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富兰克林评价.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20768707
  • 上传时间:2022-08-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美国《独立宣言》草拟者他不但是政 治家、外交家、民族英雄,还是科学家、企业家他被华盛顿称作“美国人的象征其自传体著作《奋斗 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被看作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者最详实的纪录,一 部坦诚的有益于后人的史无前例的传记富兰克林的成功得益于其不畏艰险的拚搏奋斗,勤奋自学等等,但其“修身计划”中所列举的美德却是其成 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富兰克林小时候家里生活也很穷苦,他没有条件接受多少教育,但自幼酷爱读书,并自己偷偷练习写作, 12岁前在父亲的店铺干,之后在其哥哥所开的印刷所当学徒,几年后,一位15、16岁的少年就因为与其 印刷商哥哥不合而只身偷偷搭船去三百英里以外的纽约开始了自己独立奋斗的历史,还差点海上遇险他 回忆说:“记得童年时,父亲曾无数次告诉我们所罗门的一句格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兢兢业业做事,他不会 停留在普通人面前,而将被允许站到君主们的面前’我由此相信,获得名利的手段惟有一个,那就是勤劳 我所做的一切都受这种思想对我的影响第122页)可见,富兰克林在童年就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到 了 1728年,大概是他22岁的时候,他更加自觉的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可以使自己道德完善的大胆而艰巨 的计划”(第126页)“我列举出了我当时所认为值得和必须做到的十三种德行并且在每一个条目下面我 又加了一句简洁的戒条,清楚表明我对全部条目的应用范围”(第127页):一、节制:食不可饱,饮不 可醉二、少言:言必有益,避免闲聊三、秩序:物归其所,事定期限四、决心:当做必做,持之以 恒五、节俭:当花费才花费,不可浪费六、勤勉:珍惜光阴,做有用的事七、坦诚:真诚待人,言 行一致八、公正:害人之事不可做,利人之事多履行九、中庸:不走极端,容忍为上十、整洁:衣 着整洁,居室干净十一、镇定:临危不乱,处乱不惊十二、节欲:少行房事,爱惜身体,延年益智 十三、谦逊:以耶稣、苏格拉底为范富兰克林认为自己一生之所以总有幸运,事业能够成功,受到民众的拥戴,全赖这一修身计划的行动指南 “希望我的子孙们能够明白,一直到我目前写此书为止(我已79岁),我的一生之中总有幸运伴随我的左 右而这全赖我的这一行动指南我多年来一直保持健康状态和现在仍然健壮的身躯,应当说全是'节制' 的功劳我在早年的舒适的生活环境,所获得的殷实财产和所有知识都应归功于'节俭'和'勤勉',而正是‘勤 勉‘所获得的知识使我成为一个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有作为的公民。

      ‘坦诚‘和‘公正‘使我得到国家的信任和国 家授予的光荣职位虽然这些美德相加还不能使我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但已足以让他与人谈话时带 给人以愉悦、平和,并至今深受民众的拥戴甚至在我身边还有许多青年朋友相伴所以,我发自内心地 盼望我的后代们能如我一样相信也一定会从此书中受益无穷第137页)富兰克林也许从自己的这个计划中获得了益处,因此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它为我们指出了获取好品德的具 体途径和方法,与那些单纯劝善书不同,“我自信我的这套指南是最好的和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第138 页)订这样一个计划绝不是为了充门面,而是为了实行,“我列举以上这些德行的目的是要养成遵守这些德 行的良好习惯第128页)它的实践方法是:循序渐进、自觉反省、对照检查、狠抓落实、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按照这一方法,他认为所列十三种品德是有先后次序的,比如,因为节制可以使人头脑冷静与 清醒,所以被他列为第一点按毕达哥拉斯的《金诗佳句》中所启示,我认为每日的反省很有必要第 128页)反省实际上体现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是一切道德生活的前提那么如何对 照检查、狠抓落实呢?富兰克林采用了类似我国道家的功过格的办法,来督促检查自己。

      他订了一个小册子, 按每种德行和实行时间列成表,然后,每天反省,如果某一德行做得好,就划一个红点,如做得不好,就 划一个黑点,一周或一月检查对照,黑点越少就说明自己的德行进步了,反之就应该引起警惕从而逐步 提高自己的品德在此我要持之以恒如果上天有灵,命运会喜欢美好的德行;而幸运必定伴随他始终第130页)从富兰克林的修身计划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成功者必有德,必*德或者说有德是成功本身时下随着国门打开,西方的成功价值观念似乎已为大多国人 认同,然而什么是成功?近年来由于功利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的倡盛,人们似乎仅把成功看作是外在事功即 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能飞黄腾达,成为精英这才是成功,因为急功近利,更是人们重视追求成功过程 中的权谋技巧,而忽视成功过程中的道德因素其实,任何人都是在人类社会中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追求自 己的事业成功的,任何成功也只能是符合人性的成功,因此一个人既是出于功利主义的“聪明人的远虑”, 在其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也不可能离开道德,成功不仅是事业的成功,也是人际关系的成功没有后者,前 者是难以成功的或者会遇到重重困难因为'从人性这一角度来看,只有把个人利益建立在有利于全社会的 基础之上,他个人才有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

