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 黑龙江大学 职业道德 2011(上).ppt

21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6202761
  • 上传时间:2018-06-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3.17KB
  • / 2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道德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本书编号:10944 定价:38.5 元 蓝天出版社 日期:2001年5月¡(2003-6~2007- 11)本书编号:17441 定价:15 元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9月 目 录 • 绪 论 • 第一章 职业道德与企业发展 • 第二章 职业道德与人自身的发展 • 第三章 文明礼貌 • 第四章 爱岗敬业 • 第五章 诚实守信 • 第六章 办事公道 • 第七章 勤劳节俭 • 第八章 遵纪守法 • 第九章 团结互助 • 第十章 开拓创新 • 第十一章 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ABC• 一、命题原则与基本思路 • 2003年职业道德考试,改变了过去单纯考核 职业道德知识的原则, • 转为既考考生的职业道德知识,又考考生的 实际职业道德水准; • 既考考生的行为习惯,又考考生的思想态度 倾向; • 既考考生的基本知识要素,又考考生的能力 运用• 职业道德考试从三个层面来了解和把握考生 的职业道德水平及其倾向性: • 第一个层面,职业道德认识层面 • 第二个层面,行为态度倾向层面 • 第三个层面,个人素质特征层面。

      • 第一个层面,职业道德认识层面 • 重点考查考生对于基本职业道德知识的认 识、了解和把握的水平 • 主要采用知识问题和事件分析两种命题技 术,由考生按照自己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 解和把握来进行回答 • 这类问题大多为多选题,考生应尽可能地 给予完整的回答• 第二个层面,行为态度倾向层面 • 重点考查考生在行为习惯、能力应用和态 度取向等方面的水平和倾向性 • 命题采取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间接测量 方式进行,主要采用故事引导、条件设问 等方式提出命题,待测量的职业道德成分 隐含在具体的活动和表述之中• 第三个层面,个人素质特征层面 • 重点考查构成个人职业道德基本要素的个 人素质特征的组合关系和整体水平 • 命题采用直接提问的水平测量方法,由考 生回答自己在某一个素质特征方面的水平 状态• 二、考试内容与鉴定比重 • 2003年,职业道德试卷的命题构成,在保留 原有职业道德知识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四 种新的测量要素 • 这些测量要素(共五种)依次是从业人员职 业道德的 • 基本认识领域、 • 行为习惯领域、 • 能力应用领域、 • 态度取向领域、 • 个人素质领域• 在各级别职业道德考试中,上述五种测量要 素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安排,分值分配和比 重有所不同。

