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驳斥袁黑指责袁将军的几点谬论分析.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90844518
  • 上传时间:2019-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驳斥袁黑指责袁将军的几点谬论袁崇焕将军是中国历史上很罕见的文人从戎,并且取得过骄人战绩的军人鉴于目前网上黑袁的人很多,而且很喜欢将袁粉推向汉奸、脑残之类的范畴,所以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着实心中有些颤栗,因为被一群人辱骂多少心里还是很不爽的但终究英雄是英雄,尤其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岳飞是民族英雄,于谦是民族英雄,袁崇焕同样是民族英雄,英雄不容玷污,污蔑民族英雄才是真正的汉奸行为,以下几点是我对于袁黑攻击袁将军[证据]的质疑,限于本人水平,难免有错别字、史料遗漏等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但还是希望大家本着实事求是,基于最基本的史料的基础上,不要随意辱骂别人1、 关于反间计的问题《清实录·清高宗实录》:“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很多袁黑指出反间计出于清朝,乾隆平反也是出于政治目的,不足为信但是按照记载,献计的是范文程,我们来看看范文程的墓志铭中的一段,请参见《内祕书院大学士范文肃公墓志铭》:“天聪三年冬,从跸入蓟门,克遵化,将偏师谕降潘家口、马栏峪、大安口凡五城,皆下之是时,明宁远总制某将重兵居前,公进秘谋,纵反间,总制获罪去。

      我师之在大安口者,敌兵围之,公以火器进攻,敌败,围乃解太宗自将临永平,留公守遵化,攻者甚锐,我前锋势稍困,公突围力战,拔之而归上嘉其功,授三等阿达哈哈番,信任益笃天聪三年正是皇太极攻打北京那年,由此可见反间计是客观存在的,否则难道是范文程穿越了,知道100多年后的乾隆要给袁平反,然后再穿越回去杜撰出一个虚假的墓志铭?2、 关于后金绕道攻北京袁焕崇应付责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的属于混淆黑白,因为只有袁崇焕早已经预料到了后金可能会绕路攻打北京,多次上书,但崇祯均未理会崇祯二年春,袁崇焕上奏,说明山海关一线防卫稳固,已不足虑,但蓟门防卫薄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其时蓟辽总督刘策懦弱无能,西路弱点非常明显,然而以袁崇焕的职权却难以管到那里,其后后金入侵时,袁派赵率教率四千轻骑阻击,到三屯营时总兵朱安国竟然不让其入城,赵率教只得领兵向西迎敌,在尊化城外大战,被后金军阿济格左路军包围,全军壮烈牺牲,可见袁的职权根本管不到西路,而本来西路也与他没有关系,他却早就注意到了西路的防务存在大问题第一次上书,崇祯根本没加理会,袁崇焕急的不行,连续上书,第二道,第三道,崇祯才勉强同意让部科商议办理,但却始终拖着不办。

      最后后金大军打到北京,这个从责任上说崇祯帝自己有责任,结果后来却将袁将军作为替罪羊拿出来问罪,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崇祯堂堂大明天子,怎么会有错,有错的都是你们这些臣子看看崇祯帝临死前写的:[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可见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执政期间内自身所犯的错误,具体袁将军上书崇祯的证据如下:崇祯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呈于兵科抄出之《钦命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等处兵部尚书臣袁崇焕谨题为乞汰冗官以纾国用等事》、“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崇祯实录》卷二:“九月己丑,袁崇焕以清兵欲西,先请驻宁远增戍关门,至是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众归,师果不出《石匮书后集》:崇焕随奏:‘臣守宁远,寇被臣创,决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单弱,宜于彼处设一团练总兵’遂以王威为请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难移时《白冤疏》: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上书了这么多次,袁将军有什么责任,这个即便是用今天的法律来审理,我相信袁将军也会无罪释放的。

