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南京地理实习报告.docx
6页2023年南京地理实习报告 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鸡鸣寺以北,在紫金山西麓,湖内有四岛玄武湖为古代三国时吴军的练兵场玄武湖本是古长江的一部分,因为长江的裁弯取值使与长江脱离湖内的四个岛以前是长江中的江心洲玄武湖北岸陡齐,因为这儿也是一断层,由于断裂作用强于沉积作用,所以表现出来是陡直玄武湖五洲:环洲,梁洲,翠洲,樱洲,菱洲现在的玄武湖作为景区,已与长江完全断开,没有任何联系,水量来源为紫金山的降水汇流,生态单一,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1.认识我国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黄棕壤1.认识我国北亚热带生 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黄棕壤黄棕壤分布区气候条件是:夏季高温,具有热带特点冬季低温,具有暖温带特征,均温为15-18℃.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年降水为700-1000mm,植被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母质为不同时代的沉积岩,花岗片麻岩,玄武岩和第四纪沉积物,在丘陵地区尤以下蜀黄土为主黄棕壤形成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北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和合成作用强烈,地表有包而不连续的凋落物层,地表累积有机物不多黄棕壤的剖面淋溶作用较强,土壤盐基多被淋失,土壤溶液呈酸性。
南京中山植物园 实习目的:观察植物群落、亚热带植物特征,并与山东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同时采集压制植物标本 本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春季气候多变,秋季天高气爽,年均温15.4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1150mm,自然植被属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栎树林分布普遍 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建于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华东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园,隶属中国科学院,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始了植物园与植物研究所园、所一体的体制1970年划归江苏省领导,1993年实行江苏省与中国科学院的双重领导 我们主要介绍的植物有:榔榆:榆科 播种繁殖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 银杏:落叶乔木 银杏科 可治冠心病鹅掌楸:木兰科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樟树:樟科,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用途为行道树、材用、提取香精、种子榨油做润滑剂石楠:蔷薇科,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用于园林绿化、材用、药用。
全缘叶栾科:无患子科,分布于浙江、安徽等地,观赏药用悬铃木:悬铃木科 俗称梧桐树分布于东南欧、印度和美洲,中国引入栽培的有3种,供观赏用和作行道树常见的是二球悬铃木金钱松:松科,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材用及庭院观赏 黄山紫荆:云石科,为我国特有,分布于安徽浙江,用来观赏紫荆:云石科,分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用途为观赏,皮及花药用桂花:木犀科,原属我国南部,各地均广为栽培,可用来观赏、花作香料并药用三角槭:槭树科,分布于安徽、甘肃、陕西、云南、山东、江苏等地区用来观赏,密植可作绿篱皂荚:又名皂荚树 苏木科 落叶乔木 可用作肥皂亦可食用 美国山核桃: 胡桃科 营养价值高美国红杉:称它为巨衫 衫科大乔木 常绿 枫树:枫树科 落叶乔木 春季开花宝华玉兰:木兰科,分布于江苏句容宝华山,用于园林观赏 短柱茶:山茶科,用于观赏嘉宝果:桃金娘科,分布于广东等地,原产巴西,用处可食,可知果冻 神秘果:山榄科,原产非洲,我国云南有栽培,果肉含变味蛋白酶 榉树(光叶榉):榆科,分布于陕西、安徽、甘肃、台湾等地,用于园林绿化,木材可制家具等披针叶八角:八角科,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用于园林观赏和药用罗汉松:罗汉松科,分布甚广,用于绿化,庙宇寺院的栽植 秤 锤树:野茉莉科,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用于园林观赏 山茱萸:山茱萸科,药用喜树:珙桐科,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于江南,用于木材、行道树、全株药用青榨槭:槭树科,在我国多有分布,主要用来绿化观赏、茎皮造纸,树皮树叶烤胶深山含笑:木兰科,分布于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用于园林观赏,花药用及提取芳香油 1.南京地区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个基本层次,并且每层都可以分几个亚层附 生植物较山东地区常见,生长旺盛2.山东地区植物群落分为乔木二层,灌木不分层还有一个草本层藤本植物以草质或半草质为主,攀援力弱,附生植物以苔藓和地衣为主,多生长在树干上植物种类组成:南京地区树种较多,且以落叶成分较大,包括温带许多科属,更有我国特有种分布本区主要有樟科、木兰科构成植被以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全年营养生长,夏季旺盛,花期集中于夏秋两季山东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天然植被以栎林为主,较湿润的山地以多种槭,榆共同组成落叶混交林,松林较稀疏,松栎混交常见多为落叶林,秋季气温降低,树叶脱落,春季气温回升,开始发芽,夏季强烈生长。
季相变化 季相变化:1.南京地区之外群落主要为落叶阔叶混交林,一般整个群落全年富营养生长,夏季更为旺盛,但是在秋冬季节由于落叶植物的存在,使林内部分植物落叶,常绿植物的存在又使其并不显得萧条,群落的花期,大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在山东地区,大多为落叶阔叶林,在秋季,由于气温下降,树叶变黄脱落,在冬季,树叶全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春季,随气温回升,树木开始发芽,开花,夏季只是群落生长最茂密的季节,总起来由于两地所处气候地区、气温带的差异,使得山东区的植物群落比南京去的季植物形态差异明显:暖温带与亚热带植物在形态上差异较大,在本区有明显表现,主要如下: 1.叶,叶小但厚坚,有脂质光泽,叶椭圆形,单叶苹质;山东地区叶薄 软,无蜡质,叶呈信卵形2.根,南京可见板状根植物,也有气生根;山东地区主根系无板状跟,寄生根现象3.南京地区树干高大,灌木、乔木较高,枝干较细;山东地区枝干较矮,但较粗相变化明显 南京地理实习报告 南京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南京地理学野外教学实习实习报告提纲 南京实习报告 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实习报告 南京方山实习报告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认识实习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