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19页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ABC的边长分别为5,7,8,则△ABC的面积是( )A.20 B.10 C.10 D.282.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3.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时,应先假设( )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4.已知点(-1,y1),(1,y2),(-2,y3)都在直线y=-x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 B.y1<y2<y3 C.y3>y1>y2 D.y3<y1<y25.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 )A. 0或3 B. 3 C. 0 D.﹣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 )A.九边形 B.八边形 C.七边形 D.六边形7.直线y=kx+k﹣2经过点(m,n+1)和(m+1,2n+3),且﹣2<k<0,则n的取值范围是( )A.﹣2<n<0 B.﹣4<n<﹣2 C.﹣4<n<0 D.0<n<﹣28.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AB = 8cm,BC = 10cm,在边CD上取一点E,将△AD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则CF的长为( )A.2cm B.3cm C.4cm D.5cm9.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可化为的正确形式是( )A. B. C. D.10.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点也在该函数图象上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ABC中,∠ACB=90°,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D,使CD=BD,连接DM、DN、MN.若AB=6,则DN=___.12.若+( x-y+3)2=0,则(x+y)2018=__________.1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给出如下定义:记点到轴的距离为,到轴的距离为,若,则称为点的最大距离;若,则称为点的最大距离.例如:点到到轴的距离为4,到轴的距离为3,因为,所以点的最大距离为4.若点在直线上,且点的最大距离为5,则点的坐标是_____.1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15.若与最简二次根式能合并成一项,则a=______.1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____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经过点(m,6),则m=_____.18.如图,在矩形中,,,点是边上一点,若平分,则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求证: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要求:根据题意先画出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再证明).20.(6分)计算:(1) (2)21.(6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8,BC=1.CD⊥AB于点D.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以点P为顶点作长为2,宽为1的矩形PQMN,其中PQ=2,PN=1,点Q在点P的左侧,MN在PQ的下分,且PQ总保持与AC垂直.设P的运动时间为t(秒)(t>0),矩形PQMN与△ACD的重叠部分图形面积为S(平方单位).(1)求线段CD的长;(2)当矩形PQMN与线段CD有公共点时,求t的取值范围;(3)当点P段AD上运动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22.(8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1)求a的值;(2)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求的面积.23.(8分)如图,在Rt△ABC中,∠A=90°,∠B=30°,D、E分别是AB、BC的中点,若DE=3,求BC的长.24.(8分)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且∠AEB=90°,AB=10,BE=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5.(10分)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BC;(2)请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BC;26.(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D∥x轴,点A的坐标为(0,4),点B的坐标为(3,0).CD边所在直线y1=mx+n与x轴交于点C,与双曲线y2= (x<0)交于点D.(1)求直线CD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及k的值.(2)把菱形ABCD沿y轴的正方向平移多少个单位后,点C落在双曲线y2= (x<0)上?(3)直接写出使y1>y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解析】过A作AD⊥BC于D,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得到B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如图,∵AB=5,AC=7,BC=8,过A作AD⊥BC于D,∴AB2-BD2=AC2-CD2=AD2,∴52-BD2=72-(8-BD)2,解得:BD=,∴AD=,∴△ABC的面积=1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试题分析:丁的平均数最大,方差最小,成绩最稳当,所以选丁运动员参加比赛.故选D.考点:方差;加权平均数.3、B【解析】根据反证法的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矩形解答即可.【详解】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第一步应先假设每一个内角都小于,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4、C【解析】先根据直线y=-x判断出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再根据各点横坐标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直线y=-x,k=-1<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1<-1<1,∴y3>y1>y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即正比例函数y=kx(k≠0)中,当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5、D【解析】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所以应先确定增根的可能值,让最简公分母x-4=0,得到x=4,然后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算出m的值.【详解】解:方程两边同乘(x-4)得∵原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4=0,解得x=4,把x=4代入,得,解得m=-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6、B【解析】【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边数,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详解】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n﹣2)•180=1080,解得n=8,∴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边数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来解决.7、B【解析】(方法一)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n=k﹣1,再结合k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n的取值范围;(方法二)利用一次函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出k=n+1,再结合k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n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方法一)∵直线y=kx+k﹣1经过点(m,n+1)和(m+1,1n+3),∴ ,∴n=k﹣1.又∵﹣1<k<0,∴﹣4<n<﹣1.(方法二)∵直线y=kx+k﹣1经过点(m,n+1)和(m+1,1n+3),∴ .∵﹣1<k<0,即﹣1<n+1<0,∴﹣4<n<﹣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方法一)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方法二)根据一次函数k的几何意义找出关于n的一元一次不等式.8、C【解析】分析:由将△AD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可得Rt△ADE≌Rt△AFE,所以AF=10cm.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F2=AF2,已知AB、AF的长可求出BF的长,进而得到结论.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10cm,CD=AB=8cm,根据题意得:Rt△ADE≌Rt△AFE,∴AF=10cm.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F2=AF2,即82+BF2=102,∴BF=6cm,∴CF=BC﹣BF=10﹣6=4(cm).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方程思想等知识,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找准对应边.9、D【解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9变形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方程移项得:x2-6x=-1,配方得:x2-6x+9=8,即(x-3)2=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先把点(2,3)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k的值,再根据k=xy为定值对各选项进行逐一检验即可.【详解】∵点(2,−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2×(−3)=-1.A、∵1×5=5≠−1,∴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B、∵-1×5=-5=−1,∴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C、∵3×2=1≠−1,∴此点不在函数图象上;D、∵(−2)×3=-1,∴此点在函数图象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1.【解析】试题分析:连接CM,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NM=CB,MN∥BC,又CD=BD,可得MN=CD,又由MN∥BC,可得四边形DCM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N=CM,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B=1,即可得DN=1.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12、1【解析】分析: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列出算式,求出x、y的值,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2=0,x﹣y+3=0,解得:x=﹣2,y=1,则(x+y)2018=(-2+1)2018=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3、或【解析】根据点C的“最大距离”为5,可得x=±5或y=±5,代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