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高一下学期单元测试四(化学).doc
6页2009—201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化学单元测试(4)[新课标版] 命题范围 (全册综合练习) 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答第 II 卷时,须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请将第 I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至答题卡上;第 II 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 II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Mn 55 Cu 64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共 44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 0.1m 3 固体“ 可燃冰”能释放出 20m 3 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B. “可燃冰 ”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 “可燃冰 ”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D.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的分解与释放,会诱发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加重温室效应。
2.下列过程中,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风力发电 B.干电池产生电流C.木炭燃烧 D.用电取暖器取暖3.反应 A(g)+3B (g) 2C(g)+ 2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C)= 0.04 mol /(L·S) B.v(B)= 0.06 mol /(L·min) C.v(A)= 0.15 mol /(L·min) D.v(D)= 0.01 mol / (L·S) 4.据报导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同位素,其中一种是 (铪) ,它的中子数是( )A.72 B.113 C.185 D.2575.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 )A.铝 B.铜 C.锡 D.硅6.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 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7. 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HgO 2Hg+O2↑ B.2Al+3MnO 2 2Al2O3+3MnC.2MgO 2Mg+O2↑ D.4CO+Fe 3O4 3Fe+4CO28.A、B、C 都是金属, A 中混有 C 时,A 先腐蚀;A 与 B 组成原电池时,A 为电池的正极,则 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C B.A>C >B C.B>A>C D.B >C>A9.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 1:3 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⑴CH 3Cl, ⑵CH 2Cl2,⑶CHCl 3,⑷CCl 4,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⑴ B.只有⑶C.⑴⑵⑶的混合物 D.⑴⑵⑶⑷的混合物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 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 HI > HBr > HCl > HF B.原子半径大小 : Na > S > OC.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D.还原性强弱: F - > Cl- > I-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有 a、b、c 、d 四种元素a 、b 的阳离子与 c、d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数小于 b 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数,c 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数大于 d 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数则它们的离子半径的关系是 ( )A.a>b>c>d B.c>d>a>b C.c>a>d>b D.b>a>d>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H 形成 1 mol H- H 键要吸收热量B.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16g O 3 单质中含有的分子个数为 NA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13.右图中 a、b、c 、d、e 为周期表前 4 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 元素除 0 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B.五种元素中,c 元素形成的单质性质最稳定C.c、d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c > dD.e 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海水中14.在理论上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2Al(s)+2NaOH(aq)+2H 2O(1) = 2NaAlO2(ag)+3H 2(g) △H 0C.CaC 2(s)+2H 2O(1) = Ca(OH) 2(s)+C 2H2(g) △H B > A (2 分)(3)Cu(2 分) ;Cu-2e - = Cu2+(2 分)(4)B (2 分)20. (8 分) (1)FeCl 3 或过氧化氢酶( 2 分)(2)A、B、C(2 分)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2 分)(3)0.1mol·L -1 (2 分)21. (8 分) (1)试管内有气泡冒出,镁片逐渐减少;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2 分)(2)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 分)(3)Mg+2H + = Mg2++H 2↑ (2 分)(4)小于 (2 分)22.(12 分)(1)三 ⅦA Cl2O7 (各 1 分)(2)Na Mg O(各 1 分) (3)Na 2O2 (2分) 观察该化合物的颜色是否变白(2 分) (4)Cl 2+2OH-=Cl -+ClO-+H2O(2 分)23. (8 分)① ② 羟基 、羧基 ③ 加成,氧化, 取代(酯化)(1’×6) ④ CH2=CH 2 +H2O → CH 3CH2OH 2 CH3CH2OH+O2 2 CH3CHO + 2H2O CuCH3COOH + CH 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2’ ×3)24. (8 分)(1)③ (2)CH 4 ;② (3)③ 贮存和运输 (每空 2 分,共 10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