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四上语文2《走月亮》优质精品课教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60974759
  • 上传时间:2024-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四上语文2《走月亮》优质课教案2 走月亮 [教材分析^p ] 《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月下的某个情景[教学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

      在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2.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一)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课件出示我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卵”读“luǎ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二)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课件出示词语)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和字形读音:鹅卵石(luǎn);字形:辨析“招待”的“待”与“侍候”的“侍”三)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象? 2.课文是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用横线画出来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试着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试着概括每部分大意1)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溪边”“村道”“田埂上”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我”的感受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重点)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月下的某个情景难点)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在月光下散过步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这节课,我们跟作者吴然一起走月亮静静地走,走得再慢一些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章几次写到了走月亮,动笔把相关句子画下来3.生交流,师出示: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了解“反复”的表达方法2)读读这4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内容相同,标点不同依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结合每一句在课文中所处的位置,你能试着猜一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吗?(第一处是对和阿妈走月亮的期待;二、三处省略号是省略了和阿妈走过的地方;第四处是和阿妈走月亮的幸福与快乐。

      3)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中间两句省略了“我”和阿妈走过的其他地方(相机板书: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菜地);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开头是作者对走月亮的期待二、期待“走月亮” 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这份期待? 2.交流: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1)两个“升起来了”,从中感受到期待、兴奋之情2)配图简介:洱海附近是作者吴然的家乡,它在美丽的云南,不远处即是巍峨的点苍山瞧,它的形状像耳朵,因此当地人给它取名叫“洱海”3.交流: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1)“那样明亮,那样柔和”,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2)课文是怎么具体写“明亮”“柔和”的? ①照亮了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②能不能这样写?出示“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也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生讨论交流)预设:不能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的;这句话与课文第3自然段紧密衔接;课文“也照亮了,照亮了……”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欣喜师相机指导朗读)③生活中你觉得什么能照亮东西?(手电筒、太阳、灯塔……)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更柔和,更浪漫4.就在这样的静谧美好之中,“我”和阿妈走月亮——多么开心,多么令人期待!(生配乐朗读)三、体验“走月亮”(一)学习第4、5自然段 1.师范读,生闭上眼睛静静听,边听边想: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 2.交流: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1)说说想象的画面2)明明是“闻到香味”“映着月光”,怎么是“流着”“流着”? 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了细细的溪水潺潺地流淌,山草、野花的清香也就随着溪水流动,空气中飘散着芬芳波光粼粼,月影闪闪,这景象真是美丽又奇妙3.这条细细的小溪里有花香,有月光,还有什么?(交流:灰白色的鹅卵石……都抱着一个月亮!) (1)有几个小水塘就有几个月亮,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多么神奇! (2)“抱着”还能换成什么?读一读,比一比映着”“捧着”“藏着”……“抱着”有温暖、温馨的感觉,让人想到了妈妈的怀抱4.是啊,作者也想到了自己的阿妈——引读“哦,阿妈……”,你有和妈妈在一起特别快乐的事吗? 5.师生进行模拟情境对话6.小溪留下了“我”和阿妈多少快乐的回忆生配乐读第4自然段,试背诵) (二)学习第6、7自然段 1.过渡: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我”和阿妈又来到了村道细读第6自然段,你想到了怎样的景,又从中品味出怎样的情?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和同桌交流2.想象画面,谈“所见”引导学生关注新鲜的词句,如“泼剌”“很满意地响着”“镀亮的银毯”“一塘新谷”调动各种感官(看、听、闻)来感受秋夜虫鸣鱼跃、果园甜香四溢、庄稼大丰收的景象。

      3.体会情感,说“所想”1)“我”在地里做些什么?(出示:春天,我们看油菜开花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 (2)想象:“我”还会在地里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有趣的经历?练习说话出示)秋天,我们……;冬天,我们…… (3)作者的回忆里除了阿妈,还有什么?阿爸经常不在家,陪伴“我”长大的是阿妈,“我”和阿妈走月亮,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还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爱4.配乐读第6、7自然段齐读第6、7自然段,说说省略号省略掉的是什么我”和阿妈走过的其他地方,“我”和阿妈相伴的美好经历……) 四、回味“走月亮” 1.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体会补充:这篇课文是作者长大以后回忆他的阿妈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乡,十几年没有见过他的阿妈当他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2.是的,充满了对家乡、对阿妈的思念、怀念,所以文中反复出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再次出示4句话,生深情朗读[教学板书] 2走月亮 “我”和阿妈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 闻到:果子的甜香 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景美——情浓 (调动感官走月亮)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教学反思]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而这篇《走月亮》怎么读都像是一首诗,我讲诗的时候通常都是以一个大问题贯穿课堂:“从语言描绘的情境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了课文,也拉进了他们的生活。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画美景,而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学生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才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读”因为学生的生活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的回答也是缤纷多彩,表明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