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1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师版)【20212022学年高一同步精品讲义).docx
17页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精讲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微点拨】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已经被编号小行星有120,437颗即学即练1】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行星冲日图 某行星凌日图下列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是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即地内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可发生凌日现象,A正确,B错误;冲日现象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时可发生冲日现象,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说明地内行星不能发生冲日现象,C错误;火星位于地球轨道外侧,会出现冲日现象,但不会出现凌日现象,D错误故选A项即学即练2】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也是天体 B.陨石和陨铁都是属自然天体C.恒星和行星都是发光的天体 D.“神舟七号”航天员留在太空的航天服属于天体【答案】D【解析】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仍在地球上,不是天体,A错误;陨石和陨铁都已经落到了地球表面,不是天体,B错误;恒星是发光的天体,行星不是发光的天体,C错误;“神舟七号”航天员留在太空的航天服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外,属于天体,D正确。
故选D知识点02 行星地球(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别成员共同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靠近太阳,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巨行星木星、土星气体构成,体积巨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气体构成,远离太阳2、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特征(1)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均为自西向东(2)公转轨道面:轨道倾角接近,具有共面性(3)公转轨道形状:轨道偏心率都接近0,具有近圆性(二)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1、特殊性:根据目前掌握的宇宙信息,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大气(2)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知识拓展】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1)适宜的温度: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以及适中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以及大气层的削弱和保温作用(2)大气条件:由于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产生了适中的引力,进而形成一个适中的大气层;其次大气的成分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变得适合生物呼吸,同时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3)液态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4)太阳状态稳定(5)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即学即练3】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
因此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答案】C【解析】太阳系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共8大行星,地球流浪至比邻星需要远离太阳,自内向外运行,因此要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行轨道水星、金星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侧,不会经过,AB错误;地球向外运行首先经过的是火星轨道,其次才是木星轨道,因此C正确,D错误2.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C.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D.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答案】B【解析】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生命该地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若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则会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液态水能够存在,A可信;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有岩石圈,但是星际物质运行速度较快,大陨星与地球碰撞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破坏,威胁人类生存,此为不安全的宇宙环境,不适合生命存在,若该地为比邻星宜居轨道应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B不可信;稳定的光照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之一,C可信;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利于生命存在,D可信。
故选B能力拓展考法01 天体和天体系统1,天体的判断及不同天体的区分(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2)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是恒星,轮廓模糊的是星云,围绕恒星运行的是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是卫星,转瞬即逝的是流星2,天体系统的判断及层次(1)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典例1】以下对天体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有云雾状外表 B.彗星——一闪即逝C.月球——绕行星运转 D.流星——靠反射发光【答案】C【详解】太阳是一颗恒星,自己发光发热,呈球状,有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是星云,A错彗星最大的特征是拖着长长的慧尾,一闪即逝的是流星,B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而地球是一颗行星,C正确流星发光是由于经过大气层时摩擦导致剧烈燃烧发光发热,而不是靠反射其他光源,D错考法02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1,地球的普通性(1)八大行星按照体积、质量、与太阳的距离,可以划分为三类,地球在类地行星中与其他三个成员相比,体积、质量、密度等方面特征相似(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时具有三大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也不例外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太阳状态稳定;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条件:液态水【典例2】类地行星与巨行星比较,其特点是 ( )A.质量较大 B.平均密度较低 C.都有卫星但卫星较少 D.表面温度较高【答案】D【详解】八大行星中类地行星的质量是最小的,巨行星是最大的,A错。
类地行星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大,巨行星的质量大,体积更大,密度较小,B错类地行星中地球和火星分别有一颗和两颗卫星,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C错类地行星距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较高,D正确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地球的质量适中 B.地球的体积适宜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答案】C【详解】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源泉,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温度适宜 ,C正确;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有足够的引力形成大气层,产生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B错误;地球的卫星数目多少与地球上的温度无关,D错误,故选C2.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答案】A【详解】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金星和火星,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布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类地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³)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050.0565.4687.9d58.6d金星0.820.8565.26224.7d243d地球1.001.0005.521a23h56min火星0.110.1503.961.9a24h37min3.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C.自转周期相近 D.公转周期最为接近4.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B.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一正圆形C.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3.C4.B【分析】3.从表中可以看出四项中最接近的是地球与火星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4.太阳系八大行星均按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特征;公转轨道面夹角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