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桦南烟叶生产技术规程.doc
13页哈尔滨烟叶公司桦南分公司烟叶生产技术规程为了进一步推进“三化”建设,适应行业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形势需要,提高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能力,推行烟叶生产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根据桦南县的生态条件和特点,特制定桦南县烟叶生产技术实施方案一、生产标准亩产量160公斤,上等烟比例40%以上、中上等烟比例65%以上,下等烟比例5%以下,桔色烟35%以上二、种植品种主栽品种:龙江911搭配品种:龙江981,龙江237.三、主要农时指标1、播种期3月10日结束2、假植期4月10日结束3、移栽期5月20日结束(最好5月15日结束)4、采收始期7月25日(打掉底脚叶3—4天后)5、采收末期9月15日四、育苗1、壮苗标准苗龄60天左右,真叶6—8片,茎高8—10㎝,茎围(直径0.7厘米以上),颜色浓绿,茎部纤维多,有韧性,根系发达,无病害,群体健壮整齐2、苗床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地方做苗床地,避开茄科作物和烟秸存放地点3、育苗棚室的制作及消毒A统育母床大棚2月28日前扣棚结束,假植棚3月20日扣棚结束B无论母、子棚室育苗,必须设置离地床、离地床高度20㎝以上C播种、假植的大棚,在播种、假植前7天,进行严格消毒、消毒采取高锰酸钾与甲醛两种药物混合产生气体,封闭24小时后即可。
D防寒物,保证棚内最低温度8℃以上4、营养土的配制与消毒营养土配制必须是疏松通透,PH值6—7营养土的配制采取:50%腐熟的纯农家肥加30%山坡腐殖土再加20%中砂营养土消毒:所有子、母床应用的营养土必须进行消毒,采用大锅蒸汽消毒和药物消毒两种方法5、种子催芽播种前7天开始催芽,每公顷需下种量6—8克通过对种子进行精选、消毒、浸泡、搓种等环节,并注重催芽时期的光照、水份、温度等技术要求,达到催芽的种子以吐白为宜6、播种:播种采取砂播法方式,播时应注意播种的均匀度,播后要注意保温等技术措施7、假植假植前准备:假植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营养钵的装置、摆盘、浇水等环节假植方法:假植佳期为烟苗长到小十字期开始假植工作,注意烟苗的选择和不伤根等技术要点,假值时间集中2—3天结束8、苗期管理苗期要设专人进行严格管理,要严格把握苗期的温度(25℃—28℃;前期苗床管理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8℃)水份、光照、防病、追肥、剪叶等一系列技术要点,使烟苗在苗床期达到壮苗标准9、剪叶剪叶应掌握在烟苗5片真叶(烟苗竖膀封盘)时开始,在距心叶4厘米以上的位置,视烟苗的大小和长势而定,一般剪叶2-3次即可,每次剪叶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10、炼苗炼苗的目的是增强烟苗的抗逆性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采取控水断肥、通风晒床等方法,使烟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炼苗时间为5--7天五、移栽1、 整地起垄要为烟株根系生长创造一个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烟田就必须深松高起垄在秋季实施秋翻,秋耙的基础上,深松达到35cm以上,垅高要达到25cm,平整无坷垃垄距110—120cm烟户要先旋耕一次,再大机车起垄夹肥2、施肥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前茬、灌溉等因素,确定合理施肥量,(亩施纯氮2.5-3.5公斤,氮、磷、钾的比例1:1.5:3,硝态氮的比例控制在40%以上)在施用专用化肥的同时,亩施氨基酸饼肥15--20公斤,亩施专用复合肥30—40公斤70%起垄夹肥,30%做口肥或夹肥60%,口肥40%,硝酸钾采用两次追肥3、移栽移栽时必须烟苗达到壮苗下地,坚持做到“四带”(即烟苗带土、带肥、带水、带药)移栽要做到“刨大埯”(长30cm、宽20cm、深20cm)“浇大水”(每埯浇水2—4公斤)“大株距(48-50cm)”做到“捧心栽”同时,在作业道栽种总株数5%的备补苗株距48---50cm,种植亩株数1180---1220株移栽时要培好埯4、地膜覆盖:栽烟后要及时覆膜,膜距苗要达到3-5cm,两侧封严,拉紧压实。
着光面在40cm以上膜外栽烟在刨坑、施入口肥后即覆膜,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移栽后将穴封严六、田间管理1、栽后及时深松有利烟田增温保墒,并起到压实地膜的作用2、掏苗注水、(水里带硝酸钾),及时封埯,补苗.5月末,及时注水掏苗(埯内浇水2公斤以上),封埯发现缺、病苗等要补苗,确保田间保苗率100%3、揭膜、培土覆膜烟田在6月20日前揭膜完毕进入团棵后,旺长前)此时地温升高,烟田揭膜后,便于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接纳雨水,同时,必须高培土(培土后垄高要达到25-30cm左右)利于根系生长6月25日前铲趟培土结束)4、烟田灌溉要根据气候状况,土壤与烟株形态,综合考虑确定灌溉时间和次数移栽后30天内不得大垄灌水)5、追肥烟田进入旺长期,可根据烟株长势,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追肥追肥选用硝酸钾)保证烟株在生育期内养分供应适度,不脱肥,不过盛,正常分层成熟落黄6、不适用烟叶处理及抑芽打顶留叶:(现蕾打顶法)烟株现蕾5㎝左右时,花蕾与幼叶明显分开,烟田50%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放时一次平顶,留有效叶17—18片,可烤叶片16片,打掉不适用底脚叶3---4天后开始采烤第一房烟,根据烟叶成熟度安排好每房的烘烤时间,烤到第四房时,可采取二次平顶打掉上部1—2片不适用的烟叶保证可烤叶片为16片。
药物抑芽:打顶当日或24小时内将抑芽敏按比例浓度喷淋,有效期可达4—6周七、病虫害防治烟草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利用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提高防效、保证烟叶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一) 、提高植保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植保专业性比较强,要提高病害的综合防治水平,还须加大提高植保技术人员及烟农的业务素质二) 加强病害的预防措施A、苗期病害预防措施应采取营养土蒸汽熏蒸消毒或药物消毒,注意苗床期和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病株,隔离操作等措施,杜绝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发生B、培育壮苗,保证移栽质量,提高抗病能力C、采用测土施肥技术,再根据品种的耐肥性、土壤的含沙量、通透性,确定适宜的施氮量和氮肥中硝态氮的比例,防止施肥不当诱发细菌性病害的流行D、合理轮作,避免多年重茬E、合理留叶,在株行距和施肥量等因素确定以后,打顶是调节成熟期群体结构的重要手段留叶数以18片为宜,打顶株高在1米左右打顶过高、过晚、留叶过多将导致叶小、叶薄、色淡,烟叶质量和等级明显下降,产量即不高,质量也不好,效益明显下降;打顶过低,易造成叶片过大过厚,营养过剩,难以烘烤,并诱发细菌性病害的大发生 。
三) 病害种类及防治A、猝倒病(真菌类)预防:营养土必须消毒、控制苗床温湿度和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当苗床上发现少数病苗时,应立即挖除,移出苗床,妥善处理;并在病苗及周围喷甲霜灵或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控制病害蔓延B、炭疽病(真菌类)预防:进行消毒的种子、控制苗床温湿度和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当苗床上发现病叶时,应立即挖除病叶,移出苗床,妥善处理;并对整个苗床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C、野火病和角斑病(细菌类)野火病和角斑病是我省烟草主要病害,由于目前生产上植烟品种都易感野火病和角斑病,可根据烟田地势和降雨情况,喷洒1:1:160倍的波尔多液封闭预防;在病害的出发期,及时摘除感病的底脚叶,带出田外妥善处理,随时要及时喷药保护和治疗,可选择喷施农用链霉素(医用链霉素需加展布剂)、噻菌铜或DT杀菌剂、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等,要求每隔7天喷施一次,不超过3次,要注意使用浓度和喷药质量,要注意暴风雨、冰雹后立即喷药保护D、烟草普通花叶病(病毒类)加强苗床和田间操作卫生,及时采烤,防止营养流失药剂防治:目前对病毒病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据全国烟草大田药效试验网试验结果,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水剂、吗胍、乙酸铜等对花叶病有一定控制效果。
E、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毒类)目前对马铃薯Y病毒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因此预防此病一要及时平顶抑芽,恶化烟蚜的取食条件;二要远离茄科作物,避开毒源;三在烟株团棵期后要定期喷施啶虫眯、吡虫啉等药剂治蚜防病八、采收1、烟叶成熟特征下部叶:烟叶基本色为黄绿色,以绿为主,稍微发黄,主脉发亮,茸毛部分脱落,叶龄60---70天在打掉底脚叶3—4天后及时采收下部叶中部叶:烟叶基本色为黄绿色,以黄为主,捎带绿色,主脉发白,烟叶自然弯曲成弓形,叶龄70---80天由于施肥或天气原因(如干旱或降雨过多)导致烟叶成熟过程不正常情况下,参考叶龄采收上部叶:烟叶基本色为黄色,叶面充分落黄、发皱、主脉和支脉发白,烟叶自然弯曲成弓形,成熟斑明显叶龄80---90天2、采收原则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烟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集中采收中下部叶每次每株采摘2—3片叶,上部4---6片叶在倒数第二片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上部低于40cm烟叶不予采收烘烤每株采收5—6次完成3、采收时间应在上午进行采收;若烟叶成熟后遇短时间降雨应在停雨后立即采收;较长时间降雨导致烟叶出现回青时,应待烟叶再次呈现成熟特征采收4、采收方法每次采收同一品种、同一部位、同一成熟度的烟叶。
5、采后堆放烟叶采后放置在荫凉处,叶基对齐堆放,堆放时高度不超过50cm要及时编竿九编烟1、 编竿A、鲜烟分类:编烟前事先将烟叶按照成熟度差异(欠熟、尚熟、成熟、假熟烟)、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类B、分类编烟:在鲜烟叶分类基础上,分别编烟同竿同质C、编烟数量:使用1.5m长的烟竿,下部叶和含水量大的烟叶不少于160片,中上部叶和含水量小的烟叶不少于180片D、编烟方法(1)、叶基对齐,叶背相靠,编扣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烟竿两端各留5—6cm空竿;2---4片一束2)、编烟要用麻绳或棉麻绳编烟在荫凉处进行,避免烟叶沾污泥土;已编竿烟叶应挂置在挂烟架上,避免日晒,防止损伤烟叶2、 装烟A、分类装烟同一烤房要装品种、栽培管理条件、部位采收时间一致的烟叶B、装烟密度1)、装烟时,上下层竿距均匀一致,相邻两个烟竿之间中心距离12---14cm左右,含水量少或天气干旱时,竿距小于12cm2)密集式烤房装烟必须装满,不留空隙C、当天采收的烟叶,要当天编烟、装烟、并点火烘烤十、烘烤1、变黄阶段A、阶段目标:黄片青筋,凋萎塌架,勾尖,支脉和部分主脉变黄或变白,主脉变软B、温湿度控制:装烟后密闭烤房,以每2h/1℃将干球温度升至38℃,控制湿球温度36℃--37℃稳温,使烤房内烟叶80%左右达到7—8成黄,叶片变软。
之后升温到41℃--42℃,保持湿球温度37℃--38℃,延长15h以上,使烟叶达到黄片青筋,叶片塌架、主脉变软2﹑定色阶段:A、阶段目标:50℃以前使烟叶达到黄片黄筋半干,54℃稳温到烟叶叶片全干B、温湿度控制:以平均2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5℃--48℃(下部叶45℃,中部叶47℃)保持稳定,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延长20h—30h,使烟叶烟筋变黄,然后以1h—2h/1℃的速度干球温度升至52℃--54℃,稳温8h—12h,达到叶片干燥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9℃--40℃.3、 干筋阶段:A、阶段目标:烤房内全部烟叶主脉干燥B、温湿度控制:以1℃/h的速度由54℃升至65℃--68℃保持稳定,升温期间,每升高5℃稳温3h—4h;在干球温度达到60℃以前,保持湿球温度41℃--43℃,直到烟叶主脉完全干燥十一、烟叶回潮1、水分要求:以能够进行卸烟操作为准一般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