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政策培养优秀人才.doc
2页更多政策培养优秀人才韩国推广精英教育 平等教育埋没聪明学生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华旭韩国是当今世界上实施平等教育制度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人受教育并不等于人人都能成为人才韩国政府去年底出台的精英教育计划,便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给天资聪明的学生以特殊教育平等教育使聪明学生失去了迅速成才的机会人说“居者有其屋” ,韩国提倡“学者有其校” 自上世纪 70 年代起,韩国推行一种教育平等化政策,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适龄学生都机会均等地接受教育然而,长期平等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择其大者是良莠同修,优劣难分所有的学生,不论其能力如何,都学习相同的教材,接受相同科目和相同课时的教育,在相同的时间毕业天资聪明的学生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失去了快速成才的机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满足于平等化的学校教育,不惜重金为子女请家教或送子女上私立的课外学校于是,在韩国正规教育之外, “私教育”满天飞,家长们的腰包被掏空,学生们却不见得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韩国决定推行精英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给部分好学生开小灶的英才教育机制在韩国应运而生从 2000 年开始,韩国政府允许在教育界部分实施英才教育2002 年,韩国制定的《英才教育促进法》生效,英才教育走上发展轨道。
这几年,韩国英才教育有所扩大,但进展不算太快据统计,目前在英才学校(相当于中国的奥校等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学校开办的英才年级和英才学院(相当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等接受英才教育的学生共有 2.5 万人同时,韩国有 7.3 万名中小学特长生在 118 个“特殊科目高中”学习科技、外语、艺术、体育和工业技术等此外,韩国实施了一种移动授课的制度,即允许优秀学生跳级、提前毕业和选修大学课程不过,受惠的学生还不多5 年来,普通小学和初中跳级和提前毕业的学生分别只有 25 人和 30 人吃了教育平等化的亏,有了试办英才教育的底,韩国政府才考虑推行精英教育制度去年 12 月,韩国政府借鉴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经验,推出了一项精英教育综合对策根据精英教育综合对策,韩国将从 2005 年至 2010 年逐步提高接受精英教育的中小学生比例到 2010 年,韩国将使 40 多万名在校中小学生接受精英教育,占全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 5%其中,占全国中小学在校人数 1%的 8 万多名学生将接受英才教育由各地教育厅和大学办的英才学院将从目前的 192 所增加到 2010 年的 250 所,把设在各级学校的英才班级从目前的 253 个增加到 350 个。
简单地说,韩国教育平等化这座大厦犹在,但开设了更多服务于部分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的“小屋” 对精英教育,各界褒贬不一韩国实施精英教育,赞成者居多毕竟优秀学生在教育平等化下被削足适履,而精英教育可充分挖掘他们的天资和潜能有一项研究成果表明,韩国普通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可赶上美国的英才学生,而韩国英才学生的创造性和领导能力只及美国普通中小学生这种状况促使韩国下决心扩大精英教育范围有的韩国媒体感慨韩国精英教育搞晚了,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以“科教兴国”为口号的中国韩国的精英教育不是贵族教育,它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拥有一套完整的选拔机制但韩国推行精英教育,也存在阻力和困难精英教育需要精英教师,韩国缺少这样的教师韩国的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拿着国家的俸禄上着同样的课培养从事精英教育的教师,以及使他们更新知识和改变教育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学生及其家长们也可能不适应精英教育原先学生们都上同样的课,不觉得彼此有多大的区别然而,在韩国中小学大规模引进差别教育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校将学生们分成优劣班,优秀学生进精英班、精英年级和精英学校等,成绩超群的学生允许跳级和选修大学课程对此,那些没有入围或被拒之门外的普通学生自然一时难以接受。
实际上,韩国实行的教育平等化不可能真正使学生受到平等教育除教育机会对学生们相对均等外,各地教育投资的多少、学校的设备、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的差别以及师资力量雄厚与否等因素都可能产生不平等教育的后果与其维持名义上的平等教育,不如引进不平等教育惟有如此,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环球时报》 2005 年 04 月 15 日 第十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