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易错题集锦名师教育经典.doc

8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32454416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4.04KB
  • / 8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易错题集锦-名师教育经典一、初中文言文2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给下列划线的词注音 ________________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鲦鱼出游从容(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②请循其本________(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4)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文中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惠子注重________ 解析: (1)háo;tiáo(2)完全,肯定(是这样);追溯(3)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4)①这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出的疑问,语气较轻。

      ②这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庄子没有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5)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美学上的欣赏,能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知识上的判断,认为每个人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理状态 【解析】【分析】(1)此题要注意“濠”应该读二声,“鲦”应该读tiáo (2)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的意思是“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全”的意思是“完全、肯定”;“请循其本”的意思是“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循”的意思是“追溯” (3) “从容”“是”“乐”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思是“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是惠子针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不解,语气轻;“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意思是“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这是庄子的反驳,语气较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善辩 (5)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庄子在文中说鱼快乐实则是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表现了庄子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惠子只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强调任何人都不可能了解他人的思想 故答案为:⑴ háo ; tiáo ⑵① 完全,肯定(是这样) ;② 追溯 ⑶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⑷ ①这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出的疑问,语气较轻②这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庄子没有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⑸ 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的快乐 ; 美学上的欣赏,能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 ; 知识上的判断,认为每个人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理状态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⑵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⑶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句子语气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明确语气 ⑸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附参考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洵① , 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②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输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选自《宋书·苏洵传》)【注释】①苏洵,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文“其二子轼、辙”指的是苏轼和苏辙②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________   ②悉焚常所为文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3)苏洵发愤读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文章说说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解析: (1)中:考中(考取,中举);悉:全,全部(2)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争相仿效苏氏文风(或,学者们争相效仿苏氏文章特点写文章)(3)启发: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成功离不开发奋努力;努力就有收获答出其一即可)成功的要素:善于取舍;心无旁骛,闭门苦读;善于大胆尝试;大胆与人交流或: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 【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中”是动词“考中,考取”;“悉”是“全,都”的意思 (2)在此题中,要注意“者(……的人)、竞(争相)、效(效仿)、为(写)”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本文叙写了苏洵发愤读书的故事从文章内容看,“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等语句,告诉人们读书要专心,要发愤,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据此理解来谈启示即可至于成功的要素,可结合文章的“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皆至京师,输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等内容,从“善于取舍”“用心专一”“博览群书”“善于推荐自己”等方面来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中:考中(考取,中举);悉:全,全部 ⑵ 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争相仿效苏氏文风(或,学者们争相效仿苏氏文章特点写文章) ⑶ 启发: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成功离不开发奋努力;努力就有收获答出其一即可)成功的要素:善于取舍;心无旁骛,闭门苦读;善于大胆尝试;大胆与人交流或: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词义可以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考生要注意运用平时学习中的方法进行翻译,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义的正确理解,特殊句式的正确翻译,还要注意句意的顺畅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阐述观点的能力考生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语言进行阐述在表达时要注意观点要正确,条理要清晰,语言要j'j【参考译文】    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

      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进士及特殊才学的考测中,都没有如愿以偿,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他们父子三人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给朝廷,朝廷将这些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都仿效苏氏文风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因其文章太多,不可能一一抄录,现将其《心术》、《远虑》二篇文章摘抄于此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    惠子相①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②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③ , 非练实④不食,非醴泉⑤不饮。

      于是鸱⑥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⑦!’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①相:做宰相②鹓鶵(yuān  chú):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③止:栖息④练实:竹子所结的子⑤醴(lǐ)泉:甜美的泉水⑥鸱(chī):猫头鹰⑦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          是:________②子固非鱼也          固:________③或谓惠子曰          或:________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 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鶵 子 知 之 乎(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甲】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是因惠子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而挑起的乙】文庄子用“鹓鶵”比喻________ (5)【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 解析: (1)这;本来;有人(有的人);国都、京城,即大梁(2)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鶵/ 子 知 之 乎(3)①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②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志向高洁之士(自己、庄子)(5)【甲】文庄子是一个自由快乐,追求无拘无束生活的人。

      或善于智辩的人) 【乙】文庄子是一个志向高洁的人(或:淡薄功名利禄的人、鄙视功名利禄的人);是一个想象力丰富,善于用比喻说理的人(或:善于言词的人)解析】【分析】(1)要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古今异义词,固:本来或:有人 (2)此题较容易,根据句意: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子:你安:怎么吓:象声词用做动词,威胁 (4)甲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子非鱼”,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乙文用“鹓鶵”比喻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庄子认为人乐鱼亦乐表明他是一个自由快乐,追求无拘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物理】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pptx 数学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说课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平移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1课《望岳》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9课《木兰诗》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17课《陋室铭》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重点句子(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B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默写练习(汉译英+英译汉+音标写英汉)(附参考答案)(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