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气层物理学 三个实验.docx
10页岩心流体饱和度测定岩心内流体的含量及各种流体的饱和度数值是岩心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分析前应对岩样进行合理的处理与保存,以免由于蒸发或外来液体的侵入而引起液体含量的 改变针对不同的岩性、岩样大小及取心方法,可选用不同的测定方法,但不管哪种方法 测定原则都是设法求得岩心中的流体含量岩心的含油饱和度又分为原始含油饱和度和残余 油饱和度非密闭取心时,由于岩心中的部分油气已逸出,测得的含油饱和度并非原始含油 饱和度,而是残余油饱和度;水的饱和度则为残余水饱和度实验室测定比较常用的方法为: 溶剂抽提法和常压干馏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岩心饱和度测定仪的使用 2、掌握岩心饱和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流体饱和度是指某种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百分数干馏法是通过仪器对 岩心进行高温烘烤,冷凝收集,相关校正后得到油 饱和度值三、实验仪器干馏仪如图1 所示 蒸馏仪按结构形式分:单件式和多件式两种 本实验采用单件式,是将含油岩样装入一个不锈钢 制的岩心筒内,密封后再装入管式电炉内,通过温 控仪均匀加热,控制升温幅度,在高温条件下(本 实验控制在400〜500°C)油水被干馏、蒸发出来, 从排液口经冷凝管流入下端的集液管中,通过计量 得到从岩石中干馏出的液量。
四、实验步骤1、 精确称量20g〜30g样品,将其小心放入干 净的岩心筒内,拧紧顶盖2、 将已放入岩样的样筒,垂直放入加热炉中, 开启水阀使冷却水循环,实验过程中依据冷凝管温度,适当控制出水量3、 把干净的集液管接在冷凝管下端,一切就绪,接通电源,调节炉温4、 随干馏的进程,水和油会不断冷凝下来到达指定温度后,等待15分钟,关闭电 源,等待冷却水体积,带入有关公式求出油、气、水1、4、7、9、100图1饱和度干馏仪面板图 岩心筒2、加热套3、冷凝管 热电耦5、温控仪6、电压表 电源开关8、进水阀 放空阀10、指示灯5、 从加热炉中取出岩心筒,待冷却后打开顶盖,取出其中的干岩样称重并记录6、 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油、气、水饱和度7、 实验结束,清理实验用具,在仪器登记本上详细填写使用记录,征得老师同意后方 可离开五、计算公式VBX 100 %S=wV B0 wV wX 100 %S =(i - S — S )x loo %g o w式中:V— o—岩样含油体积(ml)V— w—岩样含水体积( ml)Vb ——岩样体积( ml)B— o—地层条件下油的体积系数B—w—地层条件下水的体积系数S— o—含油饱和度(%)S— w— 含水饱和度( %)S— g—含气饱和度( %)—岩样有效孔隙度(%)干馏前岩石重量(g)水的体积(ml)油的体积(ml)岩石有效孔隙度测定为了正确评价油气藏和精确地估算储量,必须知道油气藏中油、水所占孔隙体积的大 小,因此对各类岩层而言,孔隙度是一个重要的储层参数。
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在一定压差 下被石油和天然气饱和连通的孔隙体积V与岩石体积Vb之比值因此不管用什么方法测定 eb 有效孔隙度,都是设法测得岩石的有效孔隙体积和岩石的总体积(几何体积)测定的方法 主要有饱和液体法和气体法本实验采用气体法)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有效孔隙度测定仪的使用方法2、 掌握气体法测定有效孔隙度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气体法测定孔隙度主要是通过仪器测定岩样的固相体积(颗粒体积)岩样的总体积(外 表体积),可用其它方法求得有了总体积和颗粒体积,不难求出孔隙体积,同时也获得了 孔隙度测定岩石颗粒体积是利用气体膨胀原理,即玻义尔—马略特定律,在恒定温度下, 已知体积(标准室体积)的气体,在确定的压力下向未知室作等温膨胀,状态稳定后测定最 终的平衡压力,根据玻义尔—马略特定律,求得未知室的体积所用气体一般为氮气或氦气, 本实验用干燥压缩空气作为气源根据玻义尔—马略特定律,如图1 所示:图 1 气测孔隙度测定仪原理示意图气体在已知体积(Vk)和测试压力(Pk)下作等温膨胀到未知室,膨胀后测量最终平衡 压(P),则有:VP, = VP + VPk k kV = Vk (Pk - P)/ P对于低压真实气体,在弹性体积中作等温膨胀,考虑到器壁的压变性,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计算未知体积由下式表示:V = Vk X ((PK — P)/P) + [(P + Po)/P] X G X (Pk — P) (2)式中:V:未知室空间体积(cm3)V :已知室空间体积(cm3)kPk:已知室原始压力(MPa)kP:平衡压力(MPa)P :当天大气压(MPa)OG:体积的压变系数(cm3/MPa)由此可见,在体系(Vk、Pk、G) —定时,待测体积只是压力P的函数,平衡压力P 可通过仪器测定。
