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神病学复习宝典.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348659
  • 上传时间:2017-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神病学复习宝典名词解释精神症状: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异常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异常的精神活动由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等这些异常的精神活动可通过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达或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妄想: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精神发育迟滞: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起病,脑发育受阻所造成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谵妄: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自知力:精神病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判断认识能力,即能否觉察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能否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痴呆: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又称慢性脑综合征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柯萨克夫综合症(遗忘综合症 ):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伴虚构和定向力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心境稳定剂:又称抗躁狂药物,是治疗躁狂以及预防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药物思维破裂: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义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语词杂拌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迟缓: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缓慢、余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多见于抑郁症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思维奔逸: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出来。

      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 ,音韵联想(音联) ,字意联想(意联) 多见于躁狂症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最终可回到问题主题见于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回答不切题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定向力: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情况的认识能力注意: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刚赛综合症: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患者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回答内容不正确,行为方面也有错误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木僵: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虚构: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错构: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内脏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偶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知觉: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情感: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躯体内部、外部世界的感知,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声音表情等,这种喜、怒、哀、乐、憎等体验和表情,称之为情感活动情绪: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与集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有关心境:一种持续、微弱、不受意识控制较广泛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状态。

      双相障碍: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发作间期通常可完全缓解,最典型的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环形心境障碍:持续性心境不稳定,心境波动通常与生活实际生活事件无明显关系,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每次波动极少严重到轻躁狂或轻度抑郁的程度恶劣心境: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人格障碍:是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得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交和职业功能,或患者自己感到痛苦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朦胧状态:特点是意识范围缩小或狭窄,同时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较多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和癔症谵妄状态:意识障碍,恐怖性错觉,幻觉,相应情绪和行为改变,思维不连贯为病因学上非特异性的脑器质性综合征梦样状态:梦境样体验,内容以想象性,神话性和既往生活体验为主,多衔接情节病人以参与者加入常见于癫痫患者癔症:是指一种以解离症状或转换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该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该类障碍有的亚型没有自知力,大多数类型的自知力基本保持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青春期和更年期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简答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外在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的出现多伴有痛苦体验,或具有不愉快的性质;5、症状均会给病人带来或轻或重的社会功能损害如何判断精神正常与否1、所作所为与生活环境间是否相称;2、精神活动自身是否平衡协调一致;3、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即所谓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结合当时心理背景与处境精神症状的三个基本要素1、性质:表现性质和归类2、频度和强度:次数、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影响程度;3、时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时间意识障碍的表现1、感知觉清晰度下降,迟钝,感觉阈值上升;2、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3、思维变得迟钝、不连贯;4、理解困难,判断能力下降;5、情感反应迟钝、茫然;6、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7、定向力障碍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的特点原发性妄想是最具有精神分裂症诊断意义的妄想之一,直接产生于大脑里未知的病理变化,发生前精神活动正常无和现实有联系的心理学解释,突然发生,立即坚信不疑,非常显著精神分裂症症状一 、早期表现:1 起病类型:急性(2 周内) ,慢性(3 月以上) ,亚急性(2 周到 3 个月) 。

      2 性格改变:精神活动迟钝,冷淡,疏远,敌意;寡言少语,懒散违纪,无目的游逛;幻想,自笑,闭门不出;无端恐惧3 类神经官能征症状;失眠,紧张性疼痛,敏感,孤僻,不可理解的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缓慢起病者多见一)急性症状(阳性症状)1 感知觉障碍:言语性幻听内容多为争论性,评论性或命令性,还可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2 思维障碍:内容荒谬离奇的妄想具诊断意义,以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多见;被动体验几乎都是特征性症状,包括患者对自己的思维,情感,行为丧失了自主性,受外力控制等;思维联想障碍包括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贫乏,语词新作,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和思维逻辑障碍等3 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情感倒错、矛 盾情感等4 行为障碍:退缩、无故发笑、独处、发呆或冲动行为;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青春型兴奋) ,紧张综合征,自杀等二)慢性症状(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平淡或淡漠意志活动的减退多数患者是阴性、阳性症状同时存在3)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1 精神病阳性家族史者预后不良2 起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3 发病和病前所受到的精神刺激在时间和内容上联系越紧密,预后越好反之,如果在缺乏外界诱因的情况下患病,提示病情主要来自患者的“内因”,预后不良。

      4 起病越缓慢,预后越差如单纯型相反,起病越急,且越是兴奋躁动明显,貌似严重的病人,治疗效果可能越好5 病前性格有缺陷者,易发病,易复发6 治疗及时,对药物敏感并坚持维持治疗者预后好7 分型中,单纯型者预后最差8 连续病程越长,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9 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越强,预后越好经统计,此因素在所有预后影响因素中作用最突出精神分裂症病因1、遗传因素2、神经生化病理学假说:多巴胺功能亢进3、脑结构和脑影像学的异常4、社会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偏执型 紧张型 青春型 单纯型发病率 最常见 少见 较少 较少起病年龄较晚,多 >30岁中青年 <25 岁,青春期青少年期起病形式较急 急 急 缓慢隐袭症状表现幻觉妄想为主紧张综合征,紧张型木僵和兴奋交替青春型兴奋,思维破裂,情感肤浅,不协调,行为幼稚,愚蠢 生活懒散性格改变渐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预后 较好 好,多数可痊愈短期好,但易复发衰退单纯型 发病早+慢性期症状;青春型 青春期发病,情感障碍,思维破裂,易于衰退;紧张型 青壮年发病+紧张综合征;偏执型 发病晚+妄想+幻觉人格障碍的特点1、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2、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3、已经形成一种广泛、稳定和长期的行为模式4、不能从经验中学习,总是重复出现5、抗拒改变心境障碍的神经生化因素1、5-羟色胺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发作有关,增高与躁狂发作有关;2、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发作有关,增高与躁狂发作有关;3、多巴胺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发作有关,增高与躁狂发作有关;心境障碍类型1、躁狂发作;2、抑郁发作;3、双向情感障碍;4、复发性抑郁障碍;5、持续性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特征1、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2、情感高涨或低落;3、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4、可有精神病性症状;5、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1、情感高涨;2、思维奔逸;3、活动增多;4、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认知障碍,精神病症状等;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1、情感低落;2、思维迟缓;3、意志活动减退;4、可伴睡眠障碍、躯体症状、精神病性症状等谵妄的临床特征1)意识障碍,昼轻夜重 2)定向障碍 3)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4)常见感知障碍,包括感觉过敏 ,错觉和幻觉,以生动恐怖性的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伴继发性的片段妄想,冲动行为5)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6)事后大都遗忘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征1.精神刺激必须有一定程度2.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刺激事件在时间上密切相关3.精神症状必须与精神刺激内容有内在联系4.精神刺激消除后症状较快消失,预后良好5 存在个性缺陷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特点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