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13号蚕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定稿).doc
7页DB63/T ××××—2009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0-05-15实施2010-05-04发布蚕豆青海13号丰产栽培技术规范DB63/T 873—2010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ICS备案号:1DB63/T 873—2010前 言本标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青海鑫农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小田、刘玉皎、李萍、侯万伟、郭兴莲、马俊义、刘洋、严清彪、方志芬、张生梅、朵学玲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DB63/T873—2010 蚕豆青海13号丰产栽培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蚕豆青海13号在大田生产中的丰产栽培技术本规范适用于蚕豆青海13号在海拔2800米以下中、高位山旱地种植时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附录A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3 产量指标中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产量4.800吨—5.100吨(320.00千克/亩—340.00千克/亩)。
4 栽培技术4.1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地块4.2 前作选择麦茬或马铃薯茬,轮作周期2年—3年4.3 整地秋耕深翻,耕深20.00厘米以上,要求耕深一致,不重不漏,犁垡齐平早春土壤解冻20.00厘米左右时进行播前土地平整,使土壤达到地平、土细、墒足、上虚下实的待播状态4.4 施肥播前施有机肥45.000吨/公顷—60.000吨/公顷(3000.00千克/亩—4000.00千克/亩),纯氮0.061吨/公顷—0.083吨/公顷(4.04千克/亩—5.51千克/亩),五氧化二磷 0.086吨/公顷—0.115吨/公顷(5.70千克/亩—7.68千克/亩)4.5 选种按附录A和GB 4404.2执行4.6 播种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及时抢墒播种,机械或畜力开沟,人工点播,播后及时覆土镇压;或机械播种播种深度7.00厘米—8.00厘米,播种量0.225吨/公顷—0.263吨/公顷(15.00千克/亩—17.50千克/亩),保苗24.00万株/公顷—27.00万株/公顷(1.60万株/亩-1.80万株/亩)等行种植,行距35.00厘米,株距11.00厘米—12.00厘米。
4.7 田间管理当蚕豆出苗2叶1心时,及时中耕松土,并根据苗相追施纯氮0.021吨/公顷—0.035吨/公顷(1.38千克/亩—2.30千克/亩)在生长期及时拔除田间杂草按GB 4285执行防治蚕豆虫害四月底、五月初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蚕豆根瘤蟓,视虫情连续防治2次—3次,间隔7天—10天蚜虫发生初期,用杀虫剂喷施封闭带,蚜虫发生普遍时,全田喷雾防治旱作阴湿区视田间长势情况,开花至9层—11层时及时打顶4.8 收获与贮藏4.8.1 收获植株下部叶片脱落、主茎基部4层—5层荚变黑、上部荚呈黄色时收获4.8.2 贮藏当豆荚自然风干完全变黑时脱粒待籽粒晾晒至含水率达13%以下时贮存1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蚕豆青海13号A.1 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9年以马牙为母本,戴韦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FE5(9922-3-2-6),属Vicia faba Var. equina 变种 2009 年12月10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青海13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豆2009001A.2 品种特征特性A.2.1 植株性状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
主茎绿色、方型主茎粗0.92厘米±0.08厘米,株高101.70厘米±10.31厘米,主茎节数22.53节±1.51节,节间长度4.62厘米±0.21厘米单株有效分枝1.21个±0.25个初生叶卵圆形、绿色;托叶浅绿色开花期中部叶片椭圆形,主茎第四层复叶的叶长8.84厘米±0.46厘米,宽4.21厘米±0.15厘米,复叶平均小叶数5.02片±0.35片叶姿上举,株型紧凑A.2.2 花荚性状总状花序,主茎始花节4.32节±1.16节,始花节高10.25厘米±3.18厘米;终花节18.10节±1.80节,终花节高84.20厘米±3.59厘米总花节数14.12节±2.10节,每节最多小花数5.30朵±0.48朵,每簇花序小花数4.36朵±0.25朵,小花长3.31厘米±0.20厘米,花序长4.80厘米±0.40厘米花白色,基部粉红色,旗瓣白色,脉纹浅褐色,翼瓣白色,中央有一黑色圆斑,龙骨瓣白绿色主茎始荚高11.75厘米±3.18厘米,主茎结荚19.37个±2.29个,单株有效荚27.42个±4.94个荚果着生状态半直立型荚长8.81厘米±1.08厘米,荚宽1.58厘米±0.18厘米单株双(多)荚数5.27个±1.08个,每荚2.75粒±1.22粒。
成熟荚黑色A.2.3 籽粒性状种皮有光泽、半透明,脐白色粒乳白色、中厚形种子长1.17厘米±0.12厘米,宽0.60厘米±0.08厘米,脐端厚0.58厘米±0.06厘米,末端厚0.53厘米±0.05厘米,种皮破裂率0,硬粒率2.50%A.2.4 经济性状单株粒数36.79粒±11.53粒,单株产量33.56克±10.05克,百粒重91.21克±5.87克经济系数0.48籽粒粗蛋白含量30.19%,淀粉46.49%,脂肪1.01%,粗纤维(干基)8.54%A.2.5 属性和生育期春性,早熟品种在西宁地区播种至出苗28天±1天,期间≥0℃积温110.30℃±3.40℃;出苗至开花26天±2天,期间≥5℃积温325.10℃±2.30℃,开花至成熟期85天±5天,期间≥5℃积温1380.10℃±2.50℃;生育期95天±5天,期间≥5℃积温1621.20℃±10.30℃;全生育期130天±5天,期间≥0℃积温1660.80℃±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