综上所述,只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次实验就可以确定出岩样的颗粒体积(V)这g 里应指出的是:由于气体孔隙度仪在结构设计上考虑了精度和标准室体积的校正问题,故在 岩心杯中装满了不同体积的钢块在测定(P1)时,应在岩样杯中填满钢块测定(P2)时, 应从杯中取出与岩样外表体积相同的钢块,同时记录取出钢块体积V钢最后得到岩样颗粒 体积为:V 二 V + V — V ⑶Vg V1十V钢V4 ⑶岩样外表体积为:V = nD 2L ⑷b 4根据孔隙度定义,所测岩样的孔隙度为:0 二(1 — V / V ) x 100% ⑸gb三、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由 QKY-I 型气体孔隙度仪及气源、气压计、游标卡尺、实验岩心等配套设备 组成孔隙度仪如图2 所示:图 2 孔隙度仪结构图1、气源阀 2、调压阀 3、供气阀 4、样品阀 5、放空阀 6、压力表 7、气源 8、夹持器由控制面板、标准室、岩心室三部分组成通过面板压力调节器,设定初始压力,压力表显示数值,使用指 定面板控制阀,使气体向样品室作等温膨胀,体积变化后的平衡压力值仍由压力表显示仪器工作在常温、常压 环境中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样品加工成直径2.5 cm,长度小于5 cm的所需岩样,在105°C的烘箱中烘8 小时,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待用。
2、 测量岩样外表尺寸,用游标卡尺在三个不同位置测量长度和直径,取其算数平均值 作为计算值同时测出仪器配备的四块钢盘的长度和直径钢盘从小到大依次为 1#、 2#、 3#、 4#3、 将全部钢块填入样品室,转动T型手柄密封于夹持器中4、 开启放空阀,放空岩心室内的气体,关闭放空阀5、 打开气源阀,然后打开供气阀调节调压阀,设置初始压力,向标准室供气,初始 压力 W0.4MPa6、 关闭供气阀,压力稳定后记录初始压力(Pk)k7、 开启样品阀,待标准室和样品室压力平衡后,记录平衡压力P1),此时为填满钢块 时的平衡压力8、 开启放空阀,放空岩心室内的气体关闭放空阀关闭样品阀9、 从样品室中取出1 号钢块封好样品室10、 打开供气阀,向标准室供气,看初始压力Pk)是否变化,若有变化就调节调压阀k使压力为Pk关闭供气阀开启样品阀,记录压力值P2)这里有一点需特别说明:Pk在实 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不变11、 从样品室中取出3号钢块,同时装入1号钢块重复步骤10,记录压力值(P3)12、 从样品室中取出全部钢块,填入岩样,如岩样未满,用体积合适的钢块充填,密封 后,重复实验步骤10,记录压力值(P)及取出的钢块体积V钢13、 实验完毕,打开放空阀。
打开样品室,取出岩样再将四个钢块放入样品室关闭 所有阀门14.清理实验用具,将仪器归位,在仪器登记本上填写使用记录将岩样交还给老师,离开实验室五、计算公式根据公式②可以得出下列各式:1丿 f P - P ).L-k——I PV 4 = Vk2丿 fLZP ] I P3丿 f Pk - P4)k 4I P 4丿G(P, - P Jk1 i丿f P 2 + Po)I P2丿f P+PI P3丿f P 4 + PP 4G(Pk - P)k3G(P - P4)k4 丿⑹⑺⑻⑼式中:V]:岩样杯中装满钢块时的未知室体积(cm3)V2:从杯中取出一号钢盘时的未知室体积(cm3)V3:从杯中取出三号钢盘,装回一号钢盘时的未知室体积(cm3)V4:放入岩样及填入钢盘时的未知室体积(cm3)由式⑦-⑥得:由式⑧-⑥得:21klP2P1丿(P + P )-2o丿f P -1、IP1(P + P )1o丿 _V3-V31令: A = P —昱P 3 P1、-1、丿PkP1、-1、丿3f PlP3C = Pk -P 2B=D=(P3+PP )-—k +P1丿)-f P - 1 ^(P 11、-1、丿(P + P )1o(P2+ Po)-2of P - 1 l P3 丿+ Po )o(P3+P)-3o、—k — 1IP1丿fP(P + P )1o(ID所以:V2-V1=CV + DG2 1 kV3-V1= AV +BG3 1 k整理后得:G = A© 2-V J- C(V 3-V 丿AD - BCV = D(V 3-V J- B(V 2-V J v k(12)AD- BC式中:(V - V ):第一次取出的1号钢块体积;2 1(V — V ):第二次取出的3号钢块体积;岩样颗粒体积,岩样总体积,孔隙度可分别由式⑶、⑷、⑸求出。
六、注意事项1、 仪器应小心操作,样品应轻拿轻放,杜绝人为损坏2、 调节压力必须精确,且系统压力稳定后方可读数3、 测量时,原则是使被测样品留存于样品室的空间体积最小表 1 岩石孔隙度测量数据原始记录表表 2 岩石孔隙度测量数据计算结果表\内\容 次序\ABCDV2-V1V3-V1VkGVgVb0(%)(%)1岩石比面测定比表面积是表示分散介质或岩石粗细程度的一种重要指标,许多物理化学现象都涉及到 物体的分散度,因此,比表面积是研究分散介质(如水泥等物质)的性能和研究岩石吸附特 性和孔渗饱物性的重要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和地质工业一、测定原理 单位体积岩石内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称之为岩石的比 面,其单位通常用厘米2/厘米 3表示岩石颗粒越细,形成的孔道就越小,则一定量的空气 通过岩样时遇到的阻力也越大,这样测得的比面也就越大;反之,比面就越小岩石比面的大小与岩石的其它物性——渗透率、孔隙度、吸附能力等有关,特别是与孔 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很大,它们存在有如下关系:=149 3(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