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半干法JT窑及其创新技术简介.docx
7页新型半干法 JT 窑及其创新技术简介“新型半干法 JT 窑水泥生产技术”是南京建通公司董事长缪建 通在南京栖霞、官塘水泥生产线上以熟料立式煅烧炉为创新主线,以 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废物利用为出发点,借鉴新型干法水泥设计理 念、先进成熟的装备技术,历经数年,反复开发创新,试验探索,研 制出从工艺设计、技术装备、质检自控、配方操作等系统性的整套水 泥工艺生产技术,统称“新型半干法JT (建通)窑水泥生产技术” 简称“JT (建通)窑技术”一、“JT窑”技术的创新内容“JT 窑”创新内容主要分为“工艺设计、设备性能、智能自控、 质控企管”四个部分;其中包含了二十项传统适用技术和13 项发明 专利,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多项专用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操作规 程、绩效考核、企管规定”等1、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水泥生产的基础技术,它直接影响建厂成本、产品 质量、能耗环保、管理与效益等;如何把新技术、新设备与当今水泥 前沿工艺技术贯通组合应用,是“ JT 窑”技术工艺设计的方向和目 标;“JT窑”工艺设计的主要特点产:主机选定二磨一窑(二窑/70 万吨);引用干法原料预均化工艺技术;储库大型化、低成本均化、 负压洁净输送的组合工艺技术;引用甘肃博石水泥技术工程公司张朝 发教授研发的“节能清洁生产水泥新工艺”技术和设计理念;引进“固 体粉料大型储库”无桩自浮基础和基本无功耗的库外输送工艺专利技 术。
2、设备造型与创新在工艺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各工序点配置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是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根本保证:①集成技术创新内容包括:高 效生料选粉机组合创新;高湿温高性能收尘技术组合创新;磨机磨内 设定和粉磨工艺系统组合创新;预加水控制系统的组合创新;“JT窑” 应用DCS集散系统的组合创新等②自主专利创新内容包括:破除 立式窑炉“高径比”工艺设计规则的研发;立式窑炉首台窑面操作机 械手的研发;首台自控布料器的研发;首台立式窑炉熟料热能强制收 集装置的研发;首台成球盘机械调整设施的研发;磨机工况智能控制 系统的研发;库底智能自控锁料装置的研发;微负风压压力器的研发 等3、智能自控在工艺设计、设备造型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智能自控系统能更 好地发挥其性能,稳定设备的运行工况,从而保证各工序点的最佳控 制指标智能控制系统是借用 DCS 集散控制平台,对水泥生产全工 艺线的各个工序点,设定智能控制工艺模式,有针对性地研制采集装 置,把检测到的风压、流速、负荷、温度、质检数据等转换成控制信 号,按预设程序实行智能自控目前,前后磨机已执行智能自控立 窑已对卸料、成球、布料、余热回收、纠偏火装置、窑面机械手、系 统、风压风量联动等系统均实行了智能自动控制。
4、质控企管在工艺、设施、自控等硬件具备条件后,要实现预定目标,还 必须做好“原料选择、配料设计、质控检验、操作考核、人资配置” 等无形技术的应用工作,如应用得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料配方采用:“多晶种、多尾矿、高饱和、高硅率、低配热、 中硫低铁、中液相低粘度”低环境负荷的易烧配方二高三低”的 配方能增大烧成温度宽度,改善窑内通风阻力,减轻边部粘结,提高 熟料强度有利于暗火大风操作条件,达到高温集中、液相温度高, 延长反应时间,下降f-CaO,有利提高熟料早期强度和水泥的安定性烧成控制:要求达到生料质量“三稳定”,立窑工序“三保证”, 质控质检“三特性”,窑面操控“一大一稳一均”“四无二减少”二、“JT窑”创新技术的运行效果“JT 窑”综合技术主要特点是:占地少、投资省、能耗低、质 量稳、利废广、洁净环保,生产规模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影响度小1、 生产规模:日产熟料600吨一1200吨,年产P.C42.5等级水 泥 30-60 万吨2、 产品质量:熟料 3天强度 28-32 Mpa, 28天强度 52-60Mpa, f-CaO2.0-3.0%3、 标准煤耗:水泥熟料热耗700-740Kcal/Kgc1,吨熟料标准煤 耗 100-105Kg。
