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消费信贷简史(四)政府推动与全面腾飞.doc
3页美国消费信贷简史(四)政府推动与全面腾飞美国消费信贷简史(四)政府推动与全面腾飞——美国是如何从一个节俭的清教徒社会演变为发达消费社会的?作者:骆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银行监管部高级银行检查官,曾任美国花旗银行北美银行卡风险管理部副总裁,高级信用分析师和《数字财富》海外顾问与信用卡专栏撰稿人多年在美国纽约华尔街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同时是纽约证券分析师公会(NYSSA)成员,全球投资委员会、个人理财委员会、另类投资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风险管理师协会(PRMIA) 、全球风险专业人士协会(GARP)和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IAFE)成员美国个人信贷从 19 世纪后期历史环境的形成,市场的开发,一直到 1920 年代观念上的正名,社会的接受,事先并没有一套成型的理论来指导它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曲折道路但是从 1930 年代罗斯福的新政以后,一直到它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和贡献却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在发展个人信贷上的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第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调节制度的建立没有基本法律环境的保护与维持,市场根本无从建立没有财产所有权的明确界定,没有破产法的严格执行,信贷市场便无立足之地。
没有反垄断法的建立,就不能遏制资本趋于垄断的自然趋势,而垄断将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窒息技术发展,压抑需求另一方面,法律的约束也得适度,过度的限制就会扼杀正常的合法的市场活动20 世纪初,在社会公益团体人士推动下,美国许多州“反高利贷法”松绑以后,合法的个人财务信贷公司的市场才建立了起来从那时以来,美国联邦与各州政府多次立法以规范和保护个人信贷业有关各方的权益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个人信贷的全面展开,美国政府更是相应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条令和规范制度来保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在联邦层次的就有“公平信贷法案” , “公平信用报告法案” , “公信借贷法案” , “公信储蓄法案” , “社区再投资法案” , “保护隐私法案” ,以及银行、债券、保险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多次更新美国今天个人信贷的发达与其相应法制的成熟是分不开的第二,税收政策的鼓励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要交付联邦及地方个人所得税但是住房贷款的利息可以用来扣除可征税的收入,从而达到减税的效果对于广大中产阶级家庭来说,减税是他们选择买房而不是租房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第三,从 1930 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和组建公司等一系列的措施,直接介入个人信贷二级市场,促进帮助它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1932 年成立的联邦住宅贷款银行(FHLB) ,设一个总行和 12 个分区行,储蓄放款协会(S&L) 、储蓄银行、保险公司等可以加入成为其会员,宗旨是监管调控住房贷款市场,增加住房贷款的流动性罗斯福“新政” (New Deal)开始后,联邦政府更积极更直接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促进个人信贷的发展1933 年设立的隶属于 FHLB的住房房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从储蓄放款协会购买房贷以保持其资本的流动性1934 年设立的联邦房屋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FHA)向大众型住房贷款的贷方提供保险,以减少他们的顾虑在 FHA 的保险支持下,新房建设开工迅速增长,从 1933年的每年不到 10 万,达到 1940 年的 50 多万FHA 更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是促进了美国各地历史上形成的各色各样的房贷合同格式条款走向统一,逐步形成了全国通行的房贷格式,为建立房贷的全国市场打下了基础,特别是有利于吸引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房贷市场1938 年联邦全国房贷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 FNMA,昵称 Fannie Mae,即“房利美” )成立,直接进入房贷二级市场,通过发行信用债券筹集资金,购买受到 FHA、VA(退伍军人管理局)等联邦机构保险或保证的房贷。
二次大战后,联邦政府仍然不断采取措施,推动个人信贷市场的成长1968 年,联邦政府将 FNMA 一分为二,原有职能部分交给新成立的政府全国房贷协会(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GNMA,昵称 Ginnie Mae,即“吉利美” ) ,FNMA 则成为“政府赞助的私营公司” ,购买未得到 FHA 和 VA 保障的房贷,增加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1970 年,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FHLMC,昵称 Freddie Mac,即“房贷美” )成立,目的也是直接进入房贷二级市场,购买得到联邦机构保障的房贷,增加其市场的流动性GNMA,FHLMC 和 FNMA 相继于 1970 年,1971 年和 1981 年开始发行集束通过型的房贷抵押债券(pass-through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把房贷的证券化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三家联邦所属机构或联邦赞助的企业集团直接担当房贷二级市场的中介机构,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房贷市场的发展与成熟1980 年时它们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房贷公司成为最大的房贷持有者。
