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进.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卢卡****7
  • 文档编号:228040894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进吕金波摘要:“以学论教〞是对“以教论学〞的扬弃,主张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以学论教〞符合学生开展水平和特点、匹配素养教育时代教学改革要求将“以学论教〞作为一把丈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劣的尺子,诊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关键词:以学论教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诊断改进策略“以学论教〞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教学评价观,指的是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以学论教〞是对“以教论学〞的扬弃,提倡“教学相长〞,更突出“学〞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诸如素材假大空、材料漫天飞、教师课堂秀、教师“一言堂〞等问题,“以学论教〞正是基于此现状提出的一种评价观以学论教〞符合学生开展水平和特点【1】〔186〕,匹配素养教育时代教学要求,是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诊断的依据,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改进的保障依据“以学论教〞,对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诊断,进而寻求相应的改进策略,具体如下:一、素材生活化,打破“高深〞的道德法治课堂局面素材生活化指的是在素材的选取上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只有这样生活化处理,才能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已有经验的根底上获得新的知识积累,做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

      但往往有些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选取素材时脱离学生生活,选择一些高深、晦涩,看似“高大上〞的素材,让学生望而却步例如,在讲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一问题时,有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但文化仍然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区别,那当代的莘莘学子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呢?请同学们联系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措施,谈谈你的态度;或联系家乡文化特色,谈谈你的感想问题诊断】素材选择脱离生活实际教师意图很明确,直指“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本来在材料中已经呼之欲出了,指出了文化有优劣之分,学生很自然会勾勒出答案梗概但到了设问,画风急转,一下子上升到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信片的制作,这些肯定是先进、优秀的文化,还会有糟粕吗?呼之欲出的答案被这“高深〞的设问给硬逼了回去,学生欲言又止,课堂异常冷清回望这个设问,它之所以如此“高深〞,正是因为缺乏生活化处理,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望而却步改进策略】素材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将生活化处理的方式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同样在讲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一问题时,可以这样设计:春节放鞭炮是我们的民俗,然而我区已出台了“禁燃令〞,请同学们思考:〔1〕请结合你所知道的生活实例,分析燃放鞭炮的利与弊;〔2〕诸如燃放鞭炮这种传统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创造性地继承与开展?2021年已经不是学生们度过的第一个禁燃的春节了,学生们对这一情况都有了一定認知,这时教师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生活素材诠释此知识点,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内化知识,到达迁移运用知识的层次。

      二、情境精准化,打破“粗略〞的道德法治课堂局面情境精准化指的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使情境指向核心素养,利于活动开展,便于知识掌握力求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在掌握根底知识的根底上,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核心素养得以培养,身心得到全面开展【2】〔21〕但往往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的创设缺乏精准度,存在为情境而情境的“粗浅〞“粗略〞等现象例如,在讲解“根本经济制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以下情境:请同学从所有制形式及对我国经济开展作用方面比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华为技术〞两家公司,进而讨论我国对这两种所有制形式的态度〔集体讨论,时长3分钟〕问题诊断】情境过大、过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华为技术〞对初中生而言过于高大上,学生对其知之甚少,只知两家对国家的奉献,要分析它们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说无从下手,讨论只能作罢这样的情境创设,一来不利于学生掌握根底知识;二来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交往、沟通、创新等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再有学科核心素养如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改进策略】情境要精准、精细可以将情境换成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两家企业,一家国有企业,一家民营企业,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简单调查。

      设计如下:请同学以“社会实践调查〞的形式,围绕“根本经济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分别对身边的一家知名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调查分组活动,每组自行设计调查问题,通过现场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该企业与“根本经济制度〞的相关信息,诸如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对本地经济的奉献等,最后每组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在课堂展示这样的设计,每位同学都是带着任务进行活动的,资料的查阅、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等都需要有人执行,可以防止“混〞的现象,每个环节都做细做精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根底知识更是了然于心同时,在社会实践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亲眼见证了企业的成绩,明确了国家对企业的态度,对国家制度的优势有了真正的体会,自然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油然而生三、互动真实化,打破“浅薄〞的道德法治课堂局面互动真实化指的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有话要说、有感而发的,而不是“徒有其表〞的热闹空壳例如,在讲解“根本经济制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展示了华为企业的素材当教师给学生时间集体讨论时,学生甚至连教师提的问题都没听清,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讨论。

      仔细区分,讨论声中围绕“根本经济制度〞展开讨论的几乎没听到,“美国又限制华为……〞“任正非女儿被……〞声音却不绝于耳,绝大局部学生是在讨论华为的现状当教师叫停“热闹非凡〞的讨论后,提问学生时,学生又会马上从书本上摘录“教师想要的答案〞,当这位同学受到教师表扬时,其他学生甚至不约而同鼓起掌来……一切看似都那么热烈、顺畅问题诊断】互动缺乏真实性这样的课堂,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实都是徦的,是在作秀,是没有意义的交流,缺乏深度,原本这个环节是引发学生政治认同的好契机,却在“伪互动〞中结束了改进策略】互动要真实在学生真正有话要说、切实需要交流时,教师再设置讨论交流环节如果教师在讲解“根本经济制度〞这一内容时,将比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华为技术〞两家公司学习“根本经济制度〞有关内容,换成让学生实地选择两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在亲身实践的根底上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的效果、互动的程度将大不相同学生有了切身体会,必然有话可说,不致于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必然有感而发四、问题序列化,打破“琐碎〞的道德法治课堂局面问题序列化指的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需要,将问题进行层次化、梯度化、整体化的处理,包括设问切入的角度、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思维的深度等。

      警惕一个知识一个问题的“琐碎〞场面例如,在讲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這一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以下这些问题:〔1〕请例举生活中的文化表现〔2〕请问文化对人有影响吗?〔3〕请思考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4〕请问文化对你有影响吗?〔5〕请例举你有哪些行为是受文化影响的?〔6〕请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问题诊断】问题过于琐碎,未形成体系这位教师的意图很简单,即证明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为此罗列了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有的是是非题,一看便知,有的却需要一定的思维力度,它们的排列却是杂乱的,无层次性,无梯度,更不像个整体,更像是踩着西瓜皮,滑哪算哪,显得很散、碎改进策略】问题要进行序列化处理所有问题构成一个整体,围绕统一中心,问题逐层深入,有层次、有梯度可以这样设计:〔1〕剖析:生活中,你看到过朋友聚餐情形吗?简要分析争着买单的原因〔2〕调查:你和同学外出聚餐时,通常是如何买单的?说说AA制的优势〔3〕采访:如果是你,你能接受青年相亲时AA制的提议吗?说明理由〔4〕活动:运用合理的方式,请尝试说服类似朋友聚餐中的人接受AA制剖析—调查—采访—活动〞的问题设置,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到“生活经历〞到“情感冲突〞再到“沟通表达〞,层层深入,逐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思维力度不断加大,四个问题始终围绕中国饭局这一“文化〞而展开,四个问题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

      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一问题,自觉参与,且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思维深度不断增加,能够很好地锤炼思维深度当他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想必内心在冲动之余,更多的是信心的爆棚,以后的课堂至少会努力去听,因为有时“我〞也是可以的这也许将是他摆脱学困生的契机另外,不管最后的学习成绩如何,该生学习状态将会发生改变,从不学习到自主学习,无疑是一种进步,在评价这位学生时应加以考虑参考文献:【1】张述祖,沈德立.根底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2】伍远岳.高效教学的教育学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2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