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深度学习自测题(含答案).docx
20页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深度学习自测题(含答案)新课程方案自测题(综合类)思考题1、说出并阐释所教学科义教课标核心素养概念、组成,并指出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关系2、简述所教学科课标文本框架,重点描述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内涵3、你认为本次所教学科课标修订的有哪些亮点?与2011版有哪些变化,列举出来4、所教学科总目标是什么?尝试分析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关系5、概述所教学科内容结构框架及要点6、列举所教学科阶段目标,并思考水平是如何进阶的7、列举所教学科教学提示内容,并思考它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之间关系8、列举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并思考它是课程内容部分中的教学提示区别9、举例说明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并思考素养本位教学评一体化与知识本位教学评一体化有何不同10、列举或探索所教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并思考一例的落地方案11、在学习课标中评价建议及样题与说明后,尝试编制所教学科素养导向的一个试题(单元作业设计),并从测试内容、具体任务、情景创设进行说明12、结合所教学科,谈谈你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段话理解13、结合所教学科,基于核心素养,你准备如何实施与义教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14、所教学科课标中附录有哪些增删?15、说说所教学科新课标对学科教研有什么新要求?16、谈谈你对"双基时代关注双基掌握,三维目标时代关注三维知识落实,核心素养时代关注学习质量内核,重视知识通过活动转化成素养″这句话理解?17、简述"素养本位单元设计、真实情景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评价″这三大抓手对课标理念落地意义。
18、谈谈你对课标中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科实践活动、″这三个新词理解19、解读你对大概念教学、大单元设计理解?并思考一下如何践行?20、谈谈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你对课程目标链及单元目标确立及分解认识,尝试例举一个例子自测题——解释下列词语核心素养、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任务群、大概念(大观念)、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习经验结构化、内容单位、跨学科主题学习、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学习单元、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课程内容内核思考部分1、如何理解借助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推动课程改革?2、如何实现通过课程结构化让学生进入课程?3、怎样解读如下教学演变?知识点一一知识单元一一学习单元;单篇教学一一单元整合教学一一素养本位大概念(大单元)教学4、为什么要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迭代升级为学科实践活动?5、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学科实践有什么异同?6、面对新课标实践落地,为什么要提倡跨学科备课(教研)、学段备课(教研)、整体备课(教研)?7、举例说明分段测评要关注情景创设、具体任务(实践活动)、关键表现(观察点)三个核心链条要素?8、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与教学提示有何异同?9、双向细目标已完成使命!现在倡导学业质量与过去提的内容标准有什么不同?10、能举个素养目标三维叙写:通过……理解……形成……例子吗?11、这次新课标赋予教学评一体化哪些新内涵?12、课标修订是如何体现素养导向、是主线灵魂的?如何理解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的内核或基因、是课程DNA?《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自测题填空题0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答案:数量关系;空间形式02.(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 )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答案:数学素养;立德树人0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 )、( )和( )答案: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04.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 )、( )、( )和(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答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05.数学源于对( )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答案:现实世界0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 ),( ),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答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0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包括( )、( )、( )、( )、( )。
答案: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08.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 )、( )和( )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四能”即( )、(提出问题的能力)、( )和( )),形成正确的( )答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09.新课程倡导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 )、( )、( )、( )等,探索( )教学,积极开展( )和( )等综合性教学活动答案: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大单元;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10.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 ),探索发展学生( )的路径答案:结构化整合;核心素养1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 )与( )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 )与( )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 )与( )的关系。
答案:过程;结果;直观;抽象;直接经验;间接经验1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 )的方式答案:跨学科主题学习;螺旋式13.有效的教学活动是( )和( )的统一,(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 )、( )与( )答案:学生学;教师教;学生;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4.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独立思考、(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答案:认真听讲;动手实践15.教学活动应注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 )和( )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 )和( )答案:启发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6.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 ),还要关注学生数学( ),激励学生学习,改进( )。
答案:学习结果;学习过程;教师教学17.( )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答案:学业质量;核心素养18.小学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 )答案: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 )、( )、( )与( )答案: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20.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 )、( )和( ),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答案:整体性;一致性;阶段性21.《数学课程标准》学生的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 )、( )、( )答案: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22.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 )、( )或( )答案: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推理能力23.通过小学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对数学具有( )和( ),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养成良好的( ),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答案:好奇心;求知欲;数学的信心;学习习惯24.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 )个学段分别是( )为第一学段,( )为第二学段,( )为第三学段,( )为第四学段答案:四;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25.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 )和( )答案:符号意识;运算能力26.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是由( )、( )、( )、( )四个学习领域组成答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27.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 )学习为主,适当采用( )和( )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答案:跨学科主题;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28.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 )两个主题。
答案:数与运算;数量关系29.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为( )、( )、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 )、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11个方面答案:数感;量感;推理意识30.(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答案:数感31.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 )及( )的直观感知答案:可测量属性;大小关系32.( )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答案:推理能力33.( )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答案:模型意识34.图形与几何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 )两个主题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逐段递进答案: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35.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包括的主题有( )、( )和( )答案: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36.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小学阶段主要采用( )答案:主题式学习37.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