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30课).pdf
47页1《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陈海荣 浙江省温岭市育才实验学校 陈海荣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意外危险时刻的心理测试实验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生懂得要团结,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 :讲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要在三个学生中做个游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在这部分先讲实验前的准备,取出实验用品;再讲教育家向三个接受实验的学生说清实验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讲实验取得成功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 :讲教育家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为小学生的优秀品德使他的实验第一次成功而万分激动 1、读课文,知道教育家给小学生做了个什么实验 2、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 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2、请上三位学生,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实验结果: (三位学生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 4、同样的实验,课文小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5、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 (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 , “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 ,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3测试实验 ) 四、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2、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⑴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 “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 )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
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⑵“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 4⑶女孩不假思索地说: “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 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险时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险时刻相互关心,团结一致;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 三、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 ) 四、总结 【教学札记】 学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实验能够取得成功,是由于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她在遇到危险时能沉着果断地安排,也是由于三个同学能密切配合 5《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陈毅丹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小学 陈毅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有他人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铅锤(或用乒乓球,弹弹球代替 )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实验 2、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请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合作取出乒乓球 4、实验结果(汇报实验获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5、同样的实验,课文中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6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6、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阅读第二至十一自然段: ⑴自读二至十一自然段: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板书:实验前:___________ 实验时:___________ 实验后:___________ ⑵边默读边想: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 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⑶用“先⋯⋯再⋯⋯接着⋯⋯然后⋯⋯”连贯的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 先拿瓶子,再取铅锤,然后放瓶子,分铅锤;最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
⑷齐读第二自然段 ⑸教师: 夸夸实验中的小女孩或她的同伴,边默读边划出有关语句说说 ⑹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快!你第一,你第二,7我最后 ”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 ⑺感情读小女孩说的话 ⑻“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这句话说明三个学生不仅合作愉快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十分出色 ) ⑼女孩不假思索地说: “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 ⑽小女孩这个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想出来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来? “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他理所当然的行为 ⑾感情朗读句子 ⑿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8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
今天,这个实验 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3、讨论: 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格和行为,让实验得已成功;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让实验得以成功;同伴能听从安排,有序“撤离”让实验得以成功等等 三、联系实际,明理升华 讨论:在班上有先人后己或团结互助的同学吗?请举例说明 四、角色朗读,总结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可见, 我们都要向小女孩学习, 学习她先人后己的精神,学习她在遇到危险时沉着果断地安排,也要学习另两个同学密切配合的好品质 3、作业: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9《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单国聪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学区芦湾小学 单国聪 【教材简析】 这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小女孩品质的可贵和团结合作的重要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讲三个学生做游戏的经过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弄清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动 【设计理念】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10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设计思路】 1、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本单元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3、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做(游戏) 、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11【教学准备】 瓶子、玻璃球、细绳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分组做游戏,教师记时,看哪一组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中拉出来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已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 3、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小结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1、多媒体显示阅读提示: 这是一个实验,也是一个游戏,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读读课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说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2、读一读,并说一说“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几个12问题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 ⑴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 ⑴指名读课文 ⑵学生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3、带着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默读课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原因的 四、交流自读收获 1、小组交流: 在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讨论、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收集起来 2、全班交流: 小组汇报,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的疑难问题 五、再读课文,深入体会重点句 1、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一: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13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 2、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二:女孩不假思索地说: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 3、多媒体显示重点句三: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 (第五环节内容的教学也可以结合第四环节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灵活处理 ) 六、再次交流收获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2、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 (此项活动也可结合教学第四环节灵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