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校本教材踏着铁人脚步走.doc
14页踏 着 铁 人 脚 步 走 目 录第一学期第一课 苦难童年…………………………………………… 1第二课 优良传统…………………………………………… 2 第三课 铁人誓言--忘我拼搏……………………………… 3第四课 故事--不要翘尾巴………………………………… 4第五课 铁人名言…………………………………………… 5第六课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 6第二学期第七课 优良传统…………………………………………… 7第八课 故事--罗盛教式的共青团员……………………… 8第九课 儿歌—铁人还在我们行列………………………… 9第十课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 10第十一课 铁人名言………………………………………… 11第十二课 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油田……………… 121第一课 苦难童年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
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雄壮,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 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名长期霸占12岁的王进喜不畏强权,前去讨要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 14岁时,为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油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王进喜常因反抗而受惩罚师傅知道后,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
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第二课 优良传统三老四严:“三老”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是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一提法源自1962年,1963年形成完整表述这一作风是大庆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融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动的概括和总结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在会战中,大庆采油一厂中四队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一名学徒工由于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隐瞒不报,这事让队长辛玉和知道了,组织全队在这口井前召开事故分析现场会,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找到了干好工作的根本经总结提炼为,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1964年5月石油部召开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将采油一厂中四队的经验总结提炼为“三老四严”精神,并在全油田加以推广2第三课 忘我拼搏——说一千,道一万,社会主义要靠干——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干革命就得有个干劲;没有干劲,就不是干革命。
——干革命,就会遇到困难,有困难就要去斗争,这不是看戏,不是下馆子国家缺油,就要把油搞出来要搞油就会有困难,你不去斗争,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不就是个死么?我是豁出来了,只要上午拿下油田,下午倒在钻台上也是痛快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的困难也要上——担子越重越光荣,困难越大越有闯头——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3第四课 故事—不要翘尾巴王进喜从1959年开始,10次见过毛主席,可同毛主席握手的照片只有一张 1969年4月,王进喜作为大庆人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党的“九大”大会选举时,主席团成员王进喜投完票返回自己的座位时,从毛主席身边经过,周总理起身向毛主席介绍说:“主席,这是大庆的铁人王进喜毛主席很高兴,站起来伸出手笑着说:“王进喜,我知道,是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忙伸出自己的双手握住毛主席的大手这10年一握”,让王进喜想起1964年那次毛主席接见那年年底,王进喜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12月26日,毛主席过71岁生日,举行便宴,王进喜、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4位劳模应邀出席。
人们坐定以后,毛主席说:“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当谈到大庆时,毛主席说:“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吗!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要工业学大庆毛主席不断地给4位劳模夹菜,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不要翘尾巴 这顿饭,王进喜没喝酒,吃得也很少就是坐那看毛主席,听毛主席讲话,牢牢地记住了那句“不要翘尾巴”的嘱咐4第五课 铁人名言——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一碰就散了!——我们国家就是一块宝地这回我们掉进大海里啦,甩开膀子干吧,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5 月 1 日,天刚蒙蒙亮,王进喜在井场上指挥工人放井架"搬家",忽然一根几百斤重的钻杆滚下来,砸伤了他的腿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 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并架,鲜血从他的裤腿和鞋袜里浸了出来……5第六课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身披天山鹅毛雪,边陲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大庆红旗迎彩霞,铁人精神传天下,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我们,自力更生建国家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滚滚流,我的心里乐开了花6第七课 优良传统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四个一样”于1963年由李天照任井长的采油一厂二矿五队5—65井组首创,得到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并与“三老四严”一同写入当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草例)》,作为工作作风的主要内容颁发四个一样”是党的优良作风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油田会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大庆油田广大职工自觉坚持标准、严细成风的真实写照7第八课 故事--罗盛教式的共青团员 1960年5月2日,三探区装建大队锅炉工人,共青团员薛天勤,由45员井回大队部走到离车站不远的一个村子时,看见3个小孩在一口水井边玩耍,突然,“妈呀”一声喊叫,一个孩子掉进井里,在这紧要关头,薛天勤毫不迟疑,扔掉手里的东西,飞步上前纵身跳进3米多深的井里,由于救人心切,跳得太猛,小薛右腿被井壁碰破。
他顾不得腿痛,迅速把昏迷的孩子抱起来,高高地举过头顶,这时,老乡们也闻声赶来,把孩子和小薛一起救了起来 孩子的母亲和老乡们被薛天勤舍已救人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等他们想起该问问姓名和住址时,小薛已经走远了,事过1个月,老乡们才知道他叫薛天勤 为了表彰薛天勤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抢救落井儿童的英雄事迹,三探区团委做出决定,授予他“罗盛教式的共青团员”的称号,号召全区团员,青年向他学习8第九课 儿歌—石油工人干劲大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爷爷最能干,拼命也要保开钻采油重担扛在肩,各个都是英雄汉美丽大庆有今天,不能忘了老会战!9第十课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隶属于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是我国第一个工业题材原址性纪念馆,馆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二号院”,位于大庆萨尔图区中七大路旁余秋里、康世恩、宋振明、陈烈民等老一辈石油工业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指挥过那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这里已经成为大庆人的“西柏坡”,大庆人的“精神祖宅”一走进展厅,人们便会被众多的展品吸引住展厅内有闸门、测井仪、注水器、找水仪和各种扳手等。
最奇特的展品要数一种叫“干打垒”的房屋说是房屋,其实它更像战争年代延安军民住的窑洞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可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工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无私无畏,排除各种艰难险阻,硬是在这荒芜人烟的大草原上打出了石油,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而且创造了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27年的世界奇迹,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展览分为“岁月大庆”、“松辽惊雷”、“油出大庆”等九部分既令人震撼,又使人耳目一新,让人回味无穷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15900平方米,展出部分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藏品7400件,陈列展品3055件,容纳史料200多万字,首批国家级文物117件展馆引进先进的展览理念,采用立体空间交叉展示手法,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通过大量的照片、文献、实物、音像资料以及绘画、雕塑、场景复原、沙盘等艺术表现形式,全面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系统展示了大庆油田的各类英雄群体、宝贵经验、巨大贡献以及12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庆的亲切关怀,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成功典范的深刻主题 展馆集教育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旅游功能以及人性化服务功能为一体,成为展示大庆油田文化、石油职工风采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先后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黑龙江省旅游先进单位、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等10第十一课 铁人名言 ——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干好一件事情,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