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体育分层法研究.doc
14页中学体育分层教学实验研究殷家城九年制学校 焦珺坤 摘 要: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在个人能力有大小的现实中,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本文以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在我校高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各50人为实验对象进行体育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中学体育;中学体育教学 1.前言 1.1问题提出 现代体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让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学会自己喜欢的体育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在个人能力有大小的现实中,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一是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二是分层次;三是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考查到评价,很难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一刀切,满锅煮,齐步走”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教学素质化目标,又使体育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一直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分层递进教学是从端正教学观、学生观入手,立足于学生现实差异性,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着意对学生差异的适应、培植和利用,探索适合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策略本研究的意图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体育课分层递进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有差异发展。
1.2文献综述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着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表现特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从而实现素质教育中教育要面向全体的基本原则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目标,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层次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的分层教学不仅应体现在某一教学环节,还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为整体教学目标服务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考查到评价,很难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一刀切,满锅煮,齐步走”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教学素质化目标,又使体育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一直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个人能力有大小的现实中,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2.1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一是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二是分层次;三是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1.2.2分层教学的发展 1.2.2.1分层教学在国外的实施 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大量展开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
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
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2.2.2分层教学在我国的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2003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90年代末以来,众多中学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十几年来,中学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 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虽对国外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行不通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方面,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法还值得探究,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层次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的分层教学不仅应体现在某一教学环节,还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为整体教学目标服务本课题以湖南省汨罗市第二中学随机抽取的同一年级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该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法,为今后汨罗市体育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2.研究对象、方法和过程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我校高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各50人为实验对象进行体育教学实验。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借助于中国期刊网、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研究现状 2.2.2实验法 随即抽取我校高一年级438班和439班的学生为受试对象438班为实验班,439班为对照班,开展教学实验试验前、后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和身体素质等指标测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班主要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均由本人实施教学,两班教学课时数、场地器材等条件均相同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与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经过专家咨询与反复修改后,设计出一份学生问卷(实验前后各发放一次)在我校高一年级438班和439班学生中发放问卷采取亲自发放回收方式进行问卷数量100份,回收95份,有效率为100% 2.2.4专家访谈法 访问我校校长和特级、高级体育教师关于分层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综合专家意见,进行实验,由专家对实验班进行教法的反馈进行价值调查 2.3研究过程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班采用普通教学;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及过程如下: 2.3.1按每堂课教学内容分组 根据每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实验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非身体素质的因素,主要根据实验班同学以往体育成绩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分组分场地教学。
分组分场地后教师能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指导和组织练习,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提高相应的身体素质 2.3.2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2.3.2.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认真钻研中学生体育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时,只要C组学生能清楚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能根据要领做出正确的动作;而A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跳得更高,动作更流畅 2.3.2.2课堂教学 这里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