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 变化的地形知识点 课外知识.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61283995
  • 上传时间:2022-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19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变化的地形■'【概念与规律】一、火山与地震1、 地形及其变化(1)地形:即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①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 幽深② 丘陵:相对高度较小(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③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④ 高原:高原特点是海拔高,内部相对高度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陡坡⑤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2)地形的变化:地壳是运动和变化着的,因而地表形态也是不断变化的所 谓“沧海桑田”的成语,正是人们对自然界地形变化的生动描述和感叹3) 地形变化的原因:引起地形变化的原因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作用和来自 地球外部作用力二个方面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包括水平 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有: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海 浪、冰川作用等,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另外,生物和人的作用也会引起地形变化 4)地形变化的速度:地质作用有些非常激烈,地形会发生剧变,如火山喷发、 地震、山崩、泥石流等有的地形变化却非常缓慢,不易被人们觉察,但年长日久仍 会显露出“沧海桑田”的明显变化2、 火山火山口( 1)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 内部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口处或 地壳脆弱的地方猛裂冲出地面造 成。

      其现象常常是惊心动魄,十分 壮观的图4-1表示火山的构造2)火山喷出物:有气态、 液态和固态物质三类气态物以水 蒸汽为主,还有氢气、二氧化硫等液态物是从火山口溢出的高温岩浆 图4-1固态物有火山弹、火山砂和火山灰等 3)火山的分类:一般将火山分为三类① 活火山:是指目前正在喷发或经常喷发的火山世界上现有500多座活火山② 死火山:是指在人类历史以前爆发过的火山③ 休眠火山:是指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爆发过,以后长期处于平静,但仍可能爆发 的火山4) 火山的利与弊:强烈的火山喷发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局部气候变 化,有很大危害性但另一方面,火山喷发也可能带来新的矿产和地热资源,为我们 所利用3、地震(1)地震:地震是指地壳的突然震动地震是常见而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一种地 质灾害地球上每年约有500多万次地震发生,其中能被感觉到的地震约有5 万多次 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约十多次2)地震原因:产生地震主要原因是来自地壳内部力量,使地壳坚硬的岩石产 生断裂和移动而引起另外,某些人类活动如修大型水库、爆炸等也会引发局部地震3)地震时现象和造成的灾害:大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地震中心)附近,大 地会发生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晃。

      也会造成山体滑坡和岩石崩落、地面褶皱、开裂、塌 陷或隆起,还会引起海啸地震会使房屋倒塌、桥梁断裂,交通、水电中断,还会引起火灾,使人民生命和 财产蒙受重大损失如1976 年我国唐山大地震使100 多万人口的大城市顷刻化为废 墟,有 24万人丧生4) 地震程度的表述:①震级: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震级每增加1 级,释放能量约增加33倍1级最小3级以上地震能被人感觉到5级以上均属于 破坏性地震,且随震级增大破坏性也增大76年唐山大地震震级达7.8级②烈度: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通常分为12 级一般地说,烈度大小与震 级大小、该地与震中距离和震源深浅等有关震级大、与震中距离近、震源浅则烈度 就大 烈度达3度时人能察觉, 6度以上则会造成较大破坏,达到11、12度时, 将使大批房屋倒塌、地面严重变形,造成巨大自然灾害5) 地震预报:地震发生前,大地、天气、水文、地磁及一些动物的行为常有异 常变化,根据这些预兆,预报地震的发生,称为地震预报正确的预报可大大减轻地 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但因地震成因复杂,目前还不能正确预报所有地震下面一些现象与地震有很大的关联,常作为地震发生的预兆。

      ① 地下水变化:如发生井水冒泡、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地下水中氡气含量增加 等异常这是因为地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含水层会受到挤压或拉伸发生变形,地 下水所处条件发生改变而引起地下水位异常变化② 地温变化:地震前常有地温明显增高,天气有异常闷热的感觉因为一般情况 下,地下深处温度(地温)变化是很小的,但地震前,由于深处岩石结构复杂的变化 会产生大量热能,引起地温的升高③ 地电变化:地下土壤岩石天然存在电场,称为地电,可用电表测量它的存在和 数值地震前,岩石发生变形,地电也有异常的变化④ 地磁变化: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震 发生前,该处地磁场也常有异常变化,可用仪器测量它的变化⑤ 地形微小变化:地震前,由于岩层受内力作用发生变形,使地形也发生微小变 化,这需要借助仪器才能测量出⑥ 一些动物行为失常:不少动物的某些感觉器官有特别灵敏的功能,能感觉到地 震发生之前自然环境的微小变化,出于生物的本能会表现出一系列异常的反应所以 地震前常有老鼠出洞、蚂蚁搬家、鸡犬不宁等异常情况出现6) 发生地震时应对措施:发生地震时,必须冷静迅速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以 使生命财产损失尽可能减小。

      其核心是保护生命安全,防止灾害扩大,减小财产损失 课文中的几条如:迅速关闭煤气、灭火断电,人员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且远离高压线 和陡坡,在室内则应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空间或牢固物下面,以及不要误听谣传等 都应记住7) 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世界上地震与火山集中分布在两个地带:①环太平洋地 震火山带②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这与地壳的板块分布有关,这两个地 震火山带均处于板块与板块之间我国处在这二个地震火山带交界处,是个多地震国家,普及地震有关知识对减小 地震造成的损失具有很大意义二、 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1) 海陆变迁的事例:①喜马拉雅山是当今世界上最高峻山脉,但在几千万年前, 那里还是茫茫的海洋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海洋生命的化石,证明这 里曾经是大海②台湾海峡过去曾经是陆地,后来变成了浅海据考证,在台湾海峡 的底部,至今还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③大连市的星海广场是一处新的旅游景点,但 原来该地是一个海湾,并没有广场陆地由于移土填海,人工造田,才使原来的海湾 变成了现在的陆地2) 海陆变迁的原因:海陆变迁是地形变化中的一类,促使海陆变迁的动力来自 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另一方面来自地球外 部,如风和流水等的侵蚀作用,生物和人类的活动等。

      2.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1) 魏格纳在地图上的发现:人类对地形变化原因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德国科学 家魏格纳就是一个为科学献身的典型他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非洲 和南美洲大陆的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其他大陆之间也有类似现象,又 发现美洲和非洲的动物之间存在着一定亲缘关系,于是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说”2) 大陆漂移假说:这是魏格纳在 1912 年提出来的,认为地球上的大陆原来是 连在一块的,周围是海洋;后来大陆分裂成几块,向各个方向移动目前的海陆分布 格局是大陆在海洋上漂移分离造成的3、板块构造学说(1) 板块学说的建立: 20 世纪 60 年代,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和后来 的“海底扩张说”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研究,发展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理论2) 板块学说主要内容:①地壳的岩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 软流圈上②软流圈的物质运动使板块移动,板块上面的大陆和海洋随着发生漂移, 六大板块的运动目前还在缓慢地进行③板块之间是地震火山容易发生的地方3) 板块学说的作用:板块学说能较好地解释高山、大洋的地形变化和火山、 地震的发生以及地下矿藏形成的原因,还可以预测世界海陆分布变化的趋势。

      如因为 板块运动,地壳岩石的碰撞会造成褶皱和断层,从而造成新的山脉和深沟实际上, 喜马拉雅山就是这样从海洋变成了高山,而且目前还在“长高”板块学说也还有一 些未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三、 地形的缓慢变化1、来自地球外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1)岩石的风化:“风化作用”就是岩石在“热胀冷缩”和冰、水以及生物的共 同长期作用下,使巨大的岩石崩裂破碎2)流水的作用:流水作用是导致岩石风化和地形变化的重要力量流水对地 表岩石和土壤的侵蚀使岩石碎屑和土壤颗粒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使地形趋于平 坦,流水的冲积常使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含有二氧化碳等酸性水能溶解石灰岩,从而形成溶洞 海浪对岩石的拍打和冲击会侵蚀海岸,能造成怪石嶙峋的礁石3)风的作用:大风能使大砾石滚动和撞击,也能使沙丘搬家,风的作用也改 变着地形4)冰川作用:巨大冰川的移动,使岩石和土壤随之“搬家”,改变了原来的地 形5)生物作用:苔藓、地衣等生物能腐蚀石块珊瑚虫能形成岛礁,许多生物 的长期作用也能改变地形6)人的作用:人类活动如筑坝拦河,移山填海,开挖运河,围海造田等会使 局部地形发生明显变化人们在改造自然地形时必须科学合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自然。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我们把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又称“海 拔”2)相对高度:某一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两地间的相对高度3)等高线:地图中的“等高线”就是经过实地测量各点的高度,然后用平滑 曲线把高度相同的点连结起来而成的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度均相等4)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描有等高线的地图,它可以反映出各地的地形高低 情况等高线地形图一般以绝对高度来描绘5)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①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均相等; ②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级之间高度差相等; ③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会交叉;④ 等高线密集处地形陡峭,等高线疏稀处地形平缓画 启迪与拓展】例1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的崖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 的条带状岩层,这能说明( )A、 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B、 地形也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C、 地形是稳定不变的D、 地形发生改变都是很剧烈的分析:沈括当时认为:“此乃昔之海滨,今距海已近千里”,并推断整个华北平原“皆浊 泥所湮耳”,即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平原事实上,螺蚌等是生活在水中的生 物,鹅卵石也是在水中的,现今这带螺蚌壳的山崖原来应是在水下,由于漫长岁月中, 地形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成了现在情形。

      所以答案应选B例2 公元前780年,我国陕西地区发生了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古籍《诗经》上 有这样的记录:“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这是发生了(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洪涝分析:上述文字的意思是:“大地在震动,有闪闪的地光和隆隆的地声,煞那间,山崩 地裂河水在上下翻滚,原来的高山倾刻间变成了深谷,而过去的深沟如今却变成了 隆起的丘陵这是典型的地震情况描述这一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地震的文字记 录所以答案为A例 3 关于火山,下面哪句话是不正确的( )A、 火山喷发是由于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出B、 火山喷出物既有高温岩浆,也有水蒸汽等气体和火山灰等固体物C、 火山喷发后,由于喷涌的岩浆冷凝后常会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或火山岛D、 火山喷发会造成很大灾害,没有任何好处分析: 事物有二面性,火山喷发会造成灾害,使我们遭受很大损失但火山喷发也会带 来新的矿藏或地热资源(如温泉等),因而也有有利的一面该题中的A、B、C均是 正确的,所以答案应选Do例 4 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