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docx
19页安徽省宿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A.礼义廉耻 B.光明正大 C.家门和顺 D.长宜子孙2.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3.第 15 题 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 4. 以下哪项不是光导照明系统的作用( )A.光导照明系统每天至少可提供十小时的自然光照明B.光导照明系统采集的光线能满足体育训练的要求C.光导照明系统可以起到美化夜景的效果D.光导照明系统可用于奥运比赛时的电视转播5.《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土地 B.暴风雨 C.鸟 D.温柔的黎明6.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7.25.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 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托物言志 B.侧面烘托 C.象征 D.对比8.《论快乐》属于()A.论事散文 B.笔记散文 C.学者散文 D.文化散文9.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欧阳修 B.柳宗元 C.韩愈 D.王安石10.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王维 B.陶渊明 C.孟浩然 D.李白11.苏轼《前赤壁赋》内在情感变化过程是()A.悲—乐——悲 B.乐—悲——乐 C.悲—乐—更乐 D.乐—悲—更悲12.《选择与安排》一文出自朱光潜的( )A.A.《文艺心理学》 B.《谈美》 C.《诗论》 D.《谈文学》1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4.“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茶馆》15.《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著名的散文集A.A.《槐园梦忆》 B.《雅舍小品》 C.《雅舍谈吃》 D.《实秋杂文》16.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弃黔首以资敌国:舍弃了黔的首领去资助敌对的国家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国不堪贰: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存在D.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不能通知二父志:不能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17. 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班固 B.茅盾 C.鲁迅 D.李白18.《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19. 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A.浑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因景生情 D.托景言情20.第 12 题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二、填空题(10题)21. 《战国策》主要记叙战国时期——的言行及其纵横捭阖的斗争22. 23.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__________的杰作24. 《哈姆雷特》是__悲剧的代表作,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__思想。
25. 《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26.孔子名丘,字________27. _____________,仲尼语之以为博《秋水》(节选))28.《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的诗集________29.曹雪芹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30. 《麦琪的礼物》是________(作家名)的________(体裁)杰作三、判断题(5题)31.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月牙儿》等 ( )32.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33.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34.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35.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冯谖弹铗而歌,当时人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7.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的一段话,然后回答 27~29 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8.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4分)五、现代文阅读(3题)39.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里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了下来,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几趟又要受了暑……”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
林黛玉……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文中刻画人物采用了什么手法40.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这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41.反复用“我”起了什么作用?查看材料六、作文(1题)42. 童年时,父母的叮咛是一种约束;少年时,父母的叮咛是一种羁绊;长大离家后,父母的叮咛变成了一种牵挂和怀念……请以“父母的叮咛”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参考答案1.D2.D3.A4.D5.C6.B7.D8.C钱钟书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论快乐》是他的一篇学者散文,见解深湛,妙趣横生9.A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倡导“先道德而后文章”的为文思想。
10.B东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中国又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伟大诗人之一,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梁朝学者钟嵘在《诗品》中高度评价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歌的宗师11.B12.D13.A14.B15.B16.B17.C18.A19.B20.B21. 纵横家22. 23.欧.亨利欧.亨利24.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25.灯光灯光26.仲尼27.伯夷辞之以为名伯夷辞之以为名28.《猛虎集》29.淆30. 欧·亨利,短篇小说31.N32.N33.Y34.Y35.N36.左右认为冯谖无好无能却“贪而不知足”有人认为冯谖是装愚试探37.说明要实现王道仁政,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38. 表现了词人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难以割舍现实生活(只答“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亦可)39.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40.中心是写以枣树为代表的北方的果树写枣树的生机旺盛随处生长写枣子与秋天的关系枣子成熟到八九分正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中心是写以枣树为代表的北方的果树写枣树的生机旺盛,随处生长写枣子与秋天的关系,枣子成熟到八九分,正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41.“我”字反复运用,强化了黄省三对潘月亭、李石清斥责与揭露强度,另外表现出黄省三的觉醒42.安徽省宿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A.礼义廉耻 B.光明正大 C.家门和顺 D.长宜子孙2.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3.第 15 题 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 4. 以下哪项不是光导照明系统的作用( )A.光导照明系统每天至少可提供十小时的自然光照明B.光导照明系统采集的光线能满足体育训练的要求C.光导照明系统可以起到美化夜景的效果D.光导照明系统可用于奥运比赛时的电视转播5.《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土地 B.暴风雨 C.鸟 D.温柔的黎明6.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7.25.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 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托物言志 B.侧面烘托 C.象征 D.对比8.《论快乐》属于()A.论事散文 B.笔记散文 C.学者散文 D.文化散文9.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欧阳修 B.柳宗元 C.韩愈 D.王安石10.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王维 B.陶渊明 C.孟浩然 D.李白11.苏轼《前赤壁赋》内在情感变化过程是()A.悲—乐——悲 B.乐—悲——乐 C.悲—乐—更乐 D.乐—悲—更悲12.《选择与安排》一文出自朱光潜的( )A.A.《文艺心理学》 B.《谈美》 C.《诗论》 D.《谈文学》1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