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个人资料.doc
3页齐白石个人材料 篇一:齐白石的生平简介 齐白石(1863—1957)他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做过住花木匠,27岁后从当地文化人学习、书、画、印,开场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游历祖国大地,到了65岁后,他的艺术创作到达顶峰,在诗中画印几个方面都非常有成就,他在艺术上追求返扑归确实野趣(艺术家必须热爱生活,不断提高文化涵养)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构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交融,到达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顶峰 齐白石80岁之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深,令人蔚为大观据齐白石的孙子齐可来回忆,当年为了画出紫藤的神韵,爷爷齐白石曾屡次到紫藤公园写生有一次,爷爷咨询他的学生:“你们跟我学画虾这么久了,你们明白虾应该在第几节开场打弯吗?”见没有人答复,爷爷接着说:“应该在第三节开场打弯正是齐白石细心观察和孜孜不倦的研究,创立了笔墨简练、高度概括的齐派艺术风格 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确实是一生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没有细心研究过的东西,他不画。
第二大特色确实是崇尚自然,入他画的大都是自然界中极一般,但对平民百姓‘奉献’最大的东西齐白石画虾,画萝卜,尽管遭到当时所谓正统画家的嘲笑,但深得平民百姓的欢迎和喜欢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间谍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来宾,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呼之欲出,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悄悄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盛大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确实是举办党庆画展这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开场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通过几个月的征集预备,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表达共和国成立的气氛不够因此,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适宜的。
当时革命博物馆展览厅确实需要一件如此的好作品 为了艺术性地反映这个有着严重历史意义的庄严庆典,他没有局限于人眼所看 的实际场面,而是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如今观众面前为了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亮起来,展现出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的气象 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主要生活在法国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凡·高敏感易怒,聪敏过人,却不断贫穷潦倒,在巴黎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他对绘画创作近乎痴狂,擅长用浓重的色彩表达本人强烈的感情生前他的作品不断没有引起人们留意,直到去世后,才引起了评论家一致的好评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但他的人生个内心却是痛苦的,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精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本人”,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确实是在阳光明丽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耀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比照也是单纯强烈的。
展示了画家内心中大概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坚韧追求,那一块块火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荣,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凡高尽管只活了37岁,但他的生活和艺术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状态,即便穷困潦倒,也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他画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百虾图》是齐白石的晚年之作,画于1924年,当时白石老人画虾技术精深,画中百虾只只灵动爽朗,神韵充盈整幅画稿长492厘米,宽84.5厘米,共计102只虾更难能可贵的是,百余只虾大小相差无几,然姿势神情各异整个画面构造参差有致,画家不着一笔而将虾群置于水中202X年,深圳文博会上,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群龙入海图(百虾图)》拍出1.2亿元的天价这幅《百虾图》总共有123只虾之前,按照市价可能,齐白石画的虾是100万一只,但是否是齐大师的真迹却纵说纷纷但这足以说明齐大师的艺术造就让世人认可并尊捧 《松魂》题材的创作始于八十年代初,此幅作品创作于1986年,画家曾题曰“松难老,魂无形,几度捕魂画常新。
因此《松魂》题材常现其笔下画面中点线的飞动流畅、构图的气韵生动、笔墨的着意着力,将心绪盘桓和意脉流淌晕染的如梦如幻他将详细的树木酝酿成某种力量的生命运动,从画家本人的创作中,我们清晰地理解到此类已偏于抽象的作品创作过程,从精神力量去考虑它的方式构成《松魂》就像吴冠中本人坚持的“风筝不断线”一样,绘画形象与自然物象不能中断,从流淌着的富于生命能量的线条,来捕捉无形之“魂”,十足的中国魂篇二:齐白石简介及作品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 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 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 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宗族派名纯 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 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 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 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满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注重;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篇三:齐白石的材料 齐白石的材料齐白石(1864一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声誉教授、北京画院声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202X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生平简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他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