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手机使用管理规定(试行).docx
7页小学使用管理规定(试行)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如下规定:一、学生原则上不得将(包含手表)带入校园二、学生确有将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交由班主任保管,禁止带入课堂三、学生有与家长通话需求的,可以借用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使用四、教师不得用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完成作业(除上级要求组织的)五、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集体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六、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七、凡发现学生携带入校,无论是否开机使用,均视为违纪,班主任即可收缴并要求家长来取如果超过两次本学年不得评为博学少年作为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产物,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快乐可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危害,据专家调查研究,学生使用至少有以下危害:1.智能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智能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近视甚至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其次,孩子临睡前玩,画面过于明亮,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导致睡眠障碍另外,沉迷智能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2.让学生患上抑郁症有专家表示,花费在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3.损伤学生的脑神经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4.耽误孩子学习对家长而言,这可能是家长心中对学生最大的危害了喜欢玩的孩子,习惯了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可以方便快捷地寻找习题答案,很多学生面对难题不再查找书本,深入思考,完全依靠搜索答案,导致了孩子产生思维惰性以上种种也充分印证了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充分发挥的益处,把弊端控制在最低限度因此,学校发出以下倡议:1.培养规则意识和孩子一起讨论使用的规则,形成公约规则一旦制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2.做好防微杜渐在放学后、周末以及假期间,要杜绝“保姆”的出现,放任孩子无节制地使用。
学生一旦对养成的依赖坏习惯,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纠正3.树立正面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要带头遵守约定,主动阅读、多做运动,引导孩子养成“如非必要不使用”的好习惯当孩子使用时间较长时,利用户外活动、家务劳动、亲子沟通等活动分散其注意力,用正能量的事情去影响孩子走出沉迷的误区各位家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别让毁了您的孩子,为了您的孩子,请和学校一起引导孩子养成合理利用的好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小学学生使用管理制度(试行)在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指导下,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合理使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一、开展专题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活动课等宣讲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遵守规范使用(手表)等电子产品制度规定对学生存在的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问题,要针对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帮助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规范日常管理规范学生使用等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表)带入学校校领导、教导处、德育处、年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切实负起责任,密切关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对学生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情况要早发现、早教育、早制止结合我校日常管理实情,对(手表)等电子产品实施以下两种管理方式:(一)有限带入校园1.学生确有带(手表)入校园需求的,须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同意并登记2.进校应将(手表)(贴上标签写清班级姓名)交由班级保管箱统一保管,学生离校前领取,严禁私自保管3.学生在不允许使用(手表)时段内,急需要与家庭联系的,但班主任不在现场,可借用副班主任老师或当堂任课教师打或到学校门卫室打二)校内管理措施1.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表),如果执意或私自带进入校园的,如有丢失,由学生个人负责2.学生违反使用管理规定的,按下列要求处理1)如果发现学生带进入校园,教师要及时记录并上报报德育处,同时收缴其(手表)由班主任代为保管,放学时归还给学生,并其以后不要再带到学校(2)如果发现学生第二次仍带进入校园,班主任在谈话教育之后,收缴(手表),将联系家长再次进行家校沟通,共同教育指导学生,并承诺不再带入校园后,方可领回。
3)对拒不交出(手表)或因收缴(手表)顶撞教师的,要约谈家长,在视情节予以取消本人本学期评优评先、升旗手、班干部等荣誉称号资格三、其他方面1.教师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在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不得用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用完成作业2.班主任要将(手表)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表)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3.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表)的督促管理主动用阅读、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子女树立成长榜样,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四、家校协作共抓共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和能力,及时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家校协同、增强合力,共同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