      3、 关于以粮资寇问题这个事情大概始末是这样,接着上面的时间,天聪三年十月,后金军由蒙古人带路,大举从西路入侵由于袁将军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开马市,以粮食资助蒙古的格尔沁部这个最终成为袁以粮资寇的“罪证”,但仔细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你就会发现袁将军的主张其实是深谋远虑的 从天启至崇祯年间,延续了近三十年的天灾使得中国北方民不聊生老百姓以树皮、草根果腹,甚至一度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在如此灾荒之际,粮食就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崇祯帝没有同意袁将军的建议,回复“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 袁崇焕再次上书,“万一夷(格尔沁)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意思是说如果不与格尔沁部开市卖粮,可能其会与后金合作,为后金做向导,如果这样后果将不堪设想前面一节已经引用过这段史料,总体可以看出袁将军一方面要求加强蓟门防卫,同时要求和格尔沁开市卖粮,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阻断皇太极突破蓟门的设想,从而彻底击破后金军绕道攻击北京的阴谋可惜的就是在崇祯帝第一次拒绝时,皇太极已经和蒙古方面取得了联系,粮食可以白给蒙古,条件只有一个,给后金军带路打明朝而此时的袁将军还冒着抗旨的危险,去和格尔沁部开市,殊不知有奶便是娘,蒙古早就和后金达成协议了。

      但是却将袁将军推向了一个以粮资寇的深渊同样还是因为崇祯帝没有第一时间接受袁将军正确的建议,招致大祸最后将罪责完全推给袁将军,真心问大家一句,这样公平吗?退一步说,袁将军就算有责任,也只是想拉拢一下格尔沁部,结果没拉拢成,在整个开市卖粮的过程中,明朝是卖粮食,有卖就有买,实质上没有损失什么更何况袁将军当时想法以粮食换蒙古的战马,所谓五年复辽,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如何五年复辽?由此可见,袁将军还是很有远见的4、 关于议和、坐视朝鲜被吞的问题这条属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袁接手后的辽东,根本无进攻只力,只能勉强守城,无力与后金八旗大军野战,连收复失地都做不到,更何谈全力支援朝鲜?袁需要的是时间,加固城防,训练士兵,收揽军心,而皇太极也需要解决朝鲜,安定内部,这才能形成议和的形势,如果议合只对你有利,对对方不利,为什么不去议和?且议和一不割地,二不赔款,此议和更应称为临时停战协定才对战场上双方均有所故虑签定停战协定再正常不过,更何况只是临时的,且袁这一方其实一直是在忽悠皇太极,皇太极自始至终连一个高级谈判人员都没等到,气得了不得,再看到袁在停战时竟然是不停的加固城防,于是又再度开战如果说议和有罪,请拿出具体袁和皇太极签署的协议,是割地了还是赔款了,如果这样没有割地赔款的议和有罪,那么议和的另一方皇太极岂不是也有罪?和打败自己父亲的人议和,忘记了国仇?我们好像目前没有听说过哪个满人说皇太极有罪的!更何况,袁崇焕根本没有坐视朝鲜被吞并。

      在停战期间,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的防御工事,派水师支援皮岛毛文龙,本来救援朝鲜并非他的责任,仍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岔河声援朝鲜,可惜朝鲜军力太差,赵率教等尚未和后金军接触朝鲜就已经投降,所以这支部队根本没能派上用场朝鲜历来如此,都是一触即溃,明朝援朝之战前,朝鲜20万大军被15万日军打得全军覆没基本亡国,靠4万明军救回来朝鲜战争时,志愿军最喜欢打的就是南朝鲜军了,不但能抓俘虏帮补充人口,还能够获得大量的装备补充,李奇微就痛骂南朝鲜人把大量珍贵且难以补充的武器装备白白丢给了共军南朝鲜第三军团更是由于被美国认为如此无能的军队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强令其解散,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国整整一个军团被来“援助”的友军因为其无能而解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大笑话朝鲜战争后,按美军阵亡人数和战俘数之比,是3:1(美国自称有3万人被志愿军俘虏,但志愿军只承认有6千人,也是造成美军拒不交还2.1万志愿军战俘强行押到台湾的原因之一后据推测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志愿军在战场上一则出于感化目的,二则很多时候无力供养或带走战俘,又不能杀,随地释放了大量战俘的原故,其中很多溜了,而更多的可能被人给咔嚓了,美国人直到今天还在找),而志愿军则是6:1,南朝鲜人的笑话来了,据它们所称,高达1:1.6 !呵呵,因为其有高达8万多的战俘(还不算被随地放掉的),这个违反常理的数据当然是因为南朝鲜出于面子考虑故意大量的隐瞒被击毙的人数(绝对远远不止其所称的5万多,竟然只和美军的阵亡人数差不多?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可是南朝鲜人显然忽略了,如此高的战俘比率它们就很光彩么?而战俘人数可是无法造假的。

