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普通班201912310230.doc
5页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文(普通班)满分:100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2.《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公正至上 C.以民为本 D.以德治国3.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的思想主张是( )A.“仁”和“仁政”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C.以法治国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A.儒家、道家、法家 B.儒家、墨家、道家C.法家、儒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5.在《先秦诸子研究概要》中写道:“在(百家)争鸣中,儒与墨、儒与法、儒与道之间,固然是互相对立,但又互相摄取……后来封建社会中的儒法合流,也是在这种百家争鸣的互相对立、互相吸取的过程中形成的下列哪种观点没有吸收他人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有教无类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2018年9月23日是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墨子是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代表,他的下列思想中,最能体现对农业重视、利于农业生产的是( )A.兼爱 B.非攻 C.尚贤 D.节俭7.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 韩非子 墨子 B.孔子 韩非子 老子C.老子 孔子 韩非子 D.墨子 孔子 老子8.“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相似的是( )A.王阳明 B.朱熹 C.苏格拉底 D.伏尔泰9.朱熹在《小学》中指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法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他主张(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存天理、灭人欲 D.循序渐进求理10.理学家们吸收、利用传统的文明成果和外来的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使道德信条式的传统儒学理论体系变成了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说明理学( )A.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 B.成功地化危机为转机C.总结了前代哲学成果 D.增强了文化的开放性11.在古代,尽管帝王在“罪己诏”中罗列了诸多罪责,并反复强调“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但他们永远不会引咎辞职或将皇位禅让给别人。
帝王的“罪己诏”实质是( )A.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 B.加强君主专制的策略C.体现民本的治国原则 D.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12.南宋理宗赵昀推荐道书《太上感应篇》,使该书宣扬的宗法性伦理道德以宗教方式普及民间,同时也加速了儒道之间的融合这说明南宋时期( )A.儒家思想已趋向宗教化 B.道教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道教成为主要教化工具 D.儒学正统地位更趋稳固13.李冰修建都江堰,“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千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留下了“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角堆截弯”的治水箴言这反映了( )A.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秦汉各地农田水利系统成熟C.春秋时期的李冰是水利工程专家 D.古人“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14.《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 )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 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15.拉斐尔的圣母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作品都具有反封建的色彩,但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来自《圣经》,这说明( )A.新兴资产阶级不敢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B.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呈现复兴景象C.人文主义者不反对神学世界观 D.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尚未成熟16.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此“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1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18.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19.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D.他提出人非工具的主张和尊重他人的原则20.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21.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A.社会契约 B.天赋人权 C.君权民授 D.主权在民22.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23.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支持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24.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2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5分,28题1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道有阴阳,人间有德刑天以阳气为主,以生养为德;人亦应以德政为主,以生成为意……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摘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汉初是“黄老”“申韩”之学并行的……原来一个人治天下,无论怎样凭恃武力,总不能全不讲教化而讲教化,只有儒家之学最长而且汉武帝,是个喜欢铺张场面的人,而巡守封禅……典礼,也只有儒家知道——吕思勉《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董仲舒认为统治者施政的重点、手段和内容分别是什么?(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何特色?(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新儒学被统治者采用的理由6分)27.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路德选集》材料三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