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Bod****ee
  • 文档编号:50929440
  • 上传时间:2018-08-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7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 中说:“(清朝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 (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对外贸易空前发达2.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 “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3.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4.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5.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

      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6.1603 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当时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业革命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7.斯塔夫里阿诺夫说:“(鸦片战争时)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2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其文明在 16 世纪初被西班牙人毁灭)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 ”形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A.工业革命使英国国力发生质的飞跃 B.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国力衰退C.西班牙只凭武力掠夺 D.阿兹特克人文明水平高于中国8.有学者认为,19 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9.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人于 1918 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制碱厂——水利碱厂,到 1927 年碱厂年产碱 13 400 万吨,在与英商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下列不属于促进其发展的因素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奋斗 B.倡导国货、振兴实业运动C.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0.据统计,1912~1913 年间,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 86 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11.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 ”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12.1910 年,对 23 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 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13.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在当时来看,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C.不利于工商业资本的积累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14.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3规,最为扼要 ”这反映了洋务派 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 B.反对官员的贪腐 C.重视商品生产 D.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15.下面是 1953~1965 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16.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

      这一做法A.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 B.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 D.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17.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体制”分别指A.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开展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C. “大跃进”鼓干劲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9.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 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4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20.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

      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 ”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21.西方舆论评价:这一“开放行动”是新中国 35 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22. 20 世纪 90 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 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 1996 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 “箭头”应当比喻的是A.深圳 B.浦东 C.海南 D.珠三角23.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 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标准1900~1909 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 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③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4.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 30 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 30 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

      这主要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凋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25. “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 ”这里的“文明婚姻”最显著的特征是 A.彻底冲破传统婚姻束缚 B.具有新旧杂陈的时代特点 C.体现出婚姻自由的原则 D.受到西方文明观念的熏染26.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大家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这是在描写 A.火车 B.电车 C.电报 D.27.2011 年受媒体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我爸是李刚” 、 “我舅是局长” 、 “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 、 “动车‘轻微’碰撞”等,这突出反映了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28.1909 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29.某中学的“福建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图)确定一研究主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6A.福建工业化一瞥 B.福建,红色的摇篮C.改革开放在福建 D.福建近代化的发展30.下表为 1000—1890 年日本、中国和西欧居民达到 1 万人的城镇人口的百分比年份日本中国西欧1000150018201890数据不详2.912.316.03.03.83.84.40.06.112.331.0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乱导致人口流动 B.社会财富的增加 C.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D.经济结构的变化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3 3 小题,小题,14+14+12=4014+14+12=40 分)分)31. (14 分)粮食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历史上各朝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和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 “一人跖(踏)未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扶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分)材料二:我国粮食产量表:年份1959196119781984粮食总产量(亿斤)3400295060008000人均约(斤)5004405808007(2)指出材料二中“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 (2 分)并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 分)32.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