      • 五级考试—— • 基本认识领域40%、行为习惯领域30%、 • 基本要素领域30%; • 四级考试—— • 基本认识领域30%、行为习惯领域20%、 • 能力应用领域10%、态度取向领域10%、 • 基本要素领域30%;• 三级考试—— • 基本认识领域20%、行为习惯领域10%、 • 能力应用领域20%、态度取向领域20%、 • 基本要素领域30%; • 二级考试—— • 行为习惯领域20%、能力应用领域30%、 • 态度取向领域20%、基本要素领域30%;(当 时还没有一级考试) • 根据上述分值分配,考生应根据自己所要考 取的级别,调整学习的侧重点,把握努力方 向• 三、考试题型、题量及应答要求 • 职业道德试卷分两部分, • 第一部分为职业道德知识(以职业道德培训 教材为准), • 第二部分为个人情况表述 • 考试的题型一律为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相混 合,总题量为50题 • 2005年5月起,总题量减少为25题其中:单 项选择8题,多项选择8题,个人表现9题 • 2008年5月,职业道德培训教材改版,总题量 仍为25题定价:¥34.80元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 ¡(2008-5~今)目 录• 上篇 •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 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 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 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下篇 • 第六章 敬业 • 第七章 诚信 • 第八章 公道 • 第九章 纪律 • 第十章 节约 • 第十一章 合作 • 第十二章 奉献上 篇(章节目录) (既能总揽全局,又能寻找答案,有些答案就在目录 里) •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 一、道德 • 二、职业道德 •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 • 一、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 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 一、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 二、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特点•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 一、集体主义的内涵 • 二、集体主义的要求• 第三节 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一、三个准则的描述 • 二、面对应用环境和条件的具体分析 • 三、其他素养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化的特点与职业精神 • 一、职业化的特点 • 二、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 • 三、现代职业观与职业精神• 第二节 职业化的内涵与职业道德素养 • 一、德才兼备 • 二、职业道德准则 • 三、自主与协作 • 四、职业化与人力资源伦理 • 第三节 职业化管理 • 一、职业化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 二、建立职业化标准 • 三、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化的促进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技能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 一、职业技能的内涵 • 二、职业技能的特点 • 三、职业技能的作用• 第二节 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 • 一、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 二、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 三、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 第三节 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 • 一、脚踏实地 • 二、勇于进取 • 三、与时俱进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 •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 •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第二节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 •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 •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 志下 篇(章节目录)• 第六章 敬业• 第一节 人在职场——敬业的重要性• 一、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 • 二、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 • 三、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第二节 把握精髓——敬业的内涵 • 一、敬业的含义 • 二、敬业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敬业的要求 • 一、强化职业责任 • 二、坚守工作岗位 • 三、提高职业技能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第七章 诚信• 第一节 人在职场——诚信的重要性 • 一、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 • 二、诚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 力 • 第二节 把握精髓——诚信的内涵 • 一、诚信的含义 • 二、诚信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诚信的要求• 一、尊重事实 • 二、真诚不欺 • 三、讲求信用 • 四、信誉至上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第八章 公道• 第一节 人在职场——公道的重要性• 一、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 的保证 • 三、公道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 • 四、公道与否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 第二节 把握精髓——公道的内涵 • 一、公道的含义 • 二、公道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公道的要求 • 一、平等待人 • 二、公私分明 • 三、坚持原则 • 四、追求真理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第九章 纪律• 第一节 人在职场——纪律的重要性• 一、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 二、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 三、遵守纪律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 • 四、遵守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 发展• 第二节 把握精髓——纪律的内涵 • 一、纪律的含义 • 二、纪律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纪律的要求 • 一、学习岗位规则 • 二、执行操作规程 • 三、遵守行业规范 • 四、严守法律法规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第十章 节约• 第一节 人在职场——节约的重要性 • 一、节约是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 • 二、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 • 三、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第二节 把握精髓——节约的内涵 • 一、节约的含义 • 二、节约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节约的要求 • 一、爱护公物 • 二、节约资源 • 三、艰苦奋斗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第十一章 合作• 第一节 人在职场——合作的重要性• 一、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 要求 • 二、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 要手段 • 三、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把握精髓——合作的内涵 • 一、合作的含义 • 二、合作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合作的要求 • 一、求同存异 • 二、互助协作 • 三、公平竞争 • 第四节 典型案例第十二章 奉献• 第一节 人在职场——奉献的重要性• 一、奉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 二、奉献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 • 三、奉献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四、奉献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 第二节 把握精髓——奉献的内涵 • 一、奉献的含义 • 二、奉献的特征 • 第三节 践行规范——奉献的要求 • 一、尽职尽责 • 二、尊重集体 • 三、为人民服务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提示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重点提示)•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 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 、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 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 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 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道德 • (一)道德的含义 • 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rales ,指风俗和习惯,后引申,含有规则、规 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在中国,“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的认 识和把握 • 把道德二字连用,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管子》、《庄子》、《荀子》等书中 • 如荀子曾经指出:“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 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 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的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 • (1)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是管理国家社会生 活的两种重要手段 • 对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 (2)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 • (3)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 2.道德能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 (1)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 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 (2)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 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 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调节的主体 比法律广泛 • (3)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 滞后性特点,而道德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 前性特点• (三)道德评价 • 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 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 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