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docx
37页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土是土粒(固体相),水(液体相)和空气(气体相)三者所组成的; 土的物理性质就是研究三相的质量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 液两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试验测定的, 如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另一类是可以根据试验测定的指标换算 的;如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等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一)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 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 m 与其体积 V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 s积质量:g/cm3土粒密度仅与组成土粒的矿物密度有关,而与土的孔隙大小和含 水多少无关实际上是土中各种矿物密度的加权平均值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5 g/cm3左右 粉质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g/cm3 粉质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2.72g/cm3 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7-〜275g/cm3 土粒密度是实测指标二)土的密度(soil density)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m与总体积V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其中:V=Vs+Vv; m=m +msw按孔隙中充水程度不同,有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之分.1 .天然密度(湿密度)(density)g/cm3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m m + m p = = s wV V + Vsv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 ,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 .4 g/cm3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粘土为1 .4 g/cm3泥炭沼泽土:1 4 g/cm3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室内一般采用“环刀法" 测定,称得环刀内土样质量,求得环刀容积;两者之比值2 •干密度(dry density)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p = s g/cm3dV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 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 g/cm3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 ,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3 .饱和密度(saturatio density)土的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的密度称为饱和密度即,土的孔隙中全部充满液态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可用下式表示:p 二 ms + Vv‘Pw g/cm3sat V式中:p :水的密度(工程计算中可取1 g/cm3)w土的饱和密度的常见值为1.8〜230 g/cm3此外:(1)浮密度土的浮密度是土单位体积中土粒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差,即-pwp'=(ms—vspw)/V 或 p'二 p tsat由此可见:同一种土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它的各种密度在数值 上有如下关系:p > p >p>p>p's sat d( 2 )容重:单位体积的重量(三)土的含水性 土的含水性指土中含水情况,说明土的干湿程度。
1. 含水率(含水量)土的含水量定义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即m m- mw = — X100% = s X100%mmss土的含水率也可用土的密度与干密度计算得到P — pw = s x 100%ps室内测定:一般用“洪干法”,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 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摄氏度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 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天然状态下土的含水率称土的天然含水率一般砂土天然含水率 都不超过40%,以 10~30%最为常见;一般粘土大多在10~80%之间, 常见值 20~50%土的孔隙全部被普通液态水充满时的含水率称饱和含水率Vpw = ―w x 100%sat msp 水的密度,又称饱和水容度w饱和含水率又称饱和水密度 ,它既反映了水中孔隙充满普通液态 水时的含水特性,又反映了孔隙的大小2. 饱和度(degree of saturation)定义为:土中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vs = w x 100%rvv或天然含水率与饱和含水率之比:ws = x 100%rw sat饱和度愈大,表明土中孔隙中充水愈多,它在0〜100%;干燥时Sr=0.孔隙全部为水充填时,Sr=100%。
