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废名乡土小说的意境之美论文废名小说《桥》中的意境与风景世界.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3033149
  • 上传时间:2022-03-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9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废名乡土小说的意境之美论文_废名小说《桥》中的意境与风景世界一    废名曾说:“就表现手法而言,我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而唐人绝句之妙,正在于只寥寥数语,却能造就出某种意味深长的意境废名小说“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与其诗化文体相统一,必然使其小说充满诗的意境而《桥》,正是废名小说意境创造的集大成者首先,《桥》的意境营造追求整体意蕴的展示,同时又显得境界叠出,层次纷繁《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自然风光、情绪体验成为小说描写的中心;《桥》的结构也不同于情节小说的形式规范,确切地说,《桥》只是由四十三篇独立成文的山水小品连缀而成几乎每一篇都营造了某种“美化的境界”,表达了某些“诗意和内蕴”:或是山林美景的钟灵毓秀,或是风俗人情的醇郁朴讷,或抒写对人生命运的感念与超脱,或表达对世间万物的兴会与参悟它们连贯一气,又共同营造了一种镜花水月般令人神往、令人忧伤的如烟似梦的境界其次,《桥》中的对话造境同样增添了意境的繁复性《桥》中人物对话不以刻画人物为己任,而主要是着力营造意境这些人物对话无非山河草木,风花雪月,充满了绵绵的诗思:“我常常喜欢想象雨,想象雨中的女人美――雨是一件袈裟”;“那个巷子很深,我很喜欢走,一棵柏树高墙里露出枝叶来”;“这个花如果落,不是落地,是飞上天”......许多时候,一句话就是一首诗,就有一种“境”,且至微至远,美妙非凡。

      在《桥》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情景者境界也”,“夫情景相触而成诗”,因此,《桥》的世界里,虽处处风景如画,然而更为让人感叹、让人留连、让人魂牵梦系的还是那于画面之中盈盈流淌的如诗如歌的意境再次,《桥》中意境含蕴丰富,充分体现古典诗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美学追求古典文论将意境分为“如在目前”的实境和“见于言外”的“虚境”,《桥》中的意境创造就充分注重虚境的挖掘与开拓,造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韵袅袅的况味在《桥》中,作者力求用平淡朴讷、含蓄凝练的语言去造就意境例如《瞳人》一章中,小林站在晨起的琴子跟前,面对其一双赤脚,浮想联翩,“你这样看我做什么?”“我看你的瞳仁!”简短平淡的一问一答,少女慵懒娇媚的容颜,少男动荡羞涩的神情便跃然纸上,让人遐想总之,语言的平常与含蓄,造就了深远的想象空间,让人尽其可能地去填充,去品味,去创造,去实现意境真正的美学价值废名曾说:“运用语言不是轻易的劳动,我当时付出的劳动实在是顽强而这种顽强经营语言的苦心在《桥》中是可窥一斑的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曾盛赞:“废名在意境之‘独’造一点,无人可及二废名的《桥》在文本形式和结构层面上形成了一个物象世界、风景世界,这世界有着诗学意义的审美自足性,文本中的具体物象大多是指向想象、幻想界的,而同时幻想界又需要以具体的物象来点化,可以说,废名把这种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物放在《桥》里,读来总会觉得有些异样,原因也正是如此废名讲他是以唐人绝句做小说的,语句和章节中意象的丰富,在现代文学史上,也许只有张爱玲可与之相比而张爱玲最终关怀的是人的心灵,其意象――“物”上也多笼罩抹不去的心灵对人生的苍凉感触废名关注与突出的中心却就是事物本身《桥》中也有点风俗与风土的描写,但远没有鲁迅的鲁镇,老舍的故都,甚至20年代乡土小说那样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与民俗学价值,乡土与风俗都不过是为展示一种风景而已牛突然抱着树碰跳碰跳了,吓得大家退后好几步,石榴的花叶也撒了一阵下来,撒到牛身上,好看极了”送牛”是很有特点的风俗了,废名写来却如上文,是花撒到牛身上风俗也不过成了背景,让废名借机描写物与风景而已《桥》的一切都因了风景才有了存在的意义,物象与风景才是《桥》的关键与重心,甚至全部抹去了物与风景,也就没有了《桥》,就如说星空而没有了星,说草原而没有了草一样男、女、老、幼在《桥》里都是一样的,沉在风景里,看着风景在这样的看与望中,引出物象,建构风景,成了《桥》的重要结构之一其实《桥》里的人物似乎没有什么长幼尊卑,无论男女老少,都缺少人本身年龄或性别或身份的差异,更不用说个性,他们都更像山间的隐者,常常就是这样,文章中,故事中,就剩了一个人在看风景,这风景静寂,没有声音,没有时间。

      声音在《桥》里也是静的废名用“看”写声音,通常把听觉转换成了视觉,声音消失,风景沉默着小林放了学一个人进来看铃他立在殿前的石台上,用了他那黑黑的眼睛望着它响”小林幽静地“望”使铃声也静起来,铃声无声《桥》中对话很多,甚至有许多篇章以对话为主而在这些对话中,我们却不必去辨别人物本来就少有的独特的声音,只做诗来读,在每一句中,追寻那些美丽的意象,以及这些物象合在一起构成的人间少有的景致《桥》的风景中,不但隐去了声音,也隐去了时间的流逝《桥》中的时间不是流动的河,是静止的潭,每个小潭里都有一片别样的风景,儿童不会长大,老人不会老去,只是挂在墙上的一幅风景画,朦朦胧胧的很美,被时间遗忘了《桥》中人物,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幻化出一片片大大小小的风景琴子看着灯火,“忽然她替史家庄惟一的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在花红山,细竹同琴子说起如果骑马来,山上没有拴马的地方,没有草让马吃,说着说着人便没了,沉在了玄想中:“那一棵松树记住了她的马!玩了一半天,休憩于上不去的树以后,坐在家里,常是为这松荫所遮,也永远有一匹白马,鹤那样的白,最足惜者,松下草,打起小小的菌伞……”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幻想与世界如花与草地,在《桥》中分不清了,合到一起了,合成了一片独特的风景世界。

      意识流在现代派作家手里是为揭示人类的情感与思想,而古今中外,独有废名用来做诗,一笔一划,细致地结构了一个个开着“人间的花”的“人间没有的花园”想象的雨不湿人”,这样的意境也许只有废名才想得出,写得出参考文献:[1]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80页.[2]金宏达《废名:从冲淡、古朴到晦涩》冯文炳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3]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转引《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页.[4]薛雪一瓢诗话转引韩振峰《中外名言大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2页.[5]司马长风《废名――孤独的美》冯文炳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41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