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数学(文)——解析版.pdf
15页1 -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2017-2018 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文科数学月考试卷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 B 【解析】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所以,故选择A. 2. 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集合,要使得,则,故选 A. 考点:集合的运算. 3. 变量X与Y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1) ,(11.3,2),(11.8,3),(12.5,4),(13,5) ;变量U与V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5) ,(11.3,4),(11.8,3),(12.5,2),(13,1) ,r1表示变量Y与X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表示变量V与U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则( ) A. r20r1 B. 0r2r1 C. r2r1B”是“sinAsinB”的充分条件,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p 或?q B. p且 q C. p或 q D. ?p 且?q【答案】 C 【解析】【分析】对于命题的否定是,可得命题为假命题,对于命题在中,由,根据正弦定理,可得,得命题为真命题,再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由题意,对于命题的否定是,可得命题为假命题, 对于命题在中,由,得,根据正弦定理得,可得,所以命题为真命题,再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可知或 为真命题,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关系和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6. 一名法官在审理一起珍宝盗窃案时,四名嫌疑人甲、乙、丙、丁的供词如下,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甲、乙两人中有一人是小偷”;丁说:“乙- 3 - 说的是事实”经过调查核实,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且这四人中只有一人是罪犯,由此可判断罪犯是( ) A. 乙 B. 甲 C. 丁 D. 丙【答案】 A 【解析】【分析】由题意,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四人中有两人说真话,另外两人说了假话,通过这一突破口,进行分析,推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在甲、乙、丙、丁四人的供词中,可以得出乙、丁两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乙丁两人的供词应该是同真同假(即都是真话或都是假话,不会出现一真一假的情况);假设乙、丁两人所得都是真话,那么甲、丙两人说的是假话,由乙说真话可推出丙是犯罪的结论;由甲说假话,推出乙、丙、丁三人不是犯罪的结论;显然这两人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乙、丁两人说的是假话,而甲、丙两人说的是真话,由甲、丙的供词可以断定乙是犯罪的,乙、丙、丁中有一人是犯罪的,由丁说假话,丙说真话推出乙是犯罪的,综上可得乙是犯罪的,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推理问题的实际应用,其中解答中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进行推理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 7. “1m3 ”是“方程表示椭圆”的 (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若方程表示椭圆,则满足,即,即且,此时成立,即必要性成立,当时,满足,但此时方程等价于为圆,不是椭圆,不满足条件,即充分性不成立,所以“”是“方程表示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其中解答中涉及到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熟记椭- 4 - 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 8. 投掷两粒骰子, 得到其向上的点数分别为m 、n, 则复数 (m+ni)(n-mi)为实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按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展开,化简为的形式,虚部为,求出的关系,求出满足关系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求出概率即可. 【详解】因为为实数,所以,故,则可以去,共种可能,所以,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及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其中熟记复数的基本概念,得到,找到满足关系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 9. 若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3,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程序框图,写出运行结果,根据程序输出的结果是S=3,可得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详解:根据程序框图,运行结果如下: S k 第一次循环 log23 3 第二次循环 log23?log34 4 第三次循环 log23?log34?log45 5 第四次循环 log23?log34?log45?log56 6 第五次循环 log23?log34?log45?log56?log67 7 第六次循环 log23?log34?log45?log56?log67?log78=log28=3 8 - 5 - 故如果输出S=3,那么只能进行六次循环,故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k8故答案为: D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尤其考查循环结构,对循环体每次循环需要进行分析并找出内在规律是解题关键. 10. 若命题“ ?x0R,x(a1)x010”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 1,3) B. 1,3 C. ( , 1)(3,) D. (, 1 3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到关于的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则,解得或,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存在性命题的真假判定及应用,其中熟记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 11. 在平面几何中,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等于这个正三角形的高的. ”拓展到空间中,类比平面几何的上述结论,则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A. B. C. D. 【答案】 A 【解析】【分析】平面图形类比空间图形,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高的,证明时连接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把正四面体分成四个高为的三棱锥, 正四面体的体积, 就是四个三棱锥的体积的和,即可求解 . 【详解】从平面图形类比空间图形,从二维类比三维,可得如下的结论: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高的,证明如下: 球心到正四面体的一个面的距离即为球的半径,连接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把正四面体分成四个高为的三棱锥,所以,解得,- 6 - 所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等于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类比推理的应用,其中明确二维到三维的类比推理依据,以及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简单几何体的体积的应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且的导数在 R上恒有,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 , 1) B. (1,)C. ( , 1)(1,) D. (1,1) 【答案】 C 【解析】【分析】构造函数,由已知条件,判断是单调递减,且,得,求得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由题意,令,即,即,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减,由因为,所以,所以当时,所以,则,即,所以或,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的求解问题,其中解答中利用换元法,构造新函数,利用新函数的单调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等价转换和构造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试题. 第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分- 7 - 13. 如表是某厂14 月份用水量(单位:百吨)的一组数据:月份 x 1 2 3 4 用水量4.5 4 3 2.5 由散点可知,用水量y 与月份 x 之间由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是=0.7x+a ,则 a 等于 _【答案】 5.25 【解析】【分析】首先求出的平均数,根据所给的线性回归方程知道的值,根据样本中心点满足线性回归方程,把样本中心点代入,得到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由题意,将代入线性回归直线方程是,可得,解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其中熟记样本中心点满足回归直线方程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 在极坐标系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_ 【答案】 1 【解析】圆化为; 直线化为, 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15. 已知,若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0, 2 【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集合p和集合q,然后结合题意得到关于实数a的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 详解:求解绝对值不等式可得:,求解二次不等式可得:, 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 8 - 求解关于a的不等式组可得:,结合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0,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充分不必要条件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6.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最小值为 _ 【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题意, 根据曲线的离心率,再由双曲线的的关系式和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最值. 【详解】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所以,又由,且,所以,因为,所以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最值,其中熟记双曲线的离心率,把表示成的关系式,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7. 已知下列两个命题:: 函数在2 , ) 单调递增;: 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 【答案】 m的取值范围为 m|m1或 2m 3. 【解析】试题分析 : 先根据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定义区间位置关系确定P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解得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得 P与 Q一真一假,最后分类讨论真假性确定的取值范围- 9 - 试题解析:函数f(x) x22mx 4(mR)的对称轴为xm ,故 P为真命题 ? m 2 Q为真命题 ? 4(m 2)2441 0? 1m 3. PQ 为真, PQ 为假,P与 Q一真一假若 P真 Q假,则 m 2,且 m 1 或 m 3,m 1;若 P假 Q真,则 m 2,且 1 m 3,2 m 3. 综上所述, m的取值范围为 m|m1或 2 m 3 18. 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经过点,倾斜角. (1)写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参数方程;(2)设 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的值 . 【答案】 (1) 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2). 【解析】试题分析:(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两边同时乘以,得利用,代入,可化变通方程。
直线过定,倾斜角,可得,可得直线参数标准方程 (2)将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由由韦达代入,可解试题解析:(1)曲线:,利用,代入,可得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 经过点,倾斜角可得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 (2)将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则,所以. 19. 设函数1)解不等式;- 10 - (2)若,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 (1) ;(2) m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绝对值定义将不等式化为两个不等式组,分别求解,最后求并集,(2)先根据分段函数图像确定最小值,再解一元二次不。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