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则列车在其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A. B.C. D.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受重力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3、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4、一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吊着(如图所示),则钢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A.1 B.2 C. 3 D.4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B.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一定越小C.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指的是时刻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C.地球有时也可看成质点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物体就一定发生了形变B.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C.绳子弹力的方向是沿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D.刚性物体不会发生形变8、在2012年2月18日英国伯明翰室内田径大奖赛60米栏中,中国飞人刘翔以7秒41战胜古巴选手罗伯斯夺得冠军.通过测量,得知刘翔在5 s末的速度是8.00 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80 m/s,则下列有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8.00 m/s是瞬时速度B.9.80 m/s是全程的平均速度C.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90 m/s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10 m/s9、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则( )A.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B.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C.物体抛出时的竖直高度是D.物体抛出时的竖直高度是10、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B.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D.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11、如图所示,质量m=20 kg和M=40 kg的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物块m通过处于水平方向的轻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初始时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k=250 N/m.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M上,使其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40 cm时,两物块间开始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相对滑动前的过程中,取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受到的静摩擦力保持不变B.刚推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16JC.开始相对滑动时,推力F的大小等于100 ND.动摩擦因数等于0.51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C三点,现从这三点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三个小球均落在斜面上的D点.今测得AB:BC:CD=5:3:1,由此可判断( )A.A、B、C处三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1:2:3 B.A、B、C处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初速度间的夹角之比为1:1:1C.A、B、C处三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2:1D.A、B、C处三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在空中相交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记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打一次点,使用打点时应先____,后_____(填“释放纸带”,“接通电源”)14、(10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讨”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E.先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上述有两个步骤是错误的:请你将它们找出来,并分别说出它们有哪些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从离地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落地时小球的速度;(3)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最后1s内的位移.16、(12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0kg,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
开始运动后,a不受拉力,b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b的v-t图象求:(1)运动过程a、b加速度各多大?(2)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多大?(3)b所受水平恒力F的大小17、(12分)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60m/s,随后匀减速滑行,加速度大小是2m/s2,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C【解析】设列车的长度为2x,以列车为参考系,则路标相对于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路标从起点到中点时设速度为v有:,从中点到列车尾部时有:,联立解得:,故选C.【点睛】将列车作为参考系,研究路标相对于列车的运动;对前后两段由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列出方程,联立即可求出列车中点经过路标时的速度.2、C【解析】试题分析:自由落体的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A错;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B错;重心: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D错;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对.考点:重力.【名师点睛】对重力的理解(1)重力的产生: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重力的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①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因g值不同而不同.②在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③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3、B【解析】当公交车加速到6.0 m/s时,其加速时间为:,人运动的距离为:x1=vt=6×6m=36m,公交车运动的距离为:x2=at2=×1×62m=18 m,则人与车最近距离为:△x=x2+x0-x1=18m+25m-36m=7m,所以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与车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4、C【解析】试题分析:对钢管受力分析,受重力、细线的竖直向上拉力、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地面对钢管没有静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不能平衡;故选C.【点睛】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题的基础,通常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已知力的顺序进行,可以结合产生条件、作用效果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5、C【解析】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无关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详解】A项: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如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增大,故A错误;B项: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知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不一定越小,还与速度变化所用时间有关,故B错误;C项: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一定越小,故C正确;D项: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故D错误故应选:C点睛】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C【解析】试题分析:65周年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转动的物体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但是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地球的公转,地球虽然在自转,但是研究公转时,地球仍然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C正确;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位移不是路程,故D错误;故选C.【点睛】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7、AC【解析】A、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弹力,因此有弹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故A正确.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不会产生弹力.故B错误.C、轻绳受到物体的作用而发生拉伸形变,所以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D、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只是刚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AC.【点睛】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受力形变,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有些物体的形变程度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可以用转换法的思想把它放大.8、AD【解析】“5s末”,“终点时”这些都是对应时刻或位置的说法,故其对应的速度为瞬时速度,A正确B错误;全程的位移为60m,全程所用时间为7.41s,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C错误D正确.【点睛】本题的迷惑性信息较多,需要明确知道:瞬时速度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为一段时间内或一段时间内的速度.9、BD【解析】AB.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竖直方向速度再根据得故A错误,B正确;CD.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竖直方向速度再根据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10、AD【解析】因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所以A物体所受合力为0,对甲图而言,A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所以也不受摩擦力;而对乙图中的A物体受力分析,很容易判断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