工程上Sr作为砂土湿度划分的标准Sr < 50% 稍湿的Sr = 50〜80% 很湿的Sr > 80% 饱和的工程研究中,一般将Sr大于95%的天然粘性土视为完全饱和土; 而砂土 Sr大于80%时就认为已达到饱和了四)土的孔隙性 孔隙性指土中孔隙的大小,数量、形状、性质以及连通情况1.孔隙率(porosity)与孔隙比(void ratio)孔隙率(n):是土的孔隙体积与土体积之比,或单位体积土中孔隙的体积,以百分数表示,即:n 二 Vv x 100% V孔隙比:定义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以小数表示,即:Ve = —^Vs孔隙比和孔隙率(度)都是用以表示孔隙体积含量的概念两者 有如下关系:土的孔隙比或孔隙度都可用来表示同一种土的松、密程度它随 土形成过程中所受的压力、粒径级配和颗粒排列的状况而变化 .一般说:粗粒土的孔隙度小,细粒土的孔隙度大孔隙比e是个重要的物理性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程 度.一般e<06的土是密实的低压缩性土; e>10的土是疏松的无压缩性土饱和含水率是用质量比率来反映土的孔隙性结构指标的,它与孔隙率和孔隙比,有如下关系:n = w •sat PwPe = w • —s sat Pw2.砂土的相对密度对于砂土,孔隙比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即最松散状态和最紧密状态的孔隙比。
e :一般采用 “振击法” 测定; mine :一般用 “松砂器法”测定 max砂土的松密程度还可以用相对密度来评价:e -eD = max r e -emax nin式中: e :最大孔隙比maxe :最小孔隙比mine:天然孔隙比砂土按相对密度分类:0 < Dr < 0.33疏松的0.33 < Dr < 0.66中密的0.66 < Dr < 1密实的通常砂土的相对密度的实用表达式为:(P - P )PDr = d d min d^axIp -P )pd max d min d因为最大或最小干密度可直接求得Dr 在工程上常应用于:(1)评价砂土地基的允许承载力;(2)评 价地震区砂土液化;(3)评价砂土的强度及稳定性五)基本物理性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1、孔隙比与孔隙率的关系设土体内土粒体积Vs =1,则孔隙体积V _ e,土体体积V _ V + V _ 1 + e ,v s v于是,由n二1二丄或e二丄V 1 + e 1 一 n2、干密度与湿密度和含水量的关系设土体体积V=l,则土体内土粒质量m二p,水的质量:m二wpd w d于是由:p=m二m+m = p (i+w); p V V d3、孔隙比与比重和干密度的关系设土体内土粒体积Vs _ 1,则孔隙体积V _ e,土粒质量m _ p ,v s s于是:由p_ m得:p _上一 ;e _丄-1 ; e _竺-1V d 1+e p pdd4、饱和度与含水量,比重和孔隙比的关系设土体内土粒体积Vs=1,则孔隙体积V _e,土粒质量m _ p ,v s s孔隙水质量m二wpw孔隙水体积:v = WPwpwwps由:S _ Vw得S _丄_怛_ wG r V r e e p evwS _100%时,土饱和,则:r式中:w 饱和含水量,G :土粒比重。
ms(六)土的颗粒组成土的颗粒组成试验,在试验室为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其主要成果为土颗粒按粒径大小分组所占的质量百分数,即颗分曲线土的颗粒级配试验方法:筛分法:适用于0075mmSdS60mm的土;比重计法:适用于dV0.075mm的土土的颗粒级配的评价.根据颗分曲线可计算出下列粒径特征值:界线粒径d“:为小于该粒径的颗粒占总质量的60%);60平均粒径d50:为小于该粒径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中间粒径d30:为小于该粒径的颗粒占总质量的30%;有效粒径d10:为小于该粒径的颗粒占总质量的10%;不均匀系数Cu (Cu= d60/ d10), Cu越大,表示土的粒度组成越60 10分散;曲率系数Cc(Cc= d30/ d10x d60))表示某种中间粒径的粒组是否30 10 60缺失的情况Cu愈大,表示土粒愈不均匀工程上把CuV5的土视为级配不良的土; Cu>10的土视为级配良好的土对于砾类土或砂类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时,定名为良好级配砂良好级配砾第二节 土的水理性质一、粘性土的稠度(consistency)和塑性(plasticity)(一)稠度与液性指数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常以稠度来表示。
稠度的涵义是指土体在各种不同的湿度条件下,受外力作用后所 具有的活动程度粘性土的稠度,可以决定粘性土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建筑物作用下 的性状常采用下列稠度状态来区别粘性土在各种不同温度条件下所 具备的物理状态.表 1 粘性土的标准稠度及其特征稠度状态稠度的特征标准温度或稠度 界线液体状液流状呈薄层流动触变界限 液限wl 粘着性界限塑限Wp 收缩界限Ws粘流状(触变 状)呈厚层流动塑体状粘塑状具有塑体的性质,并粘着其他物 体稠塑状具有塑体的性质,但不粘着其他 物体固体状半固体状失掉塑体性质,具有半固体性质固体状具有固体性质相邻两稠度状态,既相互区别又是逐渐过渡的,稠度状态之间的转变界限叫稠度界限,用含水量表示,称界限含水量在稠度的各界限值中,塑性上限(WL)和塑性下限(Wp)的实际L意义最大它们是区别三大稠度状态的具体界限,简称液限和塑限土所处的稠度状态,一般用液性指数'(即稠度指标B)来表示L W -Wcp式中:w-天然含水量WL-液限含水量LWp —塑限含水量按液性指数(IL)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可分为:L坚硬:I < 0 软塑:0.75 < I < 1LL硬塑:0 < I < 0.25 流塑:I > 1LL可塑:I < 0.75L在稠度变化中,土的体积随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渐收缩变小,到一定 值时,尽管含水量再降低,而体积却不再缩小,其变化过程见教材图 所示。
二)塑性和塑性指数(plasticity index)塑性的基本特征:(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可被塑成任何形态, 而整体性不破坏;即不产生裂隙2)外力除去后,物体能保持变形 后的形态,而不恢复原状粘性土具有塑性,砂土没有塑性,故粘性土又称塑性土,砂土称非 塑性土在岩土工程中常用二个界限含水量表示粘性土的塑性1)、塑性下限或称塑限:是半固态和塑态的界限含水量,它是 使土颗粒相对位移而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