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能力要求解读拓展提高训练.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caoka****i123
  • 文档编号:129414952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6年高考能力要求解读 拓展提高训练http://www.DearEDU.com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00032) 林祖荣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高考的命题要求高考生物考纲对所要考查的能力从四个方面作出了界定,这些能力一方面反映了高考选拨新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相吻合本文拟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对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作简要的阐释1.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生物高考规定考查的最基本能力,它既是高考的直接考查目标,也是高考所要求考查的其他能力,如综合运用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信息获取的基础考纲关于理解能力的表述为:●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两条要求是高度概括的,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这就包含了对所学知识的再认或回忆,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识别和再认这些知识 [例1] (2005广东卷)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D ) A. P、N、Mn、K B. N、S、H、P C. Fe、S、P、N D.Ca、N、P、K本题考查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大量元素的概念,考生只需要记住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分清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就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高考不会以单纯性记忆的知识为考查目标,少量的此类试题通常会出现在单科性考试的生物试题中,理综卷中一般不会出现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需要以一定的识记与记忆为基础,记住生物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原理以及事实,这是理解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高考不要求单纯性的记忆,但并不是说不需要记忆,知识的积累是离不开记忆的,能力的考查也是离不开对知识的记忆的,脱离了对知识的记忆,能力的考查也就失去了依托2)理解能力的要求还体现在对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而且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只有做到“知其所以然”的要求,才能达到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要求 [例2](2004全国卷Ⅰ)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

      显然,仅靠对基因突变概念的记忆是无法解答的本题要求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推测基因突变的类型,思维的基本线索是:基因中碱基的改变→mRNA遗传密码的改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改变在沿着这个线索思考的过程中,还必须清楚:(1)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是不同的,因此当基因中的某个碱基发生替换后,mRNA上的密码发生了改变,改变后的不同密码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也可能决定不同的氨基酸;(2)基因突变时增添一个碱基就会使该位点后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转录成的mRNA在相应位点后的遗传密码也就都发生了改变,翻译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相应位点后的序列也就都发生了改变 [例3](2004天津卷)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D )A. 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C. 缺失3个碱基对 D. 缺失4个碱基对本题也是考查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使得插入位点后的遗传信息都发生了改变,转录后mRNA上的遗传密码也就都发生了改变,翻译成蛋白质也就有了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对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是很大的。

      但如果在插入位点再发生改变,当缺少了4个碱基对后,由于原来增加了一对,那么该片段相当于增加了3个碱基对,对应也就是增加了一个氨基酸,相对于选项中其他几种改变,这种改变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是最小的本题选D例3、例4都是考查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也就是基因突变概念的“所以然”的,只是记住基因突变的概念是难以对这些试题作出正确的解答的 (3)对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典型的表现方式就是构建概念图 [例4](2004江苏卷)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 和 填出序号)(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 、 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 ,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3)在途径⒀、⒁中,氨基酸必须经过 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答案:(1)④ ⑧ (2)丙酮酸 [H]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脱氨基]本题以某学生画的人与动物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概念图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糖代谢的理解与掌握。

      物质的代谢途径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来胧和去脉着眼于血糖,从代谢去路上看,血糖可转移到组织细胞,被细胞利用,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以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从代谢来源上看,血糖可来自于组织细胞中,当血糖浓度降低时,通过调节,肝糖元可以水解形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但肌糖元不能转化为血糖,这是肌糖元与肝糖元的一个重要区别着眼于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从代谢去路上看主要用于氧化分解供应细胞对能量的所需,有氧呼吸是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主要粒体中进行;当细胞缺氧时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供能,但人与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而不能产生酒精细胞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葡萄糖过量时还会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从代谢来源上看,细胞中的葡萄糖可来自血糖,也可从脂肪转化而来和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转化而来在动物体内氨基酸可以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转化为氨基酸在细胞内氨基酸可合成为蛋白质,蛋白质也可水解产生氨基酸通过上例我们可以看到,概念图实际上就是将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关系图的方式来体现出现概念图不仅是高考试题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通过掌握概念图,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科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及认知结构,检查知识的不足和认识的错误,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救。

      4)对知识的理解还表现在能运用生物学观点去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如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观点 [例5](2005北京春季卷)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B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解答本题考生除了必须明确DNA碱基间的互补配对关系、明确DNA中通过氢键将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连结在一起外,需要考生运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去分析特定环境下生物体的(高温环境中)DNA的结构特点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在高温环境下的嗜热菌其DNA在结构上应该表现出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因此高温环境下的DNA必须是比较稳定的,DNA结构的稳定性与氢键的数目相关,所以相应的DNA应该含有较多的G与G,而A与T相对较少[例6](2005全国卷Ⅱ)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向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C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解答本题也需要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曲线作出分析按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顺序,物种的多样性是递减的;物种越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物种数量的易变程序也就越小;热带和北极,一年中的四季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在热带动物无须冬眠,在北极一年四季寒冷,动物已形成了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它们也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处于冬眠的状态,因此热带是没有冬眠动物的,北极也很少2.实验与探究能力“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是考纲的“命题要求”之一科学素养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实验与探究能力无疑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纲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界定为4个方面●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实习,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这一条就考生掌握考纲所规定的基础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考纲明确提出了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这意味着将考纲基础实验的掌握要求作出了提升,仅仅是记住基础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对基础实验所及的方法与技能进行迁移与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考纲对基础实验的考查要求。

      [例7](2005广东卷)下表是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C )试剂操作作用A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止血液凝固B蒸馏水与鸡血细胞混合保持细胞形状C蒸馏水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l中析出DNA丝状物D冷却的酒精加入到过滤后DNA的NaCl中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本题直接考查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四种试剂、操作及其作用,考生只需要通过回忆与再认就可作答,这是对基础实验的最基本要求笔者以为,此类试题在单科性的试题中应该有所体现,但在理综的考试中,由于题量少,因此不会多见 [例8](2005全国卷Ⅱ)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1)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2)实验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答案:(1)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菠菜、清水、浓盐水、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滴管、镊子等。

      实验步骤:①取菠菜叶,用镊子剥取表皮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③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下找到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气孔状态④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浓盐水,再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下的液体,反复几次⑤继续观察气孔的变化,并做记录预测实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