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docx
6页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 4.1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4.2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 4.2.1 文化遗产 (a)(i)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或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iii)或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或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v)或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vi)或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 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此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 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及下列补充条件: (b)(i)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置景方面符合真实性标准;如是文化景观,则应具备其独有特征和构成物(委员会强调,重建只有根据原物之完整和详细资料并毫无臆测成分,方接受)。
(ii)有充分的法律及传统保护机制,以确保被提名的文化财产或文化景观得到妥善保存,国家、省和市各级文保立法或行之有效的传统保护以及适当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应清楚地在题名表中加以说明同时,还希望得到使有关法律及管理机制切实有效地实施和运作的保证此外,为保持文化遗址,特别是那些对广大参观者开放的文化遗址的完整性各有关缔约国应能提供关于财产管理、保护及向公众开放的相应行政安排之证据 4.2.2 自然遗产 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 (a)(i)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如寒武纪、白堊纪等)的突出例证; (ii)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如冰河作用、火山活动等)、生物演化过程(如热带雨林、沙漠、冻土带等生物群落)、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如梯田农业景观)的突出例证; (iii)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诸如河流、山脉、瀑布等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 (iv)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包括举世关注的动植物聚居的生态系统)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 4.1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4.2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 4.2.1 文化遗产 (a)(i)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或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iii)或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或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v)或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vi)或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 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此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 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及下列补充条件: (b)(i)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置景方面符合真实性标准;如是文化景观,则应具备其独有特征和构成物(委员会强调,重建只有根据原物之完整和详细资料并毫无臆测成分,方接受)。
(ii)有充分的法律及传统保护机制,以确保被提名的文化财产或文化景观得到妥善保存,国家、省和市各级文保立法或行之有效的传统保护以及适当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应清楚地在题名表中加以说明同时,还希望得到使有关法律及管理机制切实有效地实施和运作的保证此外,为保持文化遗址,特别是那些对广大参观者开放的文化遗址的完整性各有关缔约国应能提供关于财产管理、保护及向公众开放的相应行政安排之证据 4.2.2 自然遗产 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 (a)(i)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如寒武纪、白堊纪等)的突出例证; (ii)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如冰河作用、火山活动等)、生物演化过程(如热带雨林、沙漠、冻土带等生物群落)、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如梯田农业景观)的突出例证; (iii)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诸如河流、山脉、瀑布等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 (iv)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包括举世关注的动植物聚居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