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解析】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
22页1 - 北碚区 2019-2020 学年( 上) 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为四个大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 B. C. D. 2.四个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 B. C. D. 3.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A. B. C. D. 【答案】 1.D2.A3.C 【解析】 【1 题详解】 读图根据大陆轮廓判断,为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为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为欧 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为大洋洲,地跨南北半球,故选D 【2 题详解】 读图根据大陆轮廓判断,为亚洲,有北回归线穿过,为北美洲,有北回归线穿过,为 欧洲,纬度高,北回归线不穿过,为大洋洲,不被北回归线穿过,故选A 【3 题详解】 读图根据大陆轮廓判断,为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为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为欧 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为平均海拔最低大洲,为大洋洲,地跨南北半球,故选C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 2 - 4.图中 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A. 山脉的延伸B. 植被的稀疏 C. 沿岸的寒流D. 河流的流向 5.图中、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 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 4.C5.A 【解析】 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自然带的考查。
【4 题详解】 图中 25等温线从非洲北部经过,而25等温线向较低纬度突出的地方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 陆西岸沿海,其等温线出现了低值,应为寒流流经降温作用导致的,C正确 【5 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知,图中地年降水量值为500mm-1000mm,地年降水量值大于2000mm 则可判 断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故两地自然带分别为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A正确 读欧洲 7 月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 (hPa) 据此回答下列各各题 - 3 - 6.M ,N 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A. 10181014 B. 10141016 C. 10161016 D. 10161014 7.N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气压带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海区内岛屿众多 D. 大规模污染物排放 【答案】 6.C7.B 【解析】 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 题详解】 伊比利亚半岛和地中海海域纬度相当,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因,在7 月份,伊比利亚半 岛和地中海海域会分别形成一个局部的低压和高压,M处中心气压低, 则 M等压线数值为1016, N处中心气压高,则N等压线的数值为1016,C 正确。
故选C 【7 题详解】 7 月为北半球夏季,海洋热容量大,升温较陆地慢,气温相对低,形成高气压,N气压中心形 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正确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4 - 8.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A.甲乙丁丙 B. 乙甲丙丁 C. 丙丁甲乙 D. 丁丙乙甲 9.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C. 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陆地受热少 D. 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答案】 8.A9.C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 根据图示区高空等压面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同一海拔高度上的丁、丙的气压是丁 丙, 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所以在近地面,乙是低压,甲是高压,甲乙乙与丁位于同 一竖直方向上,丁海拔高,所以气压低,乙丁所以该地气压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乙 丁丙,选项A对B、C、D错 【9 题详解】 垂直方向上由于温度高大气抬升,温度低大气下沉,故直接原因不是气压差,故A不符合题 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故B不 符合题意;由于海洋跟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地区间的温 度差,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C正确,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导致受热多少不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风的影响因素,综合性较强, - 5 - 难度适中熟悉以下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 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 (3)近地面的风,会同时收到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 压指向低压;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三是摩擦力这三者综合起来进 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风,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0.有关图示区域地势地形地貌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甲城市附近为山谷地形B. 虚线区域内为洪积扇地貌 C. 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 整体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11.关于甲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层曾受张力作用B. 城市位于地堑之上 C. 外力作用以风蚀为主D. 处于绿洲地区地下水丰富 【答案】 10.C11.C 【解析】 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及地质作用。
【10 题详解】 由图示等高线分布特征及乙河流流向可知,该地西南部海拔高,东北部海拔较低,整体地势 西南高东北低, C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甲城市附近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地形,A合理; 虚线区域内为洪积扇地貌,B合理;整体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D合理 【11 题详解】 - 6 - 图示甲城市为地堑构造,是地层曾受张力作用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下降运动形成的,A、B正 确;甲处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表层是沉积层,是外力堆积作用形成的,C错;甲海拔低是 山前地带的绿洲地区,其西侧高山的冰雪融水为该地带来丰富的地下水资源,D正确本题要 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C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 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图中 a、b、c、d 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 a 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原始迁移农业 B. a 种植园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原始迁移农业 C. a 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 原始迁移农业、d 种植园农业 D. a 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 种植园农业、d 原始迁移农业 13.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B. 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 C.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D. 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答案】 12.A13.D 【解析】 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2 题详解】 - 7 - 图中 d 位于亚马逊平原上,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因此排除C项;c位于巴西高原上,属于热 带草原气候,因此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故选A项 【13 题详解】 巴西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最不可能出现土地沙漠化和土壤 盐碱化问题,D符合题意 某共享单车“打开应用,就可实时查看单车情况在骑行过程中,时钟模块计 时,定位模块记录车辆位置,骑行结束后, APP上显示骑行时间、费用, 骑行的路线和距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4.骑行此“共享单车”可能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和 RSB. RS和 GPSC. 3SD. GIS 和 GPS 15.据材料推测,此“共享单车”的企业可能属于下图中的 A. B. C. D. 【答案】 14.D15.A 【解析】 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业区位类型 【14 题详解】 根据材料,骑行此“共享单车”,需要进行定位,记录车辆位置,可能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 8 - 是 GPS 需要管理分析显示骑行时间、费用、线路、距离等,需要使用GIS 技术,D 对RS主 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A、B、C错。
故选D 【15 题详解】 根据材料,此共享单车软件应用在上,且使用了GPS 、FIS 技术,说明技术占主导因素, 推测该企业属于技术指向型,A对图 B是劳动力指向型,B错图 C是市场指向型,C错 图 D是动力指向型,D错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 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 万随着党的十九大 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 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 展 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 降 17.“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 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 16.B17.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6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 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有关,所以B正确。
【17 题详解】 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随 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 - 9 - 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 所以 B正确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 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但造 成了人才外流 对迁入地: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 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容易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 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B. 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 月洋流的流向 C. 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D. 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19.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 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C.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答案】 18.A19.D 【解析】 【18 题详解】 - 10 - 根据海陆轮廓,图示洋流位于印度洋西部。
图中洋流是索马里半岛夏季洋流,形成与气压 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A对洋流反映了该海域冬季,约是1 月洋流的流向,B错洋 流是南赤道暖流,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C错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草原带,D 错 【19 题详解】 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时,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冬至日达一年 中最小值,A错非洲热带草原北半球部分一片枯黄,B错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减弱, C错冬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对 【点睛】北印度洋是季风洋流,洋流是索马里半岛夏季洋流,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 移有关南赤道暖流,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当赤道以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