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ppt
12页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自主学习课民族资产阮级林莲一、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比较辽辜交鞠命国民大革命顺目(年)(1924-1927年)芬紫旦民主主义十命新民主主丶命领导阶纵革命统一战线不目芍二益二、近代前期重大抗争与探索的特点、贡献及影响1.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D革命具有广泛性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3)革命具有层次性、阶段性4)革命具有继承性5)取得一定成枝,但郭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2.抗争与探索的贡献和影响(D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为建立起以天京为中心的政权与清政府对峙;颁布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纲领性文件一一《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在义和团运动中打出了“灭洋“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旗帜,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美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2)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素:年交革命绘秉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变,使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达到顶峰工怀三、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1-.广泛性:这是由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设定的.列强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然具有一致性。
2.趋外性:具有普谍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特点人们从闭关镀国和妄目尉大的京缝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3.层次性:在学习西方内容上具有不同层次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4.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绍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5.阶段性:探索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在《辛丑条约》签订前,中国人民的抗争以反侯略为主.而此后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真正成为历史的两大主题学英全球史观理论闸释1.概念解读:“全球史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起的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我国史学界的全新的史学理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乔历史的垭体发展和同一性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未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未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形成2.主要线索(D横向看,世界各地区由待此分散到联系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2)纵向看,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
(节选)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E1一FAXaRSHS(JaceWssts追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答松: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鞅命篓都农先孔世弃),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