      朝鲜对中国来说,历来都是只能添麻烦,真正帮不上忙的唯一出过一支能打仗的部队就是当年的人民军,就算这支军队,也是因为其指挥官金日成是在中国和抗联一起打鬼子打出来的,更是靠着中国给了它们三个由中国训练出来的朝鲜师所以,朝鲜之亡根本与袁扯不上什么关系并且,上时的中央政府根本没有给过袁任何保护朝鲜的命令,他们认为能守住辽东就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去管什么朝鲜?事实也确实差不多而袁崇焕利用这段时间除了加固城防外,训练士兵的成绩也非常显著,当皇太极发动第二次宁远大战时,袁军已经可以出城与其野战(第一次时根本不敢开城门,敌兵都退了,城里箭射光了都不敢开门去捡,从城上吊下几十个人去城外捡箭),且敢于在野外主动向清兵发动攻击由此可见停战的重要性而对于朝鲜,一则朝鲜本身极端无能,二则实力有限,袁当时手下一共才几个兵啊?且没有训练,根本打不了野战的情况下,哪有什么能力远征去全力保护朝鲜?刘松等勇将带的大兵团在训练还没有那么差的时候与清兵野战时还要全军覆没,何况袁接手的是个烂摊子5、 关于袁治军不严,死后兵将投敌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无法经过仔细推敲,明未军队根本是人心涣散,别的不说,皇帝整天欠饷弄的几乎各地都有兵变,袁在时还能尽力维持部下,当然以袁将军一个之力想维持下去确实太难了。

      而崇祯呢,则是一提发钱就和要他的命一样袁崇焕在任时,经常要作的一件工作是在各地跑来跑去安抚兵变袁上任之初,先是平定宁远兵变,处罚了几名军官,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左良玉(这样的人都不得不闹起来,可见多么严重),再去锦州,发现形式严重后,冒险上书请皇帝开内帑发饷,崇祯大怒,开始怀疑袁,可满朝文武却一致要求其开内帑发饷,都说再不发就要命了,而崇祯的话可谓经典:“将名者果能待部属如家人父子,兵卒自不敢叛,不忍叛;不敢叛者畏其威,不忍叛者怀其德,如何有鼓噪之事?”“古人尚有罗雀掘鼠之说,今虽缺饷,何至于此!” 此时的兵将们已经整整四个月领不到粮饷了,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可崇祯却认为士兵们可以自己去捉老鼠吃,如果不去就是将官们待其“不如家人父子”,否则饿死也不会吵连辽东前线第一线都如此,全国可想而知而最典型的,就是后金军进攻北京时所途经的西路的尊化,即赵率教全军阵亡之处,在后金军来之前刚刚因为欠饷发生过兵变而自袁崇焕死前,明军再不能打也不会整部投降,而就是因为袁之死,另全国军队都心灰意冷,才出现整个部队向后金投降的事,并且最严重的是带去了西洋大炮辽东将士都说,袁督师这样忠勇,还不能免,我们在这里又干什么?(杨士聪《五堂苍记》卷二:袁即被执,辽东兵溃数多,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问矣。

      明史.袁崇焕传:自崇焕死,辽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除此之外,大量的山西,陕西明军投降李自成,这才使得其真正具有了正规军的战斗力《明清史料》丙编,辽将自称“在此立功何用”,故“去北胡”而降清,其中有人致书旅顺明将: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而袁亲率之手下大将祖大寿,何可纲在袁死后仍坚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后金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后于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以倾全国之力在大凌何将祖大寿包围,十月间祖不支投降,何可纲不降英勇就义祖大寿骗皇太极说要去劝降锦州,然而一到锦州立刻守城,皇太极两次亲征不论攻锦州,宁远都无功而退直到十年之后的崇祯十四年,再攻锦州,围了整整一年都打不下来,后来是先击溃了著名大汉奸,崇祯的亲信洪承畴的十四万大军,使得祖大寿粮尽援绝,才被迫投降投降后至死祖大寿也没有为满清打过一仗,出过任何力直到袁死后的十多年后,其防地宁远、锦州一线仍是中原最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