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传统手工书画装裱工艺的传承与创新.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73232533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70.5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什么要采用张氏装裱专利技术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 你为什么要把安徽当代书画院字画装裱部沿续多年传统的手工浆糊装裱 全部升级改用北京张氏装裱的材料和技术标准 , 传统手工装裱究竟有没有缺陷?北京张氏装裱专利技术到底好在那? 在此为关心我们的朋友做一个说明,传统手工装裱也称为传统裱、手工裱,在中国传统书画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发明了这一工艺,值得我们引以为豪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创新,先人在科技上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局限, 传统手工装裱从其粘合剂这一角度而言,由于现代书画纸张和各类装怖材料的变化而确实有着明显的缺陷一)在书画装裱实践中发现,无论将浆糊浓度调至何种比例,所裱制出的书画作品均难以完全保持原有宣纸和绫绢的柔软、飘逸的特性这是由于多层宣纸粘合后,其柔软程度下降,而更主要的是因为所用原淀粉粘合剂成膜性不佳(膜的柔软性不佳、抗拉力弱、脆性大、易断裂等)干燥后变脆硬化所致如果客户要求裱制出的书画作品飘逸灵动,装裱师会采取将浆糊浓度调配的偏低,但是如果比例稍有不对,这样的作品在一定时间之后,则很容易出现裱件开胶起皮的现象,这是装裱工序中难以克服解决的矛盾, 需要装裱师凭借丰富的个人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学徒工要学满数年才能出师的技术原因之一。

        (二)目前在传统的书画装裱工艺中,采用的是同种物质而稀释度不同的浆糊来应用于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粘接但是,由于每道工序的特点及材料自身的物、化性质的差异,而仅仅采用不同稠度的浆糊以期达到满足各工序、材料粘接中的不同要求显然是不够完善和科学  (三)一幅装裱完毕的书画作品在悬挂、鉴赏、收藏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如:烟尘、潮湿的空气、霉菌、蝇虫、光线辐射等侵蚀、影响,传统装裱工艺至今对此仍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其中传统的方法之一是将胡椒熬水做浆糊, 现在的手工装裱不知道还有几个人会坚持去在装裱前熬胡椒水手工制浆糊.(四)我部在进行古、旧或者因保管不当造成霉变、破损的书画作品修复过程中,常遇到书画的画心风化、霉变、破损严重,使画心的揭裱十分困难,全依赖于裱画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小心揭裱,但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珍贵书画、文物的损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如果前人在书画装裱之前,先行对画心采用适当的施胶剂进行表面施胶或涂布处理,增加画心的强度,就会给揭裱工作带来方便,也会减少因揭裱失误给文物保护工作造成的损失五)这几年国内的书画文化市场风生水起, 伴随城镇商品画销售量的扩大, 采取由高分子的化学粘合剂进行工业化规模加工商品画的机器装裱出现了, 做为普通工艺品装饰美化居室环境, 采用机器装裱样式新颖,价格低廉, 立等可取, 如果做为收藏品或者是有珍贵意义的书画作品就一定不能用机器装裱. 我做为安徽当代书画院副秘书长及字画装裱部负责人, 曾经一直为无法解决以上传统手工装裱的缺陷所困惑, 北京张氏装裱的专利技术发明人张永祥李琳菇夫妇早在1997年因发明以固体裱膜为粘合剂的专利技术, 当时便在书画界引起了轰动, 但是在那个年代, 我部的一些老画家对这一技术发明依然持怀疑甚至抵触情绪, 那时因为会展时间紧的原因, 我们就将一批书画作品送至北京由张氏装裱,其成品与我部采用的传统手工装裱的作品从外表及手感上看不出有任何差别, 时过境迁, 到了2013年我们惊奇地发现 张氏装裱的作品与传统手工装裱作品经过近16年的岁月在外观上出现了极大差别 , 传统手工装裱的作品不同程度出现了翘曲, 起泡, 空鼓现象, 而张氏装裱的作品我们用电熨斗经过高温整烫后, 平整如初, 一点也没出现翘曲, 起泡, 空鼓现象, 我们又对其中二张作品进行了揭裱试验, 很顺利的分离了画芯,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书画院领导和几位老画家极大的兴趣, 因此决定将安徽当代书画院字画装裱部全部升级为北京张氏装裱的材料和技术标准。

      好事多磨,当我们的技术人员培训归来,信心满满的将设备装好之后, 几位画家和同行看到我们的全自动托绫装裱机, 自动升降装裱机后小声议论说, 这不也是机器装裱么?其实装裱机的功用也仅仅是通过热传导起到烫合整平作用, 最具有科技含量的是张氏夫妇的发明专利之一的画芯专用覆背纸, 在专用覆背纸的粘胶物质中含有近十种全天然元素, 以保证画芯既要飘逸, 又要不起泡,既要粘的牢, 又要揭的开, 既要不虫蛀, 也要不脆化,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在粘胶物质中含有某种润色元素, 该元素是全植物原料提取液, 是颜料的色泽稳定剂,在经过热压融入画芯与覆背纸之间, 既增加了画芯强度, 方便揭裱, 更重要的作用是使画面墨润突出, 不虫蛀霉变,这是发明人历经28年的科研成果, 在经过专用配套工具和先进的工艺方法而形成了张氏装裱独有的工艺特色, 几位老画家及装裱界同行观摩了装裱示范过程之后评价说---------张氏装裱完全是中国传统手工装裱的提升版, 保留了全部传统工序和特点,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承了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 座落于合肥市长丰路翡翠园1栋的安徽当代书画院字画装裱部全部升级为北京张氏装裱的材料和技术标准之后, 为安徽博物馆,久留米艺术馆,六安博物馆,寿县博物馆的书画展出装裱了珍贵的墨宝, 得到书画家和收藏家所认可,同时也被书画装裱同行们所关注,我们设置了合肥服务139-6511-1937,如果在字画装裱中遇到技术问题也可以直接致电北京张氏装裱发明人张永祥和李琳茹老师. 010-5942 8590进行交流咨询。

      每一幅书画作品都是有灵气和会说话的, 是书画家呕心沥血的创作, 能够在我们手中进行装裱保护,实在是一种机缘,一种幸运,从书画家手中接来的作品是一份责任和信任, 这就要求我们珍惜作品,敬畏作品,书画装裱需要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我们用心去承载这份责任 安徽当代书画院副秘书长 合肥字画装裱部负责人 吴级成 2013年11月26日于合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