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高三期末考试生物.doc
11页山东英雄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测试生 物 试 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呼吸氧化酶 B.甲状腺激素 C.免疫球蛋白 D.神经递质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B.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主要来自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C.浆细胞的产生只需要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D.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在寄生细胞内,这就要靠细胞免疫3.右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
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 ( ) A.a B.b C.c D.d4.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正确表术是 ( ) A.某种群中新产生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一定逐渐增多 B.若某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 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 C.生物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一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5.以下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后代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与亲本间的基因重组有关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造成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新基因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因素决定,一般不会自发产生7.某同学在对母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情况的调查时发现,该校490名女生中有患者13人,携带者30人。
510名男生中有患者40人那么 该校所有学生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4% B.4.8% C.6.4% D.9.6%8.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有关生态瓶设计应遵循的原理,不合理的是 (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足够的光能9.凤眼莲是1901年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的一种多年生浮水植物,喜欢漂浮在向阳、平静的水面生长,繁殖速速快,且 由于自然界中缺少捕食者,往往短时间内就可密布整个水面研究还发现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凤眼莲与藻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B.凤眼莲的大量繁殖能改变该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C.由于受自身密度影响,凤眼莲种群最终呈S型曲线增长 D.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时,可引入凤眼莲以避免水域生态系统被破坏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自身结构与功能不受损 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B.在一块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11.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 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
处理后选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 ) A.家蝇的抗药性是DDT使其基因突变的结果 B.DDT能诱导家蝇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C.家蝇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DDT对家蝇起到了选择作用 D.抗药性强的家蝇所产生的后代的抗药性会逐代提高12.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模型,h、i、j、k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下列各项据图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 h物种进化为i、k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 B.甲岛上的i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k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甲岛上的i迁到乙岛后形成了j物种,说明了有地理隔离.就会有新物种形成 D.物种形成本身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同时,它也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 境条件13.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性染色体为XYY,外貌男性,有的智力低下,有的智力超常, 有生育能力假如有一个XYY的男性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男子可以产生X、Y、XY、YY四种类型的精子 B.这对夫妇所生育的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几率为1/2 C.这对夫妇所生育的后代中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4 D.这对夫妇所生育的后代都智力低下14.右图表示某正常基因片断及指导合成的多肽链顺序。
发生在下列几个位点的突变中,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的密码子外,已知UGG(色氨酸)、AUC(异亮氨酸)、CGC(精氨酸)、CCA(脯氨酸)、CUG(亮氨酸)、UAG(终止)] ( ) A.位点①由C/G变为T/A B.位点②缺失G/C C.位点③由T/A变为C/G D.位点④缺失A/T15.已知某物种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列若干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16.根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可以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 17.春暖花开时节,有的人会对花粉产生过敏反应,下列对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对花粉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花粉属于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C.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D会破坏组织细胞,从而引起组织严重损伤18.右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a、b、c、d、e分别表示物质运输的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中被合成糖元,该过程同样发生于肌细胞中 B.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C.若①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b途径的葡萄糖 D.③中产生的热量是维持体温的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19.至今发现由禽鸟传给人体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甲型H9N2。
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分H和N两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接种禽流感疫 苗后,人可终生免疫 B.在抗病毒感染中,既要经过体液免疫,也会出现细胞免疫 C.禽流感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 D.禽流感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0.右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 ) A.寒冷刺激 生长激素 B.食物缺碘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气温升高 甲状腺激素 D.饮水过多 抗利尿激素21.为了保护海洋资源,以前人们提出了“抓大鱼放小鱼”的观点,指导某地渔民用于实践,可是后来该地渔民发现正常捕捞季节捕到的鱼越来越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自然选择使该地的鱼发生基因突变而变小 B.该地渔民的捕鱼能力降低,难以捕到更大的鱼 C.鱼的食物减少,该她的鱼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难以长大 D.人为因素的选择作用,使该地鱼类种群的基因频率向小的方向定向改变所致22.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图中A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图中B为突触分别刺激图中I、Ⅱ、Ⅲ、Ⅳ,除Ⅳ外,其余三处均能引起图中肌肉收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刺激I、Ⅱ、Ⅲ、Ⅳ各处,各相应的受刺激部位的膜两侧均要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Ⅳ处不能引起A释放神经递质 C.刺激Ⅳ处不能引起B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Ⅳ处为传出神经纤维但未与效应器直接接触23.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的遗传时,发现一株月见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由原来的2n=24条变成4n=48条,成为四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 ( ) A.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杂交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B.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C.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 D.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可以杂交产生后代24.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图,据图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 B.若身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相应的神经冲动就会通过下丘脑中的细胞3发挥作用,则此时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C.若细胞2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D.若细胞4能产生淋巴因子,则它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而来25.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数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数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2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 )27.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利用 C.X可代表化能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等) D. Y代表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其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28.下图曲线I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一片被毁森林在恢复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是 ( )29.右图表示莴苣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