为了扶持中低收入阶层的大众型购房需求,它们对房贷规模有一定限制超过一定规模的贷款,可以通过民营银行获得,但因无联邦政府的信誉担保或支持,就要付出较高的利率以补偿信用风险成本这就是联邦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政策倾斜没有国家政府的引导、规范、调剂和维护,全国性房贷市场和房贷抵押债券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是很难想像的国家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十分类似于它在全国性水利设施或粮食战略储备方面起的作用第四,美国政府的有些措施在提出时的用意并非针对个人信贷,但是后来历史演变的结果证明对个人信贷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1933 年成立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 当时,大批银行因借方公司破产无法收回贷款而倒闭大萧条带来的心理恐慌,还使许多经营尚好的银行也在存款者的挤兑之下倒闭为了制止挤兑风,减少这类大众心理集群性对银行造成的冲击,FDIC 为一定金额以下的银行储蓄以联邦政府的名义提供保险这样一来,中低收入家庭就不必担心他们在银行的储蓄会因银行倒闭而丧失怡尽FDIC 在设立时只是针对商业银行提供储蓄保险,而当时商业银行的信贷基本上都是借给企业的商业贷款,个人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可以说还不存在。
其历史原因是商业银行必须要维持一个非常保守稳重的公众形象作为大众储蓄的主要承受者,商业银行最怕的是存款者的挤兑由于前面所述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一直认为个人信贷的风险大,由此商业银行大都避开个人信贷业务,以免破坏其保守稳重的形象1930 年代的经验证明,只要经营得法,个人信贷风险并不一定大于商业信贷风险FDIC 的保险,进一步为商业银行拥有的居民储蓄提供了保障,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了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顾虑另外,在没有 FDIC 时,每个银行都要留存相当数量的储备金,以应付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和缓冲挤兑的压力FDIC 的保障,通过降低银行留存储备金,提高了银行资金流动性,间接地刺激了个人信贷的发展空间1930 年代之前,个人信贷的贷方中基本上没有商业银行而从 1930 年代开始,商业银行逐步进入个人信贷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五,在个人信贷系统出现巨大危机的时刻,联邦政府往往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来控制、化解危机如前面所述的 1930 年代大萧条时期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或 1980 年代后期为挽救储蓄放款协会采取的措施,等等回顾美国个人信贷成长的历史,可以看到自 1930 年代大萧条以来,联邦政府日益介入个人信贷的市场运行。
1930 年代许多当时措施的初始动机可能是出于应急的考虑,但这些措施日后对于美国个人信贷市场的发展的作用是公认的美国今天具有世界上发达国家中最发达成熟的个人信贷系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在大萧条的打击下, “新政”政策应对的结果当时的考虑主要不是基于经济因素,而是希望能够开发一切能够利用的手段,刺激内需,恢复经济,以解决严重的失业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危机可是历史后来发展的结果,是美国在消费信贷的支持和推动下,成长成为全球最大的、举足轻重的消费市场,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火车头在多次全球性经济衰退时期中,各国都翘首盼望美国经济的复苏,因为美国经济复苏就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又可以开始购买各国制造的物品了美国政府也越来越会利用美国消费市场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在经济贸易谈判中,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忽视美国市场而不作出让步的可以说,美国发达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战略资源之一这却是当初美国政府开始扶植消费信贷时不可能预料到的强调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说它只会起正面作用事实上,美国政府的政策措施不一定总是对个人信贷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例如 1980 年代初在放宽对储蓄放款协会可以从事的信贷种类时考虑不周,致使 1980 年代末不得不由联邦政府拿出纳税人数千亿美元来填补损失的贷款。
但联邦和各州政府对于个人信贷市场的影响和作用是无法否认的经验证明,过严的管制或过松的放任对于个人信贷市场都不利可以说,政府方面积极的支持、引导与适度的规范、约束的有机并行,是个人信贷市场得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记总体来说,经济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企业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各级政府与商界的良性互动,经过近百年的曲折历程,促使美国从一个节俭的清教徒社会转变成了一个具有发达消费经济的后工业化现代社会而且,这一变革并没有到此就停止二战后高速公路网的建立和汽车的普及,引发了以郊区化为特征的美国现代史上自继南北战争后的第二波人口大迁移人们搬到新地方后要买房,买了房子后还要给家里装点家具、电器等等;郊区化也改变了人们过去以步行为主的购物习惯,代之以车行到处开车购物和旅游,就突现出现金和支票的不便之处这些都刺激了房贷、车贷及其他各种形态的消费信贷的长足进展其中,信用卡成为美国战后个人信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战后五十多年的发展,信用卡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个人信贷中除住房抵押贷款之外的各类消费信贷工具,包括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有计划的个人或家庭财务信贷和应急性的即时信贷支付手段安全、方便、即时性等多重优点,使银卡正在全面取代传统的现金和个人支票的支付功能,成为集支付、借贷和应急款为一身的消费信贷的主导形态,是货币形态和货币市场在科技革命促使下发生的一场根本性的历史变革。
银卡的天然跨域性是它在 1950 年代美国发源的因素之一,也有可能使它成为 21 世纪初推动个人金融全球化的开路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