4、 综合电耗:熟料电耗<48度/吨,P.C32.5级水泥综合耗电<65度/吨5、粉尘排放:JT窑”工艺生产线粉尘浓度排放小于50mg/Nm3,整个生产线环保符合国家行业排放标准6、 自动控制:全工艺线实行中央控制, 70%工序控制点实行智 能控制7、 设备运转率:平均运转率>90%8、 劳动生产力:人均劳动生产力2000-6000吨/年9、 利废能力:利用尾矿、废渣达到总投料量的 30-80%10、 单位投资:新建产能吨水泥投资额为100-135元/T水泥,技改吨水泥投资额为15-60元t水泥11、 建设用地:建年产水泥70万吨新线占地面积是80-120亩12、 建厂周期:新建生产线 8-12 个月,老厂技改均在2个月左右注:以上资料,选自《新型半干法JT窑水泥生产技术》的创 新与应用介绍—缪建通在首届中国中小水泥企业论坛会发言稿,详细 介绍见此附件)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首届中国中小水泥企业论坛》会 上对“中小水泥企业的退路与出路”问题指出:“大规模新建新型干 法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今后水泥工业发展的重点:一是支持那批尚 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窑的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优化 环境、提高效益;二是推动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 提升中国水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扩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 生产,尝试可替代能源和城市垃圾处置项目,发挥水泥工业在循环经 济中的作用,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JT 窑通过对立窑的结构、配料方案、预均化、环保及自动化 等系列技术改造,把立窑技术提高到全新的水平 JT 技术的内涵应 包括 JT 窑、优化设计和企业精心管理三个部分,她是一个完整的体 系,缺一不可但 JT 技术的核心设备仍然是立窑,立窑的主要缺限 如规模小,管理难度大,熟料fcao高等,因此在PC窑的产能已经达 到 8.5 亿吨的今天,可以用 JT 技术对尚未列入淘汰计划的立窑进行 改造,达到大量利废、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等效果,促进 这部分小企业提高效益对单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的立窑扩径改造应 该坚决予以制止推广应用JT窑'创新技术的原则JT窑技术主要适用于日产 熟料 2000t/d 以下规模的水泥生产工艺线的异地搬迁与改造推广重 点应放在不适宜发展大型新型干法生产线、交通尚不便利、经济尚欠 发达、市场容量小,并具备石灰石资源的相关区域,尤其是在“十一 五”期间,没有被列入淘汰的机立窑企业”JT窑”技术适用规模“受交通条件、能源储量、市场容量三个重要条件的制约和影 响,年产30-80万吨水泥企业将会长期存在,但新型干法适用日产熟 料 2500 吨以上规模,不能全部替代水泥生产工艺,通过近几年的推 广与应用,JT技术可以广泛用于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规模的新建和 保留的传统立窑升级改造。
JT窑在技术上虽然还需要完善和提高, 但它的低投入、低能耗、高利废、低排放”的经济特性已显现,各项 技术经济指标远远优于传统立窑工艺”采用‘JT窑'技术进行升级改造的企业,应在省市主管部门 的统一规划指导下,有序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我们山西省还没有引进该技术我们愿与南京建通 公司的缪总合作,引进全部“JT窑”技术,在我公司作为山西省的 试点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为我省中小水泥企业的发展起个良好的带头 作用为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率先示范恳请各级领导对我们的申请,予以关注和支持,且能得到尽快 批示二 OO 九年一月五日“JT 窑”及其技术,目前仍在封闭阶段,在未签定技术转让合同时,不接受参观考察,不提供工艺设备配置参数,只有通过相关材料了解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