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1275091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生态学”是诞生于19世纪晚期的一门科学,开展于20世纪中叶,巩固于 20世纪末,迅速开展于本世纪初,它是研究生物及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 体”党的十九大报告亦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千年 大计”,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开展 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定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建 设美丽中国要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需要从生态文明理论及其 学科体系的重建做起,而生态学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学科生态学”主要内容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 统生态学等不同层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 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 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己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 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生态学”课程的理论与概念的学习,并以思政范例为导入,既介绍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讲授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 其解决途径,又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 观、生态文明价值观和自然利谐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 道德情操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站在国家和个人的交汇点上思考我国的生 态环境问题,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不仅传授给学生生态 环境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与环保意识,让学生关注中国的生态环 境保护现状与进程并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突出价值引领,深入挖掘生态学基 础课程中的德育内涵与元素,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推进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明确 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健全课堂教学 管理和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示范课,打造“课程思政” 资源库相关思政元素: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和案例一、案例(材料)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开展,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 融合开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开展水平、产业开展 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有资源不代表有产品;有产品不代表有产业;有产业不代表能产生效益因 此,把资源转成经济需要经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再逐渐形成特 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再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等多重环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我国广大乡村的“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 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开展建设,国家农业部发布中国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开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 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 效农业型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开展提供范本和示范1 .产业开展型模式一一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兴旺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 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 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 带动效果明显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开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立 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 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 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 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 联村是以企带村开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 乡村建设“加油扩能”2 .生态保护型模式一一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 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 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开展生态旅游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一一山川乡境内,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 里,其中山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 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高家堂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以生态建设为载 体,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品位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一一生态经济村” 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 为经济优势现如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开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 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开展势头。

      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 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 贡献率到达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高家堂村把开展重点放在做好改造和 提升笋竹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让农民真正 得到实惠从1998年开始,对3000余亩的山林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3 .城郊集约型模式一一上海市松江区海港镇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 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松江区海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黄浦江南岸,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 中心,东北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北距松江区中心10公里该镇的开展不倚仗 工业,而是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环保农业、 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以上海为主 的周边大中城市4 .社会综治型模式一一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 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

      该 村距天津港1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15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四通八 达全村580户,人口 1862人,占有土地4000余亩王村是天津东南方新农村开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 天津市“示范村”,2012年,荣获“美丽乡村”称号王村经过近几年的开展实 现了农村城市化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 电脑、 、汽车走进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 所医”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5 .文化传承型模式一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 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 和传承的潜力大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大 汉图腾筑“平乐观”而得名该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农民画家已开展到 800多人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这是流传在河南省孟津县平 乐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谣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 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开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 产业规模, 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开展模式。

      6 .渔业开发型模式一一甘肃天水市武山县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开展渔 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端的渭河上游目前\该县渔业产值占农林 牧渔总产值的10%o 2012年末,全县养鱼水面达464亩,其中养冷水鱼水面12 亩,水产品总产量到达300吨,其中冷水鱼超过40吨,渔业总产值达770余万 兀O.草原牧场型模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 嘎查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 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开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道海嘎查是太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典型道海嘎查的主要资源就是 草原,因此,对草原牧区来讲,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道海嘎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 牧制度,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开展特色家畜产品加 工业,形成了独具草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开展模式7 .环境整治型模式一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响强烈。

      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距桂林市108公里,共103户407 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 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红岩新村成功地建起80多栋独立别墅,共拥 有客房300多间,餐馆近40家,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环形村 道、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设施8 .休闲旅游型模式一一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 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 合休闲度假,开展乡村旅游潜力大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江湾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云集了梦里江湾5A级旅 游景区、古埠名祠汪口 4A级旅游景区、生态家园晓起和5A级标准的梯云人家 篁岭四个品牌景区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梨园古镇景区、莲 花谷度假区,使之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的典范中国美,看乡 村,一个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江湾,正成为“美丽中国”在乡村的鲜活样本, 并以旅游转型升级为拓展空间加快成为中国旅游第一镇9 .高效农业型模式一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开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 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 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三坪村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一一三坪风景区所在地,该村共有8个村民小 组2086人,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5元三坪村全村共有山地60360 亩,毛竹18000亩,种植蜜柚12500亩,耕地2190亩该村在创立美丽乡村过 程中充分发挥森林、竹林等林地资源优势,采用“林药模式”打造金线莲、铁皮 石斛、蕨菜种植基地,以玫瑰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开展,壮大兰花种植基地,做 大做强现代高效农业同时整合资源,建立千亩柚园、万亩竹海、玫瑰花海等特 色观光旅游,构建观光旅游示范点,提高吸纳、转移、承载 三平景区游客的能 力二、案例(材料)点评(-)适用范围本案例适用于“生态学”课程中关于“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特点”,并适用于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适用于生态学中关于“环境决定生 物”、“生物对环境有促进作用”的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机制”以 及“因地制宜”等内容的教学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 源造成的极大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 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开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开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