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学理论指导:软组织肉瘤的分级.docx
3页病理学理论指导:软组织肉瘤的分级软组织肉瘤的分级概念在1977年首先由Russell等提出,分级是他们临床病理分类中最重要组成局部已经有几种基于各种组织学参数的STS分级系统发表并经证明与预后相关两种最重要的参数可能是核分裂指数和肿瘤坏死范围[401, 2131,2183].有人建议使用3级分级系统,保存了交界恶性级别(2级),这个分级主要可以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和总体存活率,但对于猜测局部复发却没有很大价值,局部复发主要与肿瘤外科切除边缘的质量有关另外,有报道高度恶性肿瘤患者初始化疗效果比低度恶性肿瘤效果好 两种应用最广泛的分级系统是NCI系统(United State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FNCLCC系统(French Federation Natinale des centres de Lutte Cotre le Cancer) NCI系统1984年制定标准和1999年修订标准的方法[402]结合了组织学分型、细胞构造、多形性和核分裂制定1级和3级标准。
全部其它分为2级和3级的肉瘤主要靠肿瘤坏死范围,15%坏死范围是2级和3级之间的分界限 FNCLCC系统通过几个组织学特征的多变量分析评分后进展分级,主要考虑:肿瘤分化、核分裂比率和肿瘤坏死每个参数之间独立评分,将3个评分相加后得出分级肿瘤分化主要依靠组织学分型和亚型这个系统的重复性曾经过15个病理学家测试:肿瘤分级的全都率是75%,而组织学分型的全都率是61%Guillou等[851]利用410个病人对NCI和FNCLCC系统进展了比拟尽管分级不一样的比率到达34%,在单变量分析中两种系统对预后判定都特别有价值NCI系统中分为2级的肿瘤较FNCLCC系统多,而这些肿瘤在FNCLCC系统中更反映了与总体存活率和无转移存活率相关性很好由于分级究竟有些缺陷,所以为了保证这些系统的重复性和精确性,我们必需要留意一些问题: ①分级只能用于未治疗的原发软组织肉瘤 ②分级的材料要求有代表性,标本处理质量高 ③分级并不是组织学诊断的替代,而且不用来区分良恶性肿瘤,在给软组织病变分级时首先要确定其是个真性肉瘤,而不是假肉瘤 ④分级并不能用于全部类型的肉瘤由于软组织肉瘤比拟稀有,用于不同肉瘤的分级可以认为是统一的。
但分级系统中的组织学参数在不同的肉瘤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分级对某些组织学类型的肉瘤的预后没有判定价值,如:MPNST(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有人建议在血管肉瘤、骨外粘液软骨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透亮细胞肉瘤和上皮样肉瘤不使用分级系统最近的讨论[386]报道FNCLCC分级对多形性肉瘤、未分类肉瘤和滑膜肉瘤的转移猜测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其次和第三个因素(译者注:核分裂和肿瘤坏死)对平滑肌肉瘤和脂肪肉瘤的转移猜测特别重要 分级参数必需认真评价,核分裂尤其要特别严格地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