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总复习 能力特训 大气的组成 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新人教版.doc
7页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合肥质检)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天宫一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解析:臭氧层出现在大气的平流层中,排除A和D选项;再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确定答案为C答案:C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C.B层中部 D.Ⅲ层解析:电离层出现在高层大气中,应在第Ⅲ层答案:D(2012长郡模拟)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3~5题3.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17时 B.18~次日7时C.17~次日9时 D.19~次日8时解析: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正值,则表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常分布),为负值则表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出现逆温)图中18时至次日7时,气温垂直递减率为负值,故出现了逆温现象,对流运动不会发生。
答案:B4.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 B.200米C.400米 D.500米解析:发生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与图中等值线0的最大分布高度接近答案:C5.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A.大气环境质量好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C.较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解析:逆温现象对应的天气状况是晴朗天气;由于抑制了对流的发生,能见度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较差,也不容易形成沙尘暴答案:B(2012石家庄模拟)新华网2011年10月10日报道 近期中国东部地区频频遭遇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浓雾10月10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地部分地区可能还将雾气笼罩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此次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3日左右据此回答6~8题6.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解析: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答案:C7.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
答案:D8.读图我们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解析:由于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答案:A(2012长沙模拟)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9~11题9.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A.1.5℃ B.2.5℃C.15℃ D.25℃解析:①②两地海拔相差2 500米,由高度每相差100米气温相差0.6℃可知,两地的气温相差15℃答案:C10.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A.A1 B.B1C.C1 D.D1解析:①地的辐射A1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A1以可见光为主答案:A11.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强 B.两者均减弱C.前者减弱,后者增强 D.前者增强,后者减弱解析: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A2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D2为大气的逆辐射,会增强。
答案:C(2012柳州模拟)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11℃ B.9℃C.7℃ D.5℃解析:该地四月某日最高温可接近31℃,最低接近24℃,最大差值小于7℃答案:C13.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1月0~6时 B.3月7~12时C.7月9~15时 D.10月12~18时解析:读图可知,3月7~12时等温线最密集,表示吸热增温最迅速答案:B(2012天津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解析:甲处1月等温线明显北偏,说明该处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可知,甲处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答案:C15.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解析: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一般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东北地处湿润、半湿润地区。
土壤酸化一般出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北属于中温带地区东北地区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生态问题答案:B二、综合题(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类型形成过程平流型霜冻由强烈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常常伴有强风,也叫“风霜”辐射型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植物表面强烈辐射降温而发生,也叫“静霜”平流辐射型霜冻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下发生,通常先有冷空气侵入,温度明显下降,天气转晴,夜间无风,辐射散热强(1)下图a~e表示逆温现象的生消过程,其中字母______可表示日出前逆温层情况2)农、林业生产中,在用熏烟的办法防御霜冻时,常选择在傍晚进行,这样释放出的烟雾不会向高空扩散而弥漫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保温效果好该防冻措施不适宜在______霜冻时采用试分析该防冻措施烟雾不向高空扩散的原理3)我国北方冬季出现的霜冻主要以______为主请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日出前气温最低,逆温现象最严重第(2)题,根据表格内容及题干内容可以得出结论,烟雾不向高空扩散的原因与大气对流运动较弱有关第(3)题,我国北方冬季多冷空气活动,所以多出现平流型霜冻答案:(1)C(2)平流型 随着地面辐射不断释放热量,地面温度降低,大气对流运动减弱,当出现逆温现象时,对流难以进行,烟雾不易扩散。
3)平流型霜冻 我国北方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17.(2012成都模拟)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2分)(1)甲、乙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作用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