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GO的法律规制及其建议.doc
1页2727NGO的法律规制及其建议宇龙(四川大学法学院610064)2727【摘要】从20世纪初产生中国最早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开始,中国的NGO的发展就面临着il多现实问題价值观念与管理模式上的独特性使得中囚与其他BJ家在处理NGO的问题上呈现岀了巨大的叠笄本文从NGO组织现存问题的研究入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立法角度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案关键词】非政府组ft;NGO;法律地位;立法建议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产生的相关问题,究其原因,无非是政府在对非政府组织法律性质和地位认识上存在若偏差;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脱轨等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明确非政府组织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完善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完善税收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制度以实现NGO组织生存发展的法治化规范化1. 对NGO组织现状问题以及发展态势的判断中国NGO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出现了如下的问题:1.1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与实际属性不完全对等在中国大陆,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为《民法通则》所承认的社会团体,以及按照有关行政法规所定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都被称为非政府组织但它们并不表示是中国NGO的全部,也称不上是典型。
这主要与中国民间组织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的登记困境和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公益不足相关中国NGO的法律地位的确定依靠这两个管理条例呈现僵化的状态1.2非政府组织的规模、活动范囤与数豎呈不平衡状态经过一些数据的L攵集显示这样一些待点:大多数NGO的规模一般不大入员结构较为合理调査显示,相当多的组织雇用兼职人员,但较少使用志愿人员;普遍来说,NGO员工中年人居多,文化程度较低;员工中来自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转岗、分流■离退人员较多.NGO活动范围有限大多数组织只在特定区域(市、区、县)内开展活动在这样的规模和活动范田下,NGO的数量在2008年5.12地震之后呈急速上升状,由此可观.NGO的数良和它们的规模大小以及活动范围之间的状态呈现岀相当的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也显现岀了制度上的缺陷1.3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不足以及组织內部制度呈现各种模式各种版本•无法统一非政府组织的规模普遍较小再加上自身的资金筹措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的普遍不髙,组织管理不规范、不透明、不民主,又缺乏评估和社会监督的实际情况,使得NGO根本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公信力,2. 对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堤有多方面原因同时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在对非政府组织法律性质和地位认识上存在谊差,政社不分,NGO缺乏白治权是主要原因。
中国有很大部分NGO的产生是基于一种自上而下的资源的获取而建立和发展起来,而这些资源则来源于各级党政机构即使民间自发建立的NGO,由于要挂靠在业务主管单位上,也会受到政府各方面的限制和干涉.NGO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脱轨•缺乏可操作性和发展动力在另一个层面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造成了不可消解的阻力•对NGO的发展而肓,首先面对的是来自现行法规和政策上的严格的限制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上的基本特点是:门槛高.限制多、监皆不力这就限制了NGO通过登记注册来获得合法地位即便如此,组织登记成立后除了象征性地接受财务管理方面的“年检”之外,没有任何日常性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约束,同时也难以落实有关公益事业的减免税待遇3. 建议进行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工作3.1明确非政府组织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性质首先强调公益性组织和互益性组织的区分标准•这有利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也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公益组织一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其次明确法人地位,这需要区分组织是以人为基础还是以资产为基础公益性组织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人为基础的社团.以资产为基础运作型的组织•…-基金会,以及以资产为基础实体性的各种公共服务和福利组织。
非营利学校、非营利医院应该单列3.2完善瓷记注册管理制度现在的注册管理制度即双重管理体制严逐阻碍着NGO的自身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推进,一方面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男-•方面包括政府自身管理在内的整个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茂,有效的管理更多地强调过程控制、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和组织自律在登记管理制度上我们可以更多借鉴国际经验•其中较为貶要的是过程控制的原则以及在法治背景下的制度约束和社会規范33完善锐收管理制度我国目前尚缺乏一套系统地、可行地对NGO的税收政策首先,需要完善有关NGO税收政策的法律法规细化所得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NGO的财产税的具体法律规定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明确体现出对NGO的界定、对不同类燮NGO减免的税种、滅免幅度等具体内容需要制定相关部门的配套实施法规.细则,将NGO税收管理纳入整体税法执行体系建立NGO的票据制度.完善整个税收体制3.4加强社会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规定NGO组织有向社会公众公开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以及随时向索要、査询、置疑的公众给予答复的义务;每个NGO要将上述重要侑息定期以简报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同时制定相应的惩处规定,对不履行义务的NGO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建立NGO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相关的制度规范,并将之纳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的人事.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对NGO的档案管理制度参考文猷】[叮界大贵,杨如冲国NGO的发展现伙及其对策研丸[J丄四川理工大学学报2008(10)[2]宙丢.中国NGO发展与政府机构改革的互动关系[J].河北机电离等专科学校玄)04(7)[3]毛红华,瑞红•非政府组织資金来源你的一个保障问题[J]•西曷学院学报2006(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