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8 多收了三五斗练习 苏教版.doc
5页多收了三五斗作家、作品介绍: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幼年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先生,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1年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朱自清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在20年代还陆续出版了《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叶圣陶先生除了文学成就斐然外,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自主查阅相关资料,选出一句叶圣陶教育名言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默一默(能合上书本,会默写下列词语和拼音)埠头( ) 作梗( )粜米( ) 啰唆( )( ) 懊丧( ) 斛子( )廒间( )不屑( ) 踌躇( )( )沽( )拗不过( ) 殷红( )呷( )二、读一读 请大家通读全文,划出小节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说出课文的线索(线索: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可以是事、情、人、物) 主要故事情节: 课文线索: 三:想一想1、说出在整个贱价粜米过程中,旧毡帽朋友们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
2、将旧毡帽朋友原先的计划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作一比较,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3、 同学们觉得这个人物怎样?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的? 4、他们把店开到咱们江都会有生意吗?他为什么敢这样有恃无恐? 5、你说我们该称他们什么呢?是旧毡帽朋友,乡下曲辫子还是乡亲? 6、试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含义极其作用。
7、多收了三五斗本来是好事,好事为什么会变成坏事?农民为什么会遭遇到这样的不幸?背后究竟隐藏的是什么问题? 四、练一练:课堂巩固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却总得粜出;而且命中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经过一阵的嚷嚷――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执斛子的浅和满,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只船那只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再也看不见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投射出来一块钱钞票就作一块钱用,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现洋,只有钞票那么,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问个明白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就把钞票塞在破布袄的空口袋或缠着裤腰的空褡裢1.文中“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却总得粜出”这句中的“总”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2.“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这句中的“破”和“空”形象地表明了农民生活的 。
3.“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造成丰收成灾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延伸阅读:我的老师 莫言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的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话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
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来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城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轮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在后座上,载着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轮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4、文章主要写了“我”与王老师之间的哪几件事?(4分) 5、联系全文,说说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6、第(5)段中的画线句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7、第(4)段中画线句与王老师关系不大,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8、假如多年以后,作者见到王老师,会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帮作者来写一段最想说的话。
50字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