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教育与快乐教学.doc
3页美术教育与快乐教学 每次从电视中看到成人参加游戏活动时那种发自肺腑的快乐,都让我深有感触:成人都对游戏如此兴味盎然,更何况过着课堂生活的孩子们周恩来总理在谈到关于文化教育时,曾强调“寓教于乐”,要求将深刻的教益蕴入到乐趣中,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我,一直尝试让美术教学更加富于趣味性,使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能够在快乐中成长美术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儿童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提高儿童的观察、想象、形象思维以及创造等能力都十分有益科学实验证明,学习美术能使人的右半脑得到锻炼,对于促进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人,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它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都有极大的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快乐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美术的天地里快乐地学习、思考,在快乐中获得美术知识,在快乐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快乐中培养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也就具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
美术如何快乐教学?首先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选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心理愉悦,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一堂好课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成功的导语是第一个奏响的音符,它准确、悦耳、动听,就能为教学过程铺陈出动人的旋律,使之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成功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教学中,要通过设计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上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视听觉的积极性和创造的积极性,能带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审美感受,激发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快乐教学需要快乐的教学气氛,而快乐的教学气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微笑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学生能够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鼓励,激发起对老师乃至课程的相应情感在学生面前,老师应一直保持亲切自然的状态。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暗示的动作,往往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使学生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创造和谐快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美的教育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而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快乐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要在教学中把音乐和视觉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至20分钟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时间是学生作业所以,教师应根据所授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要多走到学生中间,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尽快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好的作业给予鼓励和表扬,满足学生已经具有的“成功需要”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出更饱满的热情继续进行美术创作。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产生一比高下的心理,积极动脑,突破思维常规,创作出更多各具风格的“小作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愉悦心理对学习效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需要我们去用心总结,精心设计,给学生创造出一种欢乐,轻松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