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因为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特殊敏感期其实,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来说,6 岁以前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6 岁以后的学习,越来越多是有意识的学习,是用头脑学习6 岁以前的学习,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学习,是心灵从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汲取生长必须的阳光和雨露。
声、色、光、形的刺激,苦与乐、爱与痛的体验,尤其是母语源源不断的滋养,与他成长中的小小躯体发声了奇妙的精神化学反应,知识和体验,不 仅进入他的大脑,而且促成大脑的发育3-6 岁 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词汇爆发期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母语的吸收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强旺新鲜丰富的语言就是滋养大脑和心灵的新鲜丰富的营养,仅仅是日常生活语言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对于母语的需要——怎么办?大手小手同捧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起来、诵起来!托尔斯泰说:5 岁的我到今天的我,只走了小小的一步;从刚出生的我到5 岁的我,中间走过的道路则是我不知道的漫长和遥远遗憾的是,6 岁之前的事情我们老师管不了——孩子属于家长,但 6 岁之后我们就绝对不能错过了,一旦错过,很难弥补我们要对孩子负责)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七八年级的一些学生基本没有解题能力,在那里痛苦无望地捱过一课又一课,一天又一天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些高年级学生真正缺乏的,不是学习数学、物理、生物的具体本领,而是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悲哀)于是,苏霍姆林斯基把这些七八年级的学生当作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从头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事实的结局让苏霍姆林斯基震惊万分:同样的时间过去,同样的努力付出——大孩子的阅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如小孩子;大孩子的阅读热情及感悟能力也远不如小孩子;好像他们大脑里主管阅读理解的那一部分已经功能萎缩。
教师的劳动好比播出的种子,小孩子是一片疏松的热土,大孩子却是一片板结的硬地于是苏霍姆林斯基感叹:原来,阅读能力的获得与增长,是与人脑的生理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同一个符号,在小孩子眼中明亮、美丽、新鲜,在大孩子那里却是一片遥远的模糊——只因为,他们也曾经照临文字的神奇之光,但没有人帮助他们在那个特定的时段好好把握——他们没能沿着光所指引的方向前行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很多事情, 错过了就 长久地错过了因此,我的“日有所诵”都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刚才你说到刚入学的孩子不识字,那有什么关系,朗读给孩子听啊!(至关重要!)记者:老师用朗读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经典,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薛瑞萍:是的让我们来看看那《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些孩子如此热衷于阅读,而走廊对面的班级却完全不读?相同的校长、相同的教科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进一步探究后,我发现差异就在于站在教室前面的那个人——教师几乎在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给学生们朗读看后感觉压力很大!我会努力的!)影响学生阅读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老师对学生朗读的频率在校持续默读的频率每天持续默读的学生,其阅读水平要比每周默读一次的学生高很多。
全世界最好的准备学力测验的方法就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床边读书给孩子听很多事情错过了就不能从来,幸好,您的孩子才一年级从现在做起,不要让自己有遗憾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他们就会开始自己阅读记者:“日有所诵”具体如何操作?薛瑞萍:很简单——8 个字:日有所诵,手不释卷日有所诵”:每天 10 分钟,把老师精选的内容反复诵读,习惯成自然;简单的话天天说,简单的内容天天做,简单的招术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日有所诵”的诵读形式,我强调要反复地读、完整地读、来来回回地读;全班齐读、小组赛读、小组轮读,两句两句地轮读、、、、、、这时你会发现,五六遍后,不少孩子隐约能背,便不耐贩读了也有那等骄傲的家伙,为了显摆,只三四遍就合了书,仰着头,大张旗鼓地试背——瞪眼鼓腮,费劲吃力每当此时,我都会正色制止:“不许这样一句一句地硬记这样急着抢背,记得快,忘得更快老老实实地!完完整整地!囫囵吞枣地!一心一意地!只是念、只是念、只是念把整首诗念得透透熟、熟透透了,自然而然你就会背了即便不会,回家稍微用心也会背了这样背得才牢靠、才入心还有啊,我知道,有些同学学前就背了不少唐诗,可现在,会背你也读,要背的话,下周背给我听。
为什么呢?背 诵不是最终目的,比背诵更重要的,是学会享受唐诗享受唐诗美好的意境,享受唐诗好听的声音同样是发声,背 诵需要的是动脑,朗 读需要的是虚心 ——是忘记背诵的沉浸当我们 60 个人一起朗读的时候,我们就会沉得更深,浸得更透这种集体的沉浸,只有在班级读书课上才能体验到,所以必须珍惜,所以不要在这个时候急于抢记对“日有所诵“的评价也简单至极:熟背的给 100 分,熟读的给 80 分并且没有惩罚措施)一是孩子热爱分数,二是这样的高分可以不太费力地得到,所以效果奇佳记者:如何看待背诵中的遗忘?薛瑞萍:很正常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周一周过去,孩子们往往随背随忘我中学时代曾经学得那么优秀的数理化,基本丢到爪哇国去了!我 30多年来曾经那么投入得沉醉其中、那么投入地抄写和背诵过的诗词曲赋,真能烂熟于心、永志不忘的,较之总量, 实在是百不及一的极少部分 ——可是你能是哦,那样严谨地立刻训练对于我没有用吗?你能说,忘记了的背诵都是费心费力吗?我又怎么因为绝大部分的忘记,而终止沉醉、激动和背诵?最好这样说:侥幸能有的思考和劳动的能力,是精神之野长成的一片林莽林莽必须根植在沃土——记得的,可以发声道出的,是映着日光的花花草草;而识心所忘的,则是地表以下既深且厚的黑土。
最好能这样说:侥幸能有的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