      才会有希望使他的一生都幸福快乐第138页)那种为达 目的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是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持久的成功和幸福的因此,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如果没有道德参与其中是不可能的那种仅想依*投机取巧、损人利已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想法是短视的,也 是错误的既使你不是一个道德上的圣贤,或者你仅仅是把道德作为一个工具,那么,如果要在社会上获 得成功,这个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我们在道德与精神生活中,如果把道德作为获得自己利益的工 具,那么,这样的境界还是不高的,道德不仅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而且它本身就是目的,中国文化是一 个人文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的文化,在中国道义主义文化看来,有德、实现人的完善就是目的本身它 是自足的,不假外求的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不朽”的观念中就把“立德”放在三不朽之首而居于“立功”、“立 言”之先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立德是最大的成功,是成功本身就连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也不仅包括 智力的充分发挥,而且也包括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今天重温富兰克林的修身计划,尽管他是一个美国人, 受到美国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较深,也有人批评他是一个道德功利主义者,他还没把道德完全 看作是目的,而只是作为追求成功的工具,在他看来,品行可以给年轻人带来福祉,但'过于完美的品行易 招引嫉妒和仇视,那样反而与已不利,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第136页)这显然还是把道德作为追 求成功的手段,尽管如此,富兰克林能够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这却是他成为一个伟人的基本条件和素 质之一伟人不一定是道德上的圣人,但其身上却绝不能没有道德因此,任何追求成功的人都不能忘了 道德尤其是在中国的德性主义文化环境中更是如此如果说知识和能力是一种力量的话,那么千万别忘 了道德和美德是一种更大的力量和成功的源泉下来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富兰克林的十三条美德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十三条德目在我看来,实际上可以分 为四个大类,这就是做事或处事美德,待人之道,自我控制,个体美德属于处事美德的包括“决心”、“勤 勉”、“秩序”几条;属于待人之道的包括“坦诚”、“公正”;属于自我控制的有“节制”、“少言”、“节俭”、“节欲”; 属于个体美德的有“整洁”、“镇定”、“中庸”、“谦逊”成功者往往首先被看成事业的成功,在干事业的过程中,不能缺少理想和决心,这是事业成功的内在精神 基础事业成功必须依*“勤勉”,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另外,事 业成功者往往做事有计划、有效率,从而显得井井有条,这也就表现为做事有“秩序”的美德这几条我觉 得它是一切成功者身上带有普遍性的品德。

      另外,一个成功者不仅要依*自己的“决心”、“勤勉”与“秩序”,而 且要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此方面,富兰克林提出了'坦诚”、“公正”的规范与德目,这是有浓厚的西方 文化背景和意蕴的西方人相处大多比较坦诚,自己坦诚也希望别人坦诚,因此也就视坦诚为一种美德, 但在中国文化中,则似乎要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委婉、含蓄,过于坦诚则被视为没有教养和粗暴无礼正 所谓“交浅不能言深”,“话到咀边留三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言多必有失”,“木纳近仁” 等等都是要人们不要太坦诚至于“公正”,在西方,也是从希腊时代就与“智慧”“勇敢”“节制”一起成为西方 伦理文化的“四主德”,如果说前三项主要是不同阶层人的品德特点,那么,“公正”就成为人际之间的唯一道 德规范要求直到当代西方,正义与公正的传统还一直强烈的影响着西方人的伦理生活而在中国文化中, 似乎并未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强调“公正”,如果硬要找出与之类似的德目的话,那么就是“五常”中的“义”了, 但义仍然主要是从个体责任的角度强调自己对社会、家族应尽的责任,而少有人际之间要公平公正的意味 中国的所谓公正就是在承认身份、地位、特权的基础上各尽自己的角色义务,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果一个儿子要向父亲要求权力,认为自己只有尽孝的义务而没有享受权利这是不“公正”的,这将被视为 大逆不道和愚蠢可笑的公正是以人际主体之间的平等为前提的在西方,公正是一种具有普适性、公理 性的道德要求,而在中国传统社会,则不具有这样的环境,其义务要求是根据自己不同的角色和地位而产 生的,如一个儿子要骂老子那就是大逆不道,但是如果换个位置,如果是老子骂儿子,那么似乎这就变成 了老子教育儿子所应尽的道德义务了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如果出自不同的人,其事非价值则另当别论了 在身份、等级、特权的差异中是不可能产生出公正的道德的在西方公正是美德,也可以要求别人对自己 公正对待,但在中国要求公正可能不会带来成功,可能被视为不知天高地厚,“不明世理”而带来人际关系 的障碍在中国要获得人际关系的成功,首要的是明白自己的身份而不越雷池从富兰克林对公正一德的 限定来看,他更多的仍然是从对自己应尽义务的角度立意的,这也是难能可贵的,要成功就要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害人之心不可有,利人之事多为之自我控制的一组德目是最能体现道德的本质和人的道德力量的,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而对 人的感性欲望的控制道德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

      一个成功者要成大器首先必须能管住 自己的欲望节制”、“少言”、“节俭”、“节欲”分别是对人的食欲、言欲、物欲、性欲的节制控制,有所不 为才能有所为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表明他的理性力量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而不受贪欲的诱惑, 意志坚定,始终如一,这样才能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约翰•洛克说:“我们人类在各种年龄阶段有 各种不同的欲望,这不是我们的错处我们的错处是在不能使得我们的欲望接受理智的规范与约束这中 间的区别不在有没有欲望,而在有没有管束欲望的能力与不为所惑的功夫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 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 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1]在“整洁”、“镇定”、“中庸”、“谦逊”一组个体美德中,“整洁”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的、外显的文明水平镇 定”则体现了一个人处事中的练达沉着,这都表现出了一个人的综合文明教养中庸”是中西方伦理文化的 共同财富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以贯之之道,而“中道”的伦理思想也是西方美德伦理的“亚里士多 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做事“不走极端,容忍为上”(第128页)这似乎是一个中国人在表达自己的人生智慧。

      尤为可贵的是富兰克林对“谦逊”一德的论述在我们的观念中,似乎觉得西方人都是坦诚、自信甚或是骄 傲的但在富兰克林的《奋斗史》中我们却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谦逊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法宝尤其是对 年轻人来说如能具备这一美德就更为可贵,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