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清远市黎溪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5425134
  • 上传时间:2022-0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8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清远市黎溪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荑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

      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相关链接: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

      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7.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B. 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C. 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D.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8.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B. 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C. 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D. 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9. 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D    8. C    9. 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7题详解】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D项,“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原文并未提及相关信息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同等重要”错,文章倒数第三段说的是“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筛选涉题信息进行整合概括作答此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全文从文本看“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方面,一个是主观方面也就是可以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来答题客观方面包括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以及他人的影响;主观方面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抱负,付出努力等从本文来看,徐志摩的家庭条件很优越,“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所受到的教育也很优越,“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上的是名校,求教的是名师,结交的是名流,这些都属于客观方面的助益;主观方面,徐志摩有远大的抱负,“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学习内容很多,“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等等,从这些方面筛选概括即可。

      点睛】传主成功的原因是常考题型,一般从内外因或主客观方面答题内因包括:个人的努力、兴趣、美好品质等;外因包括:他人的帮助、时代机遇、前辈指导等正面的人物形象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有眼光,具有远见卓识、前瞻性;有责任,恪尽职守;战争时期都爱国,心怀祖国,情系民生;理想现实两不误,有理想有追求,并有行动,脚踏实地,为之努力,敢创新,静守心灵有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刘亮程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

      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古人云:厚德载物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置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

      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自然跟我们交流的唯一渠道是心灵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10. 请分析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