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释疑答问之七:什么是逆反心理?简述其表现、原因、危害和调适方法.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217395271
  • 上传时间:2021-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释疑答问之七:什么是逆反心理?简述其表现、原因、危害和调适方法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的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青少年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逆反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有了逆反心理,如何进行调适呢?一是要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啰嗦”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爱和关心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犯错误、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二是要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带来交往的双赢三是